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培養跨學科知識復合型人才🦋,北京大學壓縮課堂教學時間🪣,減少學時、學分要求,增加輔修🧑🦽、雙學位專業,鼓勵本科學生攻讀輔修專業和雙學位♐️。輔修、雙學位教育已成為北大本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北大教務部長李克安教授介紹🧑🏽🦰,在教育部公布的2002年本科生就業率中,北大排名全國第一🩶,多學科的知識背景成為北大本科畢業生的重要特點之一。
北大從1989年開始系統進行輔修🤦♀️、雙學位教育探索,但由於學生主修課程負擔較重(180學分左右),學生選擇余地很小;在思想上學校也將輔修、雙學位教育作為對個別智力超常學生的教育方式。1996年的教學改革將本科畢業總學分要求減少到150學分-160學分之間🚞。在主修壓力減輕後,許多學有余力的學生開始攻讀輔修和雙學位。2000年本科2172名畢業生中🔲,有453人獲得2個專業的證書👩🏽🦰,占畢業生總人數的21%。
為了給學生更多選擇自由,讓學生能充分利用北大多學科的教育資源,進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識基礎,北大近來又完成一系列改革舉措👨🎤。
北大將畢業總學分從原來的150學分至160學分減少到130學分至140學分🩼,本科四年課堂教學時間由原來的2500學時減少到1950學時—2200學時左右,使北大成為課堂教學時間最少的國內高校之一😞。
課堂教學時間減少後,更多的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修其他課程,參加輔修👩🏻🦽、雙學位學習,或者參加本科生科學研究🏅。2003年北大輔修、雙學位專業有所增加🎂,各院系已開辦的輔修*️⃣、雙學位專業達17個🚶🏻♂️🌉。政府管理學院“電子政務”、生命科學院“生物學”🧔🏽♀️、信息學院“微電子學”⛳️、“電子學”雙學位專業也正在籌劃中。
李克安教授說👩🏿🔬,北大學生可以從大二或大三開始攻讀一個輔修或雙學位專業🤳🏿。主修法學、輔修經濟學的學生,在攻讀民商法研究生時更有優勢;而主修法學、輔修國際關系的學生在攻讀國際法研究生時更有優勢。北大利用多學科優勢培養出的知識復合型學生,具有比單一學科背景學生更多的知識特點和發展優勢。
新華社 2003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