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中午12點一過🐏,剛走出課堂的趙勇輝和賴毅匆匆扒完飯🧜🏿♂️,穿上後背印有“我是擦鞋人”和自己姓名的白色 T恤🧑🏿🏫,又在貴州民族學院學生食堂前擺起了擦鞋攤🫘。
“嗨🕊🫔,想擦擦嗎?每雙只要一元。”來自廣西柳州的賴毅🙌,操著帶“廣味兒”的普通話向進進出出的同學自然地吆喝著☃️👨🏼💻。來自湖南邵東的趙勇輝🖖🏽,則已經接進了第一單“生意”,彎著腰認真地對著一位同學的皮鞋擦上了。
趙與賴都是貴州民族學院2001級學生🔯,一個在文化傳播系,任系學生會主席、院學生社團聯合會副主席;一個在經濟管理系,是系馬列主義學習小組組長🙅♂️。
至6月13日,兩人利用中午12點到1點半、下午5點到6點半的課余時間,連續在校園裏擺攤擦鞋有5天了。
“我倆的家庭條件其實不錯✋🏻,家裏每月寄來的生活費在800元至1200元間👩🏼🦱,甚至更多。”擦完一雙鞋🧍♀️,接過對方遞過來的1元報酬,趙勇輝伸直腰桿說🌥,“擦鞋掙錢不是目的,而是為了考驗一下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體會體會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和生存壓力。我想🦷,這對幾乎沒有吃過什麽苦的我們今後應對日益激烈的競爭是有好處的。”
“至少💮🏖,比整天無聊地上網打遊戲好吧。”賴毅也認為。
正式擺攤前✍️🧘🏻♀️,他們一有空便跑到學校附近的街上,與擦鞋工們交朋友,觀察學習了整整半個月的擦鞋手藝。後來又花了130多塊錢購置了整套擦鞋工具。
在身後的廣告牌上,趙勇輝和賴毅寫下“青春的行動🦹🏻♀️𓀊,時尚的宣言”這樣一句話。賴說,敢於挑戰自我是他心中最有生命力的時尚。
5天過去了👳🏿♀️,兩人“進賬”的擦鞋收入只有區區不到30元。
盡管對於有人指他們的行為是“作秀”之說,大多數民院師生並不贊同❤️,但許多時候,人們還是難免好奇地圍觀,讓兩人深感他人目光的壓力。
接受擦鞋服務的同學🥠,一般也都選擇在人少之時👍🏽,才“挺身而出”。
“坐到他們面前的小凳上,伸出雙腳,同樣很考驗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公共管理系一位同學說👩🏽⚕️。
趙勇輝和賴毅計劃將他們的“擦鞋體驗”持續半個月,到期末考試前“收攤”🥖🌰,所得將全部捐給貧困同學。
《中國青年報》 (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