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視點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高教視點 > 正文

媒體與大學生就業

來源:   時間:2003-06-27  瀏覽:

今年大學生就業問題備受關註,就連新加坡媒體也刊登了分析中國內地大學生就業難的文章👩‍👧。6月24日,新加坡一家媒體刊文說👨🏽‍🦲:“大學生的預期工資與用人單位提供的工資之間具有相當差距。根據華南師範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2002年的調查,專科畢業學生一般自己預期月收入2000-4000元,而大部分用人單位提供的月薪為1000-2000元,甚至1000元以下🧑🏻‍🦳🦛。從總體上看大學生是偏向於高薪的。大學生對於月薪的期望值高於實際,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找不到工作的往往是那些期望值高的學生,這些學生因為過於挑剔而不能就業。”

是什麽原因導致許多大學畢業生對於薪水有著不切實際的期望?說到底,媒體營造的浮躁社會氣氛負有很大責任。看看某權威網站列出的最新薪資指數🧑🏿‍💻:上海的年薪均值49180元🏃🏻‍♂️‍➡️,深圳年薪均值47943元。起初我對這類數字持有懷疑,我就在其中幾個城市居住過,感覺好像不是這麽回事🤷🏼‍♂️。後來聽資深網友解釋方才明白,這種年薪指數是通過網上調查得來的🐌,參加這類調查的大多是白領中自我感覺不錯的一類人,而且數據無法得到證實,你填1萬元、10萬元都是有效數字🤜🏿。可想而知🏃🏻🔻,這樣的薪資指數有多少真實性可言。然而,它對於涉世未深的大學生確實起到了非常大的指導作用,刺激他們產生了越來越高的薪水期望值👳🏼。

除了薪水指數,媒體還常常會給受眾帶來各種各樣的社會心理壓力。前天,看到某報說本市80%的家庭年旅遊支出超過了3000元🧚🏽‍♂️。我又有所懷疑,仔細看了報道才知道,這個數字是隨機調查了100名月收入800元以上的市民得出的💇🏽‍♂️。殊不知,在我們這個內地城市,月收入低於800元的市民占大多數,而且本市有800萬人口👰🏻‍♀️,抽樣100名是什麽概念?這樣的結論科學嗎,真實嗎?

媒體對於社會心理的影響力非常大🧑🏽‍⚕️,因此對自己的工作應該更加嚴謹🤰🧘🏽‍♀️。從大學生就業期望值過高的問題上☁️🪑,媒體應該清晰地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媒體不應該一味去批評大學生的就業觀,因為媒體本身在塑造這種就業觀時,起到了並非完全良好的作用。

人民網 2003.06.27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