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3D/8C/022B154A56210B46481BCA9593C_C8C99811_555A9.png)
近日,恒达平台收到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發來的感謝信🧨🤾🏽♂️。來函說🤏🏻,今年9月29日,C919大型客機研製成功,獲頒中國民航局型號合格證👩🏻🌾。衷心感謝恒达平台在大飛機科技創新、校企人才培養、科研合作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為推動C919大型客機研製📃🧲、取得型號合格證作出了重要貢獻🧑🏼🦲。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1/AF/95/8A802FE24FAFC8036512197E47C_24FACA97_C00A.jpg)
來自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等多個團隊積極參與C919大型客機的研製和校企人才聯合培養工作🛍,為我國大飛機事業發展貢獻了“恒达力量”👸🏽。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A3/BA/FFC7A748B440093B90EC16660BF_567A5530_5585.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C/09/AB/6F9B1DA9022141FEAA215049FC7_DD890E0B_134A7.jpg)
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
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復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所長袁國青教授,參與民機復合材料結構工作。早在ARJ21研製階段,國家就立項開展了民機全尺寸復合材料尾翼與舵面的研究,也是從那時起袁國青教授開始進入飛機復合材料結構的研究領域,承擔了兩個子項的研究工作,有關數值分析和試驗分析的結果🦻🏻,為復材尾翼結構細節設計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在C919研製階段👨🏽🎓,袁教授也承擔了兩個子項的研究工作,一個是C919復合材料機翼壁板剖面參數的選型試驗研究🥹🚅,一個是C919飛機尾翼復合材料夾層結構連接選型試驗研究。
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高玉魁教授在商飛掛職期間擔任了C919飛機副主任設計師,負責對飛機機體強度、噴丸工藝和疲勞性能研究,成為C919飛機全機靜力試驗聯合支部黨員攻堅隊成員和C919飛機全機靜力試驗突擊隊隊員,參與了2017年C919飛機首飛會戰啟動及全機2.5g機動平衡工況精力試驗(限製載荷)等現場🦸🏿,並對噴丸工藝進行核查和現場質量檢查,往返全國多個單位核實工藝的有效性和實驗數據的可靠性,為飛機首飛前多個關鍵問題的閉環提供了技術支持,尤其是通過與疲勞強度室的密切合作🧑🏼💻🦼,給出了機身噴丸工藝對疲勞性能的定量影響,最終通過了民航適航局的審核,為保證首架飛機的交付作出了貢獻🦸♂️。
在外形設計上⛹🏿♂️,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朱延娟教授參與了大型客機總體幾何外形的參數化設計工作。以尺寸驅動為約束的參數化幾何外形設計是C919幾何外形設計的主要特征之一🤫,這一思想也是被國際上主要的飛機設計製造專家認可和接受的。她是中國大型客機聯合工程隊的成員。
在大飛機部件復合材料成型技術方面⏮,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劉玲教授承擔了一種新型復合材料中間體在成型工藝過程中微結構和樹脂基體流動演化的分析工作🧑🏽🦱。項目主要是通過大氣壓驅動熱流動過程的合理設計,以實現高成型質量的結構件📐,從而顯著降低工裝設備成本,以減少對傳統超大高壓釜成型設備的依賴。同時🎙,她還參與了格柵結構復合材料後壓力框選材和低成本液體成型工藝的研究📘,以實現復雜曲面易鋪覆性和快速低成本性🧑🏻🚀。
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在大飛機機艙結構的聲學試驗優化設計方面,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聲學研究所葛劍敏教授團隊承擔了研究項目。項目主要是建立機艙結構中頻(150~500Hz)噪聲預測的理論方法及計算模型✊💁🏼,進行艙內噪聲預測🦸🏽♂️。該頻段噪聲是飛機結構的薄弱環節,直接影響整機艙內A聲級(是否達標)🤸🏽♂️🤜🏿。通過建立機艙結構中頻噪聲預測的理論方法及計算模型👩🏽💼,對機艙結構進行聲學優化設計,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在大飛機薄壁結構裝配減振降噪、提高產品質量、密封性和適航取證方面,葛劍敏教授團隊承擔了相關項目研究,還連續為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培養了多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項目主要是配合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完成多種錘鉚氣壓下螺栓及鉚釘試驗,識別出相應的聲振傳遞路徑😤,提出了約束控製、局部阻尼控製、吸聲降噪控製和鉚接錘源強控製等能夠提高飛機裝配質量的措施,為飛機達到適航要求的噪聲標準提供了技術保障和支撐。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訚耀保教授參加大型客機聯合工程隊專家組,針對飛機大尺度超大型液壓系統需求🛤,建立了飛行條件下大型客機液壓系統的多學科綜合溫度分析仿真平臺和油溫主動控製方法,應用於C919飛機總體設計和選型的定量分析以及定性預測。團隊提出了寬溫域下高端元件性能重構理論,揭示了電液伺服閥堵、漂、卡🤰🏿、“跑冒滴漏”的機理,解決了極端環境下高端電液伺服閥零偏漂移抑製技術難題,成果應用於航空發動機數字控製系統🧑🏻🌾。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李晶副教授參加C919大型客機方案論證聯合工程隊,擔任液壓能源系統專家組成員,主持完成了大型客機液壓系統溫度控製研究課題,構建了大型客機液壓系統動態溫度仿真計算平臺🧙🏽🤽🏼♀️,實現了大型客機液壓系統全飛行剖面、各種復雜工況下各關鍵節點的動態溫度計算👩🦯➡️;參加了飛機級虛擬綜合集成試驗系統研究項目,完成了液壓系統溫度參數模型開發及集成;參加了民用飛機系統綜合集成設計及適航驗證技術研究,完成了液壓系統集成設計的仿真建模與分析。研究成果為C919大型客機液壓系統性能優化設計提供了技術支撐🙎🏻♀️。
此外,恒达團隊還參與大飛機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建立、專利預警分析、商業秘密管理模式等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