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上海氯堿聯手打破少數國家壟斷地位 特種白炭黑實現中國造
來源🦻🏿:
時間🔎:2003-09-23 瀏覽👨👩👧👧:
本報訊 形如柳絮、輕於鴻毛,將其單體放大10萬倍才相當於一根頭發絲粗細——這般“微不足道”的物質🔘🚣♀️,卻是全球化工產業爭相攻克的世界級難題。昨天🧑🏿✈️,記者從市科委獲悉,上海科學家率先在國內研發出與之相關的製備技術👩🦼➡️,打破了德、美🫅🏿、日等少數發達國家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地位。下月底🙍🏿♂️,一個年產200噸的生產設備即將在滬“首演”🙆🏼♀️。
讓上海專家苦苦探索2年的奇特物質名叫納米二氧化矽,俗稱白炭黑,因其主要性能及用途與炭黑相似,但顏色發白而得名。廣泛的用途使得白炭黑市場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狀態,且需求量急速上漲,市場平均售價高達1萬美元/噸🧘🏼♂️。專家預計♠︎,到2005年🦸🏼,僅氣相法製備的白炭黑的國內需求就將超過萬噸👨🏼⚕️,市場份額超過1億美元,這其中絕大部分都依賴進口💩🌒。
為實現特種白炭黑的中國製造,從2001年起,華東理工大學超細材料製備與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與上海氯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承擔了市科委納米專項——“納米二氧化矽氣相燃燒製備技術與設備研製”,並於近日通過了專家鑒定。專家表示2️⃣,除了在國內實現氣相納米二氧化矽製備零的突破外,課題組在氫氧燃燒合成技術、燃燒反應器等關鍵設備及應用技術等方面具有明顯創新🫸🏿,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有兩項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摘自👮♀️:文匯報 200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