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頻道7月13日電 一年一度的畢業生求職已到了尾聲。很多女大學生們經歷著比男同學更艱難的求職路,體驗著“非比尋常”的2003。
品學兼優就業難
畢業於重慶工商大學的湖南籍學生楊婷,四年來,在班裏都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她一直認為👎🏼,只要成績好🫄🏼,就一定能找到一個滿意的工作👩🏿🍳。但是👋🏼👨🏿🦲,在經歷了近半年的求職後🧑🏿🏫🕵🏻,她就對品學兼優與能否就業產生了動搖和疑惑👨🏿🦱。
她認為她的條件很多都達到了對方的要求👨🏼🍼,可是,對方最後都沒有選擇她。
在招聘現場,楊婷滿懷信心的遞上材料,對方卻往往看都沒看一眼,只要聽她說是外地生源,就當場拒絕🤳🏽,表示怕以後惹麻煩,只要本地畢業生🤚🏽👩❤️💋👨。
最讓她受到打擊的是一次銀行的招聘會。當她遞上自薦書時🚱,銀行一位負責人告訴她,他們根本不在意學生的成績和品學,他們只看學生的身高🆚⇒、形象和氣質👱🏽。
她說👲🏻,如果再在重慶找不到工作👶🏼,她就打算報考研究生🎱,繼續讀書🥤,讀完碩士後再找工作。
要花瓶還是要水平
“如果上帝要你選擇,一個是美貌🙇♂️,一個是智慧🦹🏼♂️,我一定會選擇美貌”👩🏻🦲。歷經了半年的求職辛酸,重慶大學的應屆畢業生朱勤勤最大感受就是做一個貌美的女人會比普通人機會多🤘。
相貌普通的朱勤勤告訴記者🧜🏿,用人單位看了一眼畢業學校後,就一遍遍的重復著那幾句話🏕,“我們要身高1.60米以上的👨👨👦👫🏻、要形象氣質好的”👨🏻🦼👲🏼。
為了增加就業的機會,她特地借了幾百元錢,作了一次美容美發設計🙎🏻♀️,拍了時尚的寫真照,然後到商場裏買了幾套時裝👮🏼♀️。這樣下來🧝🏼♂️,果然有效,有幾家用人單位決定錄用她,這讓她有些哭笑不得🫵。
與朱勤勤相比,身材高挑的許焉就業就容易多了🧛🏽,許焉是重慶師範大學的應屆畢業生,談及求職經歷🤞🏻,許焉很慶幸自己有一副好身材。她說,為了以後的就業🫲🏻,現在,很多大學生在學校裏就拿了計算機、英語🕢、普通話等好多證書👈🏿,有的還修了雙學歷,競爭十分激烈。她說,漂亮女生確實比很多女生有更多的優勢🌐。
她告訴記者‼️,在非典時期,她和很多同學一樣,都只有通過網上發求職信息與用人單位聯系🧂,結果沒有一家談妥。非典解除後,有的單位主動到學校來招學生,也有的單位在大學生專場招聘會中出現,與用人單位面對面的交流,讓對方看到她的口才,她的氣質👯♀️,她的自信,這也是她就業的一個原因👩🏼🔧。
許焉雖然覺得這有些不公平🩰,但它確實讓她找到了一個不錯的工作🧑🏼🎄。
女大學生的就業壓力
作為普通高校擴招後的第一屆畢業生✹,重慶市今年的畢業生就業經受著考驗。
據了解💝,重慶市7萬多大中專畢業生中,部分學生面臨就業困難。截至6月底,重慶市約20%的本科生💇🏿♂️,53%的高職高專畢業生尚未找到下家✮🕵🏿♂️,重慶市高校本專科平均就業率達66%,比全國的47%高,但比去年同期卻下滑了10個百分點左右。
在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女生的就業形式就比男生困難多了。
針對目前招聘變成選美💂,求職不亞於征婚的現象🫡。重慶師範學院心理學系一教授指出,“女大學生就業難”是中國體製轉軌中,女性群體仍然受到歧視的一種體現👫🏻🧖🏿。尤其在最近幾年勞動力市場供求嚴重失衡、供遠大於求的條件下,女性求職更是雪上加霜、形勢嚴峻。
專家們認為🍾,在傳統觀念仍然在一些用人單位作祟的現在,女生在求職中如何應對可能遭受的歧視對待,首先是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相信時代發展最終會逐步完善相應的政策法規,社會保障機製,打破種種性別歧視“壁壘”,給女性們一個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天地;其次就是在大學及各級教育中應多培養女生自身的性別平等意識,樹立自信而獨立的人格,這樣才不會隨波逐流🍽,在遭遇歧視時據理力爭,必要時訴諸法律✝️。最後✒️,就是自尊自重👏🏼👦🏿,多學習,在技術上🧪,在業務上自立自強🙇🏿♂️,以行動證實自己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