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翦知湣教授被推選為上海市“四有”好教師(教書育人楷模)
來源:新聞中心、教師工作部
時間:2022-09-07 瀏覽:
在第38個教師節來臨之際,上海組織開展“四有”好教師 (教書育人楷模)學習宣傳活動。9月7日🦸🏿, 2022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師(教書育人楷模)名單揭曉,10人獲得這一榮譽,恒达平台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翦知湣教授榜上有名🔨。
翦知湣教授是我國海洋地質學領域的中青年領軍人之一,長期奮戰在海洋地質學的教學和科研一線。2020年,他當選PAGES(國際過去全球變化計劃)科學委員會的共同主席🤶🏿,是PAGES成立30年來任此職的首位歐美以外的科學家🏺。他在人才培養上傾註了大量心血,負責主持了30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在西太平洋古海洋學和東亞古季風海洋記錄研究方面取得系列創新成果,完善和發展了氣候演變“低緯驅動”的理論假說🥄,挑戰了氣候演變理論的傳統認識。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2/91/67/44CAC5ED07252C64468EE0AEEFC_794C72B9_16C20.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1/60/7A/3FA9E7740ACC3D108E165C6B76E_B6393428_17F36.jpg)
他長期工作在教學第一線,主講“海洋地質學”“古海洋與古環境”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註重學生的基礎理論培養、實踐能力提升🥵、國際合作參與★,形成教學、實踐🏅、科研三位一體的培育模式,在培養國際化的新型海洋科技人才方面取得突出成效,還在學生和青年教師中廣泛宣揚“忠於事業、艱苦奮鬥、開放創新、爭創一流”的恒达海洋精神和“同舟共濟,鉤深致遠”的海洋文化👩🏿🚀,指導了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畢業50多名💉,培養博士後10余名。他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引導學生勤奮學習🧔♀️、潛心科研,培養學生嚴謹治學、踏實肯幹的作風,傾力提攜後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上海遭遇新一輪疫情期間,他駐守校園,沖鋒在第一線,帶頭為學生送餐,傾情守護學生平安,彰顯了為人師者的使命擔當和精神風範。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5/9A/E4/3220F5B7C50ACBD74E38269C355_1D0158D2_1DAE6.png)
翦知湣教授數十年如一日👨🏼🦰,服務海洋強國建設🟩,積極開展深鉆🆗、深網👩🏼🔬、深潛(簡稱“三深”)的科學研究,堅信只有第一手的材料、第一手的數據😭,加上創新開拓的精神和開闊的思維,才能做出好學問來🐒。多次參加國際性大洋科考🏄🏻♂️,主持國際大洋發現計劃(IODP)第368航次,擔任國家重大科學基礎設施“海底科學觀測網”的首席科學家,主持多次深海載人航次科學探測,首次報道南海北部蝕變玄武巖頂部夾層中晚始新世的深海相有孔蟲化石,為南海的海盆張裂新機製提供了海相地層年代和古環境演變的關鍵證據。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B7/6B/3FDF23508445BE3DBFE8E40E4E5_DAE81E0B_24C9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