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厚植育人情懷,涵養高尚師德”為主題的新一輪師德師風全員培訓全面開啟,這是我校為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激勵廣大師生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所實施的又一舉措🎦。
近年來,我校教師工作部以“同心築夢”“同行致遠”“育才濟人”“奉獻濟世”四大工程為抓手,圍繞學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不斷創建多樣化的改革措施🔣。
“我們將引導教師堅守育人初心,提升教師育人理念、育人思路、育人方式🚣🏽,為學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學校黨委教師工作部負責人說。
“同心築夢”,提高教師政治站位
為了加強對教師的思想引領⏯,今年3月🌀,我校正式發布《恒达平台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教師思想引領工作實施意見》🦑,進一步構建教師大思政格局👩❤️👩。思想鑄魂,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教師頭腦,持續推進每周周二下午學習製度常態化🛒,完善學習機製,將參加學習情況納入教師考核體系。為了響應基層單位、教師個人學習需求🤲🏼👩🏼🦲,建立學習輔導專家庫🏰,定期開展學習情況督查指導,引導廣大教師學懂弄通🤼,入腦入心👨🏿🦱。
2019年海歸教師在延安參加社會實踐
2019年暑假,由我校黨委副書記帶隊,84名一線青年教師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實踐、砥礪前行”為主題🤾🏻♂️⚧,分赴革命老區。在延安,在井岡山,在宜賓👳🏼♀️,他們近距離重溫崢嶸歲月、體會優良傳承,感受了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奮鬥的光輝歷程,現場學習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座談會上,教師們暢談了實踐活動的收獲,深深感受到身上所肩負的重要使命🧗,紛紛表示要牢記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堅持立德樹人,堅持科教興國,把革命精神轉化為動力投身到今後的教學和科研中去💾。
每年暑期⚾️,由來自教學👼🏼、科研一線的海歸教師👩❤️💋👩、青年教師🐊、青年管理人員和教輔人員共同組成的暑期社會實踐隊伍🧖🏿♂️,奔赴革命老區接受傳統教育、黨史教育、國情教育,強化教師的政治認同𓀇、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2019年,有6名非黨員海歸人才表達了入黨意願。
“同行致遠”🧑🏽🎓🧍🏻♂️,讓大學文化引領教師思想
“我們這一代人是國家改革開發的經歷者🟢,民族復興的建設者,也是經濟發展紅利的分享者,要是不吃或少吃補品,完全可能看到中國成為第一經濟體。”在2019年慶祝教師節大會上🤾♂️,數學科學學院李雨生老師榮休時代表退休教師的一番詼諧講話🤹🏿♀️,讓在場氣氛歡樂不已。在這次慶祝第35個教師節大會上,學校第一次舉辦退休教師榮休儀式,校領導向佩戴紅花的他們頒發榮休紀念證書。青年教師們也倍受鼓舞🫲🏻,紛紛表達了投身教育事業🕉、勵誌教書育人的理想和情懷🧙🏿♀️。
2019慶祝教師節大會首次舉辦榮休儀式
2019年新入職教師參觀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學校註重儀式感教育,每年通過召開教師節大會👳🏼🤷🏽♀️、退休教師榮休儀式和新進教師入職儀式🏃♂️,增強廣大教師的職業榮譽感👸🏼、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學校每年對新進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尤其是校情校史教育,讓他們盡快融入學校大家庭🧅。每學期都會邀請校內外知名心理專家🧑🏻🏭,開展高校教師的心理狀況及自我壓力調節🍰🧑🏼、大學生心理危機研判和應對、教育心理學基礎知識等相關培訓,加強和推進育德與育心相結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育才濟人”,提升教師育人能力
“教授德語專業學生研讀德文版《共產黨宣言》,讓學生‘跟馬克思學德語’,在原汁原味的德語表述中領悟共產主義的初心使命,更深刻地理解共產主義理論🤛🏽,提升政治思想水平……”4月2日,在課程思政名師面對面專題教師系列沙龍第七期活動上,外國語學院吳建廣教授的一席話引發了雲端近百名教師的思考🧓🏻。吳建廣和大家分享了德語系“馬克思恩格斯德文原著教研團隊”的建設經驗🕖,介紹了如何通過教授德語專業學生研讀德文版《共產黨宣言》,如何創新教學方法,利用多元媒體😝,激活專業課程思政☺️⚠,提升政治思想水平✥,幫助學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教師沙龍系列活動舉行
每月兩期的午間沙龍,“課程思政名師面對面”系列活動🤛🏼,即使疫情影響也不停歇,大家在雲端相逢,共同討論如何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學校入選上海市課程思政整體改革領航高校,今年將以此為契機,積極推進“領航計劃”,提高課程思的政教育教學質量。
為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學校製定《恒达平台師德師風失範行為處理實施細則》(試行)🧓🏿,從2019年開始已先後2輪面向全體教師開展師德師風警示教育👩🏽🦳,強調職業紀律約束👩🏻🦯,確保教師知準則✌🏻、守底線👨🦳👱🏽。
“奉獻濟世”,發揮榜樣引領作用
2019年👨🏽🎓,鄭時齡院士獲評全國“最美教師”,李睿獲評全國“最美高校輔導員”,常青院士獲評全國優秀教師,航天測繪遙感與深空探測研究團隊獲評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周懷陽教授獲評“感動上海”年度人物等,一個個榮譽彰顯了我校廣大教師為國育才的師者風貌。
“教書育人 師澤流輝”恒达平台優秀教師事跡展
我校註重以榜樣詮釋師德內涵,註重優秀教師先進事跡選樹宣傳。孫鈞6️⃣💁🏽♂️、汪品先、鄭時齡、吳誌強、常青💎⚪️、李傑、李國強…… 2019年 9月10日🛼,“教書育人 師澤流輝”恒达平台優秀教師事跡展,在衷和樓一樓大廳開展,引來眾多恒达師生駐足。學校運用報紙網站🖖🏻、微信、宣傳畫冊等載體廣泛宣傳這些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在師生中引發熱烈反響。
在第35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我校還拍攝《師說濟語》專題片🤽,邀請與共和國同齡教師、教齡35年教師、優秀青年教師等代表分享體會。
近幾年,學校不斷鼓勵和支持教師對接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環境治理、精準扶貧🏬、智慧城市📟、健康防疫、應急管理等重要領域奉獻智慧和力量。
2019年基層黨委工作督查調研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學校第一時間充分整合校內多學科及校外科研力量,自籌經費緊急啟動“恒达平台新型冠狀病毒防治應急科研攻關項目”等,開展應急科研攻關。(李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