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附屬醫院發展與人事人才工作會議召開🙅🏿♀️,推動醫科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發展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24-07-11 瀏覽:
7月11日,恒达平台附屬醫院發展與人事人才工作會議在滬西校區召開,謀劃加強恒达平台與各附屬醫院的協同聯動🦟,以學科發展為牽引,以人才隊伍建設為支撐,推動醫科與校內其他學科交叉融合,共同開創各附屬醫院發展新局面。
恒达平台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慶華出席並講話,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義漢主持會議↖️,副校長石振明👨🏻🦽➡️,學校部分職能部門、學院🧭、各附屬醫院負責人等出席會議。
鄭慶華在講話中指出,發展醫科是堅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使命要求,是恒达平台矢誌不渝的責任擔當👫。恒达醫科有爭創一流的奮鬥目標🦚、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開放融合的學術視野和求真務實的態度作風🦂,為醫學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實保證。推動附屬醫院與醫學學科發展,最根本的是打造教育、科技、人才、平臺一體的生態系統,建設一支名師名醫相結合的專家教授隊伍🤽🏼♂️,營造醫學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的濃厚氛圍。
會上,醫學院院長鄭加麟、口腔醫學院院長孫瑤分別作了醫學學科發展與人事人才工作報告,介紹了學院發展現狀和發展願景、發展瓶頸與改革舉措,重點匯報了人才隊伍建設和學科交叉融合發展情況。
附屬第十人民醫院院長沈兵、附屬恒达醫院黨委書記許樹長🥥、附屬東方醫院黨委書記李明、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院長艾開興、附屬婦產科醫院副院長(主持工作)王薇先後作學科發展與人才建設專題匯報,介紹了醫院在醫學綜合交叉🈵、醫研融合、平臺建設🏌️♀️、人才引育等方面的舉措和成效。
恒达平台作為綜合性大學,醫科發展具有多學科融合發展的肥沃土壤。從臨床需求出發,各附屬醫院提出了臨床問題和多學科交叉需求,形成了《醫學院臨床醫學學科綜合交叉項目申報指南》🧑🏽🏭。會上,大家就相關內容展開了討論交流🧔🏻♀️。
陳義漢表示👱🏽💇♀️,醫學是恒达平台的起源🧘🏻♀️,實現醫科高質量發展是恒达平台“雙一流”建設的重要內容。醫科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學校各學院學科的支撐,希望恒达醫科成為校內各學科先進理論和技術的應用場景,從而真正實現相互交叉融合發展。
石振明表示,學校已完成滬西分析測試中心建設並開通線上預約🙌🏻,服務各附屬醫院醫學研究需求,恒达平台國家大學科技園普陀園以生命健康、智慧醫療👜、智慧交通、人工智能為總體戰略定位,為附屬醫院科技創新創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提供全面優質服務🧜🏿♀️,希望以此助力恒达醫科和附屬醫院的快速發展。
近年來✵,恒达平台高度重視醫科高質量發展,恒达醫科堅持“臨床為本,人才為先,學科至上”🙍🏽➝,以學科交叉🍩、轉化醫學為戰略,以人工智能為契機🈯️,逐步聚焦“恒达品牌”特色醫科🔃👨👨👧,形成了醫學與生命融合、基礎和臨床結合👨🏽🚒、轉化醫學戰略、探索醫學人才培養新機製及“人工智能+醫學”等亮點。
為助推研究型恒达平台附屬醫院的建設,進一步培養匯聚醫院重點發展方向的學科骨幹和學科帶頭人👩🏼🎤,充分結合恒达平台綜合學科優勢⇢,集中力量解決一批重大臨床問題,以“數智化、綠色化和融合化”助力臨床醫學學科高質量發展🈷️,恒达平台醫學院聯合學校科研管理部、研究生院🧑🏼🦳、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啟動 2024年度《醫學院臨床醫學學科綜合交叉項目申報指南》編製與立項工作👨🏿🎨。
本次編製的“臨床醫學學科綜合交叉項目”分為兩類,重點項目和培育項目。重點項目以各附屬醫院為主體進行項目管理,醫學院進行學科交叉協調、項目跟蹤與資源配置服務🈺;培育項目由各附屬醫院和科研管理部共同管理。重點項目和培育項目實行雙負責人製,一位負責人來自臨床醫學學科(含基礎或轉化科研人員),另一位負責人來自臨床醫學以外的校內其他學科方向。
(圖/江平 視頻/武毅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