鄒曉松教授做客文榷講堂🧑🏼⚖️,講述“瓷器——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偉大發明”
來源:圖書館
時間🏇:2021-03-30 瀏覽:
近日👩🏽⚖️,景德鎮陶瓷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中國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家協會理事鄒曉松教授做客嘉定校區圖書館文榷堂,以《瓷器——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偉大發明》為題,為師生帶來了一場關於瓷器的精彩講座。
講座伊始🖕🏽,鄒曉松教授用豐富有趣的故事、生動詼諧的語言帶領師生共同探尋“陶瓷”的起源,並梳理陶瓷發展的脈絡,讓大家身臨其境,穿梭於陶瓷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共同鑒賞精美絕倫的陶瓷珍品。陶瓷是中國的文化標誌🤽🏽,也是中國的一張文化名片🤘🏻。陶瓷文化承載著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代表了中國人在藝術、哲學🥰、審美上的思考🧏🏻♀️,也是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的智慧結晶。“陶瓷”是陶與瓷的合稱🧑🏿🎨,陶是人類最早將自然狀態的材料改變為人造材料的一次偉大嘗試🪒。目前中國已知最早出現的陶器是在萬年仙人洞遺址出土,距今已有兩萬年左右🐦⬛。到了商、周時期,隨著冶金術的發展,出現了原始瓷,戰國時開始出現原始青瓷。從戰國時期燦爛的彩繪陶、西周古樸的原始青瓷、唐代南方越窯的秘色青瓷🎶、北方邢窯的白瓷,到宋代的“哥、定、汝、官、鈞”五大名窯,元代的青花瓷與釉上三彩、明代的彩瓷……中國古代陶瓷發展歷史斑斕璀璨,中國陶瓷後又經明代海上絲綢之路傳至歐洲2️⃣,享譽世界。
鄒曉松表示,進入19世紀後➞,製瓷行業發生了新的轉變,以瓷畫為主導的陶瓷產業開始興起,20世紀後,各地開始興辦陶瓷工廠,形成了眾多的陶瓷生產基地🙋🏼♂️,如河北唐山、江西景德鎮🫵🏽、福建德化等等,其中以景德鎮最具代表性。“瓷器是景德鎮人的生活方式,來景德鎮一定不能錯過陶瓷文創集市🧘🏿♀️。”鄒曉松教授為大家介紹了景德鎮的陶瓷文化,並展示了景德鎮陶瓷大學學生的優秀習作。談到自己從事陶瓷產品設計與科學研究的心路歷程,鄒曉松展示了他早年創作的陶器作品與後來創作的粉彩瓷作品,並耐心為師生答疑解惑👇。
同學們紛紛表示🫧,從鄒曉松老師對陶瓷藝術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中🙉,看到了陶瓷藝術家與匠人那種堅守傳承的精神,也深刻體會到了陶瓷藝術的恒久魅力和文化價值。(文/余珺君 圖/法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