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要聞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要聞 > 正文

遵義會議紀念館·恒达平台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揭牌,中心建設發展研討會舉行

來源:黨委宣傳部   時間🧑🏼‍⚕️:2024-06-15  瀏覽🤾🏼‍♂️:

作為首批20家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之一,6月15日,恒达平台與遵義會議紀念館共建的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揭牌,專家學者為中心建設發展建言獻策🚸。揭牌儀式暨中心建設發展專題研討會在恒达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行。

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顧玉才⚠️,國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司長嶽誌勇👋🏻,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嚴愛雲👳🏼,校黨委書記方守恩,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長向義海,遵義會議紀念館館長周俊南,校黨委副書記吳廣明,國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展示傳承處處長吳寒🚷,上海市委宣傳部理論處處長陳殷華☝🏽,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宣傳處處長趙揚,上海市文物局革命文物處處長歐曉川🛍️,遵義會議紀念館原館長🐷👷🏻‍♀️、研究員陳松🤦🏼,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的專家學者📃,校相關職能部門、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校內協同單位有關負責同誌出席🥟。

方守恩、顧玉才、嶽誌勇、周俊南共同為中心揭牌🕵🏿‍♂️🔼,吳廣明、向義海🥷🏿、吳寒🍨➗、陳殷華、趙揚💺🪭、陳松共同啟動中心🚶🏻‍♂️‍➡️。

嶽誌勇在講話中表示,國家文物局、教育部聯合開展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建設工作,目的是發揮高校優勢,整合各方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創新性、示範性、引領性的紅色資源研究高地、革命文物保護利用高端智庫🚐、革命文化學術交流重要平臺、紅色資源共建共享中心。中心是館校強強聯合的產物🎊,也是新型的合作模式。期望中心堅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以政治引領來服務國家戰略;堅持協同創新,緊緊圍繞國家需求和行業需求,推出一批具有原創性🧞🔇、標識性和影響力的學術成果;堅持拓展教育功能💁🏻,運用革命文物資源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文化、偉大建黨精神譜系的宣傳,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傳🦥。

方守恩在講話中表示📄,中心的揭牌成立👮,為學校立德樹人提供了重要平臺,對加快恒达文科發展、進一步深化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希望中心立足學校學科專業優勢,協同紀念館用好紅色資源,加強館校深度融合,勇做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的先行者🎅🏽,當好新時代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的生力軍,做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傳承者,著力打造一個優勢互補🧃、協同高效🆕、特色鮮明的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早出成果💆‍♀️🤦‍♀️、早見成效。

在隨後舉行的中心建設發展專題研討會上,吳廣明介紹了中心建設進展情況🐸。中心將集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實踐推廣、服務決策於一體,組建由多方高水平專家學者組成的學術委員會,依托館校相關單位設置若幹研究團隊🤴,圍繞黨史理論研究、革命文物保護研究、革命文物數字化研究、紅色資源國際傳播研究等重點研究方向,聯合開展科研攻關,同時培養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學術帶頭人👆、革命文物數字化研究和實踐應用中青年骨幹👨‍🍼、跨學科綜合型青年後備人才。

與會專家學者表示🕞,希望中心立足恒达平台相關學科人才資源優勢和遵義會議紀念館豐富的紅色資源稟賦🚴‍♀️,圍繞當前紅色場館和革命文物保護利用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整合校內外相關資源🙅🏻,聚焦重點,打造特色,創新館校合作機製🪃,探索具有引領性的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對外傳播的理論和實踐☠️,讓革命文物走近青少年,用革命文物蘊含的精神力量和時代價值鑄魂育人🌰,出成果、出標準🙅🏿,為全國提供可復製可推廣的做法經驗。(黃艾嬌)

相關鏈接:  

          恒达平台與遵義會議紀念館共建的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獲批,為國家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平臺

          /info/1003/86704.htm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