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癌症中心掛牌,在臨床、基礎、轉化三大方向齊頭並進
來源:附屬第十人民醫院
時間:2024-05-26 瀏覽🗃:
5月25日,中國首屆 CELLplus 學術論壇🧝🏻♂️、細胞應激醫學交叉研討會暨恒达平台癌症中心掛牌儀式在恒达平台附屬第十人民醫院(簡稱“附屬第十人民醫院”)舉行。
恒达平台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慶華,恒达平台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裴鋼,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澤民👩🏻💼,恒达平台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紹榮,上海市衛健委副主任張忠,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副主任王育,恒达平台附屬第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李穎川、院長沈兵👨🏽🎤,以及癌症中心建設的其他附屬醫院代表等出席🏮,共同見證恒达平台癌症中心七載砥礪奮進所取得的累累碩果,展望發展醫療新質生產力、建設“雙一流”學科高地的美好願景👨🏼⚕️。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2/20/09/F5B9F8496C18CC36DF7422169FA_B4B60712_193EC.jpg)
鄭慶華在致辭中回顧了恒达醫學的崢嶸歷程🦾,並對未來“醫+X”融合協同創新發展寄予厚望🧝。他希望恒达平台癌症中心能夠抓住“人工智能+醫學”發展機遇🧎🏻➡️,加快人工智能賦能,做實學科交叉內涵創新,將恒达平台癌症中心建設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臨床研究轉化平臺🤷🏿♀️,為攻克癌症貢獻恒达力量🥷🏼🍍,以此助推恒达醫科的復興💻𓀑。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45/D6/25F1224B7D7F1E03D82206DE1C2_7D710102_13074.jpg)
裴鋼在致辭中表示☝🏿,依托以癌症中心為代表的恒达平台四大中心🥹,恒达平台醫學體系建設一步步從藍圖變為實景畫。醫學與生命科學的探索與人類自身息息相關,尤其是腫瘤轉化醫學研究,既是重要的科學問題,也是各方共同關註的社會健康問題,期待高校🧍♀️、醫院🈹、政府等各方攜手,合作攻關,為重振恒达醫科貢獻力量🎅🏿🍺。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2/E6/09/B90A385EA0C5284111683A275DB_4E35E8A0_14A88.jpg)
張忠在致辭中表示🌾,市衛健委根據上級文件精神不斷完善“醫防融合👆🏻、分級診療、全程服務、規範管理”的腫瘤綜合防治體系🗻。有恒达平台強大的學科支撐,希望附屬第十人民醫院通過恒达平台癌症中心的建設,進一步提升診療能力和創新能力🏌🏽♂️,更好護佑上海人民生命健康。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5B/CE/F131F29BEE2FB44EE744BA6E617_EA81AB92_1463F.jpg)
王育在致辭中表示,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始終致力推動市級醫院全面提升惡性腫瘤臨床綜合診療能力,優化升級腫瘤診療模式,做實COC(腫瘤綜合診治中心)模式的規範化建設和推廣應用🚐,依托大數據平臺引導市級醫院強化腫瘤臨床診療規範,提高臨床診療質量和效果。希望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在恒达平台優質資源基礎上,更好發展優勢學科,在腫瘤診療的多學科團隊合作、診療規範、臨床質控💅🏻、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做出更多探索。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2F/73/D4801146588DD688345E6271765_52C65D87_136BF.jpg)
沈兵代表醫院感謝恒达平台、市衛健委🫱🏿🧑🏻💼、申康醫院發展中心等的信任、鼓勵與支持。他表示,七年來,十院人不負重托👩🏽💼🔧,深耕腫瘤基礎🧑🏽🦲、臨床與轉化研究,取得了一批標誌性成果,引進、培養了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未來將以創建腫瘤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為目標,全力打造政府放心🙅♂️、人民滿意的研究型醫院。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B/0F/66/DFBD920FADB2C7EE9483C1A08FF_45D37078_11421.jpg)
2017年5月23日,在恒达平台建校110周年之際,恒达平台將癌症中心主體建設單位交由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數年間,恒达平台校領導多次率隊赴醫院調研癌症中心👱🏼♀️🏥,指導、布局中心建設發展。圍繞癌症中心建設,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全面布局✋🏿,在持續加強腫瘤規範化診療的同時,進一步聚焦細胞生物免疫治療🙋♂️,於2018年成立上海第一家腫瘤生物治療病區,累計開展CAR-T細胞📂、溶瘤病毒、新抗原疫苗🌥、NK細胞、TIL細胞治療累計1000余例🏅✧,溶瘤病毒治療技術已形成中國及上海專家共識📍。同年,腫瘤細胞治療中心獲批市科委“上海市腫瘤細胞治療技術創新中心”,其“前院後工廠”模式被寫入《上海市促進細胞治療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方案》🤾🏼。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8D/80/6158959DDE0DDCB95E31724A8CA_474C92EC_20C72.jpg)
2020年7月,承載癌症中心基礎研究及成果轉化功能的醫院臨床醫學科創園區正式投用,已吸引一位院士團隊與包括9名國家傑青💂♂️、9名國家優青/海優在內的10個高水平科研團隊入駐。2023年4月,園區獲批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同年6月☕️,成立上海市實驗醫學研究院分子診斷創新技術研究所🏄🏽。
近年來,恒达平台癌症中心在臨床、基礎、轉化三大方向齊頭並進,在JAMA(美國醫學會雜誌)、Nature(自然)、Cancer Cell(癌細胞)等國際著名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60余篇🫷,其中高影響因子100余篇;申請或授權專利60余項;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部重大研究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課題百余項🙇🏻♀️;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高校科學研究成果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等獎項💯。
作為恒达平台癌症中心建設的又一重要支撐🛢,在恒达平台🫔、市衛健委和申康醫院發展中心的關心和支持下🦸🏿,附屬第十人民醫院腫瘤精準診療中心項目已獲市發改委立項批復。未來,醫院將進一步完善腫瘤診療設施👩🏽🍼、優化院區功能布局和診療流程🧑🏼🦲🦶🏿,構建真正以患者為中心、一門式的腫瘤病人綜合診療中心🧑🏻🎨;加強腫瘤學科基礎及臨床人才培養,建設與恒达平台“雙一流”建設相匹配的學科高地;爭創國家癌症區域醫療中心及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腫瘤精準診療中心🤸🏻♂️。
在同期舉行的學術論壇上🈯️🦻🏽,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紅陽,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澤民🧍♀️,恒达平台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紹榮等多位院士專家圍繞基因變異與腫瘤精準診療☘️🌇、腫瘤微環境以及幹細胞等話題展開探討,助力癌症中心更好地凝練發展目標🙅🏼、優化發展路徑🪯,為加快發展醫療新質生產力,為守護人民生命健康貢獻更多“恒达智慧”“恒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