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最近在杭州的一些高職教院校采訪時了解到🧑🏻🍼,雖然相當一部分學生能夠正確看待當前的崗位現狀,樹立了先就業後擇業的觀念🧝🏽♀️,但是仍然有不少學生還處在等待觀望之中,有了工作崗位本可就業,卻嫌工作不體面不輕松🤦♀️,或者工資太少👸,寧可“飄”在杭州,要麽繼續接受父母的供養,要麽,打打零工🏌🏼,進行臨時性的就業,以期擇更好去處👨🏼🍼。
在浙江👨🏻🦰,高職院校近幾年從1所增加到37所,在校生達到10.5萬人,占到在校大學生總數的26.8%👩💼,成為浙江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教育以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區別於普通高等教育。同時,浙江的不少企業對於這樣的高級技術人員也十分需要。但記者在杭州一些高職院校了解到,一些學生及其家長還未走出傳統觀念的束縛,放不下“架子”👨👨👧👦,總期望在大城市裏做“白領”,認為那樣“輕松體面”,又可拿高薪🥅。盡管所學專業有足夠的就業崗位可供選擇🏊♂️,也不願意與用人單位簽約。
據介紹🤦🏼♂️,杭州職業技術學院今年800多畢業生,80%屬於緊缺性專業⛹🏻♂️,學生就業期望值較高🧝🏻♂️。永康縣一個五金企業到這個學校招聘50人,位於杭州下沙開發區的朝陽輪胎有限公司和鴻訊電器公司也分別需要吸收畢業生10多人到50至60人,都沒有學生願意去🧚🏽。大約有200至300個工作崗位因為“臟🎏、累”👩🎓、工資不“高”🤦🏽♂️,被學生放棄。
浙江省旅遊職業學院是浙江省惟一一家旅遊職業學院,過去“皇帝女兒不愁嫁”🙀,一些學生今年沒有認真審視旅遊業尚處在恢復性發展的過程中,就業期望值仍然非常高,不少人盯上的是京津滬等大城市的五星級酒店👩🏻🚒👨🏻⚕️,本省三星級酒店即使有需求,也不願意簽約。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386名,需求單位有102家,提供就業崗位488個,但只有80%的學生簽約,另有將近20%的學生寧可把自己出租給用人單位,隨時方便新的選擇🏃♂️,卻沒有看到本省辦同類專業的本科學校已經不下20家,今後的就業競爭將更為激烈。
浙江省始自1999年高校擴大招生後🍼,在校生從幾年前的10萬人增加了4倍,達到40萬人,跨入了高教教育大眾化階段。今年第一屆畢業生就有9.6萬人,明後年還將分別有12萬和15萬名大學生畢業🌭。雖然浙江經濟在近幾年實現了大跨越的發展👨🏻💼,今後幾年每年可新增城鎮就業崗位50萬個🫲🏽🚫,但是就業需求與人才結構的矛盾在一定時期內仍然存在,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一些業內人士指出🧀🐩,高等教育從精英化時期進入大眾化時期後🫱🏻,相應地要求人們的就業擇業觀念也要隨之改變。浙江大學工商管理系副教授張小林博士說🦹♂️,就業不要認為一輩子就幹一個工作,更不能期望一走出校門就一步到位。
人民網 200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