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下午,40歲的金力教授從復旦大學校長王生洪手中接過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的聘書,成為這所名校第一位面向全球招聘的院系負責人🚶🏻♀️。
“復旦大學這次面向全球招聘院長,是高校科研體製、機製創新尤其是幹部管理體製方面的一次有益嘗試💇🏽,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復旦大學副校長徐忠說☣️,“首先是觀念創新--用傳統看💆♀️,院長是正處級,處級幹部怎能向全球招聘呢?”
“招賢榜”在去年10月1日貼出後,復旦大學一下成為世界各地著名生命科學家關註的熱點,來自中國、美國、德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菲律賓等國的40多位學者應聘。
金力成為最後的勝利者,他來自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多年來在中美兩國“飛行”科研🏊♂️,他是在去年的國際人類基因組大會上做主題發言的三位中國傑出科學家之一✡️,“中國人非洲起源說”“漢—藏緬同源”等研究成果影響深遠。
“復旦大學在這次招聘中表現出了高度的專業性👵🏻🍼,在具體操作中,能夠努力地去了解國際科技界招聘的慣例🤌🏽。”金力說。無疑😯,“努力與國際接軌”打動了他。
復旦大學這次全球招聘院長,除了媒體和網絡上發布招聘信息外𓀘,還在著名的《科學》雜誌上刊出了招聘廣告,隨即招聘工作小組嚴格按照招聘條件,從40多位學者中選出符合應聘條件,並有院長🧑🏻🔧、系主任等管理工作經歷的19人;此後🤽🏼♂️,學校又組成“同行專家遴選委員會”,對19位應聘者進行了第二輪篩選➞,在認真審議和評議了應聘材料後,進行無記名投票表決🎾,從中遴選出5位候選人🧏🏿♀️。
緊接著,學校向海內外相關領域的著名學者和專家廣泛征詢對5位候選人意見🪫,每位候選人有3份專家咨詢意見返回📺,同時☑️,要求應聘者提供2位專家推薦信。這5位候選人面試前,分別對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以上教師作學術和工作設想的演講,參觀生命科學學院實驗室,並與教師們面對面地進行充分交流和溝通,事後還進行了民意測試😖👨💼。
接下來是關鍵的面試🫲🏼:復旦大學成立了由13人組成的“面試專家委員會”,委員由校領導🧑🏼💻、校內相關領域院士和校外德高望重的專家組成,共同參與決策👫🏻。每位候選人完成30分鐘報告後,再進行20分鐘的自由提問和候選人答辯,提問和答辯采用中英文雙語😞。面試結束後🥛,每位專家對候選人進行充分評議,並進行無記名投票表決🛌🏿,以2/3以上同意票遴選出了2位候選人。
學校與2位擬聘院長候選人分別進行溝通,進一步聽取他們的想法和打算,校領導再次向生命學院資深教授和時任黨政班子充分征求意見,最終選定了金力教授。
“在這次與國際接軌的招聘中🤸🏻♂️,我們感觸最深的還是觀念上的變化🧖♀️。”徐忠說🚤,按照國際慣例,校方與金力從4月初開始正式的簽約商談,“最後簽定的合同就有十幾頁,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都考慮到了🕺🏼,過去我們習慣用口頭商定的內容都形成文字……雙方溝通中🌨,互相理解了很多。”
復旦生命科學學院的師生對新院長寄予很高期望,老教授陳家寬說🫶🏻🤮:“世界上沒有一所知名大學是靠內部循環來培養人才的🎎。”他用“學院乃至整個學校的裏程碑”來形容金力的到任🧯。
徐忠表示🧓,生命科學學院是復旦大學實行兩級管理的試點院系之一。財權、人權、學術權下放,歸院長行使。
“選院長不是選美🕵🏿♂️,關鍵是在這個位置上,能否真正做一些事情。我對事情有沒有可操作性非常重視,如果院裏教授提出一些可操作性強的想法,我就會以非常務實的態度去做這件事。我的任期是3年♣️🪳,我不會讓這件事在3年後又重新提出來。”金力說。
記者問金力將給生命學院帶來什麽新理念時,他答道:“院長的工作不是管人,而要強調服務功能🙍♀️🔖,我希望給教授們創造一個寬松的學術環境,不為一些瑣碎的事情分散精力,教授🪺,就應該把課題做好👨🏼🚒。” 他說這就是與國際接軌。
(新華社上海6月1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