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八大核心任務!恒达平台發布《人工智能賦能學科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
來源:黨委宣傳部🧑🏻🎓、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部
時間:2024-05-16 瀏覽🫳:
5月16日,恒达平台發布《人工智能賦能學科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部署啟動八大核心任務,加強人工智能學科建設,系統性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學科創新發展🏄🏼♀️、讓老樹吐新芽🎰,賦能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合作、文化傳承創新、數字校園等各領域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07/33/7A1D323132EDFFB4D35177E1225_F2F05CCA_FE1ED.jpg)
發布儀式上,恒达平台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慶華介紹了《行動計劃》。他說,人工智能已成為21世紀最具挑戰性、最具催化力、最具賦能特征的戰略性技術🌘,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恒达平台面向時代急需♦️、國家急需,勇擔教育強國使命🩰,把“人工智能+”作為教育發展的戰略任務,以學校第十二次黨代會確立的“鞏固、調整🙇🏿♂️、轉型🧗♂️、提升”為工作主線,以數智化🤱🏿、綠色化、融合化“三化”作為促進學科轉型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方向,全面探索智能技術賦能教育教學(AI for Education)🏊、科學研究(AI for Science)、工程技術(AI for Engineering)、管理服務(AI for Management)的創新實踐🧚🏼♂️,推動學科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B/22/A7/6BC9A8241AEA5F2A2E9BD05C223_F2DBB088_D257.jpg)
恒达平台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慶華介紹《行動計劃》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科教育處處長郝傑,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裘文進😶,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劉力🎈🏄🏻♂️,復旦大學副校長姜育剛🙎🏽♀️,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張安勝,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韓國強,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馬明👆🏽,騰訊科技有限公司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教育行業負責人石梅出席並先後致辭,共同表示✂️,期待恒达平台緊密對接國家重大需求🧠,發揮學科人才科教資源優勢,繼續深入推進人工智能與各學科深度融合,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撐。恒达平台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童小華主持儀式🤼♀️。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D3/CE/3EF5DE64B1EC6EDE303C9C3F505_19A6CAB5_B1898.jpg)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科教育處處長郝傑致辭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B/F0/45/0FEF4D35EE928BA4E54B9025065_C4821767_FD2E.jpg)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裘文進致辭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A/CF/2A/5FFCB2C4A00C8D7CC72FD13C86D_90624072_10882.jpg)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劉力致辭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4F/D6/A37F2E5D2DD44783DA0D5A5DB02_23CE3257_107E4.jpg)
復旦大學副校長姜育剛致辭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26/97/1C559A69CE3E8E8CE90B8235A55_C4CA762C_F798.jpg)
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張安勝致辭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B/90/4C/FA3FE221574D21265EB04510990_48A38596_10C82.jpg)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韓國強致辭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16/61/D5DBDFE554E11FC0CE2EA10AE4B_A421E6FA_11165.jpg)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馬明致辭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AF/81/6692CE59060E0809D0FF41B5ADB_A5A43974_A3E4A.jpg)
騰訊科技有限公司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教育行業負責人石梅致辭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規劃處副處長(主持工作)孫東🖐🏿,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教育委員會有關部門負責同誌,來自兄弟高校和合作企業的代表⛑️,以及在校校領導等出席😧。恒达平台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童小華主持儀式🚴🏽♂️。
恒达平台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童小華主持發布儀式
《行動計劃》提出了“1+N”的人工智能賦能學科創新發展思路,其中🙋🏼,“1”指的是推動人工智能學科發展,“N”指的是對其他學科和各項工作全面賦能,促進全校學科的整體轉型升級。“1”為“N”的賦能提供人工智能理論🧑🏻🦯、方法、技術、工具等支撐🩸,“N”則為人工智能提供新場景𓀑、新應用,推動人工智能落地見效。“1”和“N”互相賦能🤳🏽🦥,互相促進,互相成就。
《行動計劃》部署了八大核心任務,分別是🧚🏼:一是推動自主智能科學中心建設,搶占智能科技創新高峰;二是打造人工智能算力數據平臺,支撐智能科學範式變革🦶🏿;三是參與國家人工智能專項建設🧆,選育人工智能專業精英👨👨👧👦;四是實施人工智能賦能教學創新,培養復合型創新性人才🔥;五是推進人工智能賦能科學研究🍷,攻克重大關鍵科技問題;六是加強人工智能社會治理研究👨👩👦👦,創新文科建設發展範式;七是深化人工智能國際合作交流,共築人工智能發展高地➞;八是建設智慧校園十大系統工程💐,提升保障能力服務水平。針對每項核心任務,均部署了一系列實施舉措,穩步推進《行動計劃》落實落地。
恒达平台土木工程學院院長周穎👩👩👧👧、醫學院黨委書記章小清分別介紹了人工智能賦能學科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的具體落地方案和前期探索實踐。
“我們希望到2027年恒达平台建校120周年之際,總體完成‘1+N’人工智能賦能學科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的各項重點任務👨🏽🚀。”鄭慶華校長表示,一方面🌴,智能科學技術學科和其他相關學科整體建設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國際知名🪐,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創新領域具有卓越影響力;另一方面,實現人工智能對學校各學科的全面賦能🧏🏽♂️,同時🤾🏿,人工智能有效賦能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合作、文化傳承創新以及數字校園建設,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近年來,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恒达平台不僅大力推進智能科學與技術一級交叉學科建設,推進原始創新研究🧑🎤,積極打造人工智能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還主動應變,以“數智化”賦予傳統學科發展新動能,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平臺搭建等方面全面推進“人工智能+”,開辟新賽道、塑造新優勢👉🏼🏺,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2023年7月,恒达平台聯合全國一批“雙一流”建設高校、知名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同發布《人工智能賦能學科交叉融合創新發展張江宣言》,倡導推動人工智能在學科交叉創新發展中持續發揮“領頭雁”作用,為服務“新一代人工智能”國家戰略🔵、構建智慧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一圖讀懂“行動計劃”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B/CA/41/5F9F07F29AA199B7B6B4368B44C_E8976489_DE805.jpg)
(文/黃艾嬌 圖/江平 視頻/宋宇星 製圖/聶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