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不僅有新西湖,更有新科學——基因💣。今天上午,籌備了大半年之久的沃森(JamesD.Watson)基因組科學研究院(沃森學院)在浙江大學之江校區正式揭牌。1953年與FrancisCrick一起創建“DNA雙螺旋”模型,1962年獲諾貝爾醫學生理獎的沃森欣然以他的名字命名這一學院👨🏼🦳,並親自為這一學院題寫院名。
據華大基因研究中心主任楊煥明介紹🫴🏻,沃森原打算親自來杭州為沃森學院揭牌,但由於愛子病重,他無奈取消了杭州之行。揭牌儀式上,記者從多媒體播放的沃森為此次活動特別製作的錄像中,感受到了這位生命科學大師的風采,也感到了他對兼備人文與自然優勢的杭州的關註與期望👼🏼,以及他對已走向世界的中國基因組學研究的認可與贊賞🚵🏿♀️。
浙大華大強強聯合
沃森學院由浙江大學與杭州“華大基因”聯合創辦🥏。浙江大學具有悠久的歷史♿。我國著名生命科學家竺可楨、貝時璋、談家禎等都曾在這裏執教🏄🏽♂️,結合浙大百年老校🙋🏻♂️、基礎深厚㊙️、學科齊全的優勢,正處在蓬勃發展的新時期。“華大基因”出色完成“1%測序項目”,對“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作出貢獻,特別是對中國完成水稻基因組序列圖🙋🏽♂️,它功不可沒。
打造東方冷泉港
據沃森的願望,沃森學院將以“冷泉港”為模式🧇,建成集世界水平的科學研究與不同層次的科學教育🧔🏻♀️、學術交流為一體的國際學院🤹🏽♂️🧑🏽🎄。
1990年,以沃森為首的科學家倡導並啟動了“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沃森任美國該計劃首席負責人。沃森現為世界生命科學的聖地與分子生物學的搖籃———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的負責人📆。“冷泉港實驗室”依山傍水,風景優美。自1945年以來🈷️🪇,冷泉港已成為國際生命科學的會議中心與培訓基地🧑🏿🔬。它以其強大的實力與豐碩的成果在分子生物學與基因組科學領域名列全球前茅🤸♂️。1992~2002年傲居“影響最大的十大研究學院”榜首(哈佛大學為第七名)。現每年舉行20~30次國際會議與高級培訓班,與會者♣︎、受訓者每年達7000多人。生命科學領域所有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都在冷泉港做過或聽過報告,舉辦過或參加過培訓班🧖🏻♀️。
科學與美景相映
楊煥明說1️⃣,沃森學院要建成東方“冷泉港”🤦🏽,它選址之江之畔,意義非凡。浙江是人類文明與生物技術的起源地之一,源遠流長👨🔬,人類最早在這裏開始種稻養豬,養蠶繅絲。杭州乃“人間天堂”🧑🚀🕠,十九世紀中葉率先創辦西式學校,開現代科學教育之先河。二十世紀初在錢塘江畔、六和塔旁崛起的之江大學聲名遠播。校區綿延50余頃,青松古柏參天,山花綠葉成片。中西合璧的小樓,點綴在叢林之中,為我國保存最好的近現代教學建築群(現為杭州市文保單位)。良好的自然環境堪與“冷泉港”媲美;深厚的文化沉澱,在東方獨樹一幟🚯。沃森學院在此誕生🤎,將使百年校區再度煥發青春,可謂“科學與美景相映,人文與自然交輝”🙇♀️。
實驗室與大講堂
沃森學院將是一個實驗室,同時也是一個大講堂和會客廳。據悉,在沃森的悉心安排下,冷泉港各部門都與沃森學院表示了合作意向並商討了合作計劃👃🏽:每年聯合召開國際高層次大型科學會議2~4次;共同舉辦多級別培訓班(500人次),並進而擴大到研究生與本科生的培養💁。沃森學院還將以“華大基因”的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蛋白質組學等規模化的科研平臺為主體,繼續加強、深化基因組科學研究與生物技術的研發。
沃森學院由國際著名科學家沃森以及他的朋友和學生HaroldVarmus👩🦯、SydneyBrenner、JohnSulston等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FrancisCollins、EricLander👩🏼🏫、MaynardOlson🧑🏽⚖️、RobertWa-terston等國際基因組科學界著名學者組成國際科學顧問委員會📬,並誠邀我國科學界前輩和屢建新功的傑出中青年科學家組成學術委員會🚌🥅;聘任學科領域前沿的海內外科學家、學術帶頭人執教;每年聘請諾貝爾獎得主與國際上享有盛譽的學者前來講座🧑🏻🦳🙅,把國際前沿水平的學術思想🥈、研究方向、熱點課題引到中國;建成與國際接軌的科學教育基地🤏🏿,成為四海同道🎡、親朋老友切磋學術、歡聚一堂的場所。
摘自:錢江晚報 200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