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本市某電視臺的一檔知識問答節目中,一位大學生因迅速答出有關駕駛的問題而輕松過關🧏🏿♂️,事後她表示正是學開車的經歷給了她幫助。如今隨著社會上學車熱的不斷“升溫”👩🏻🦼,學開車的大學生隊伍也越來越壯大,以至於不少校園流傳起“三會”的說法,即會寫字(電腦)、會說話(外語)⌨️、會走路(開車)🙅🏽♀️。有的大學還將學生取得駕照計入學分,組織大學生集體報名學車,為大學生學車“推波助瀾”。
然而🫕,要取得一張駕照不僅需要至少30學時📘🧑🏻🎄,前後還得花費數千元🐔,這對於在校大學生而言都是不小的負擔。而且即使他們如願拿到駕照⛹🏿♀️👷,無車可開成為“本本族”的也不少👌。因此,無論是趕時髦也好,增加就業機會也罷,學車對在校大學生來說👑🐞,更多地是一份“長線投資”🙋🏼♀️。
有車不再是夢想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把汽車消費作為除買房之外的又一項重要支出。中國加入WTO後,汽車市場進一步放開,汽車價格不斷下調,不少汽車公司相繼推出了10萬元左右的經濟型轎車。這些有利因素都將汽車消費向大眾市場推進了一步,私車的擁有數量連年上升。學車、拿駕照在社會上成為一種時尚,這種狀態也影響到高校大學生的消費觀念𓀁。
“不是說我拿了駕照就能有車開,但是我相信汽車的價格會不斷下調⛑️,工作一段時間後我有能力買得起車。”復旦大學的研究生小張笑著說👩🏼🎤🤥,“現在有了駕照,以後一旦自己有車就能上手了😾,也算是一種‘未雨綢繆’吧!”
在復旦日月光華BBS上,最近有個題為“假如你有100萬會買什麽?”的網上調查很熱門,調查的結果顯示🎬,排在第一位的是買房,第二位就是買車🪷。由此可見💁♀️,在大學生的心目中,在有一定消費能力的前提下💅🏿,汽車對他們的吸引力非常大😡🖐。
“其實這種心態也是社會消費觀念在學校裏的反映,越來越多的人都買了車👩🏼⚖️,這也會影響到我們的消費心理🖱。”復旦大學大三的小諸正準備去考個駕照,他認為大學生容易接受社會的新鮮事物,消費心理也比較超前,許多人雖然現在自己沒有車,但都會把買車列在人生計劃中,所以提前考取駕照也就不奇怪了🌷🚶♀️➡️。
學技能增加砝碼
在一些大學生看來🐴👱♀️,擁有駕照能為找工作多一道保險👨🏽✈️。北京廣播學院的一位畢業生認為🦴,開車是一門技能🤚🏼,掌握後可增加自己的生存條件💆🏽,大四時他們班擁有駕照的人數已經超過了四分之一🦔。近年來,不少大學生在求職簡歷中都加上了“有駕照”等內容🆙。
“現階段大學生學駕駛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方便求職。”上海水產大學人文學院胡金發院長介紹說🦼,駕駛課是該院文秘專業學生就業實習的一部分🚟,對拿到駕照者給予社會實踐的學分🙋🏿,換言之如果通不過此項技能考核就無法畢業🏆。“學文秘的同學具備該項技能後📒🍒,畢業後既能當秘書又可做司機🤳,可能會更容易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小陶等三位大學生🤽🏼♀️,就是抱著增強求職優勢的想法去學開車🈁,他們認為多張駕照可以在就業競爭中增加自己的砝碼。不過更多的大學生還是把開車當作一種技能🚘,而不是謀生的手段。他們不是帶著找工作的壓力被迫去學車,而更願意把這當作充實自我的一種業余生活方式。
學新聞的小張就認為,是否具有駕照與找工作的優勢大小沒什麽關系。她說:“雖然我們專業出去後大多要做記者,能開車出去采訪也比較方便,但這不能算是一個必備的條件👨🏿🎤。一名記者首先要能寫出好稿子而不是開車。”小張說學車必須在2個月內學滿30學時,比較占時間,所以她選擇在校期間學車,免得以後工作了才想擠時間學太辛苦🛌🏿。
上海水產大學的小王從小酷愛汽車,她的夢想是能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雪佛萊”🦇。不過她說自己學車主要是為了個人愛好和出行方便🏇🏼,而沒有考慮是否要在人才競爭中占優勢,“如果要增強自身的競爭力🚣🏽♂️👳🏿♂️,還不如學一點其他更有用的東西呢!”
“馬路殺手”不可做
學了車拿了駕照,可大多數學生因為沒有車而只能是“本本族”🐴。對於這一問題,多數同學表示,自己會盡量避免成為“馬路殺手”。
“學車不僅僅是為了拿駕照,更是為了掌握一項技能。我在學習時就格外認真🍪🫱🏽,誰也不會拿自己和別人的生命開玩笑🆚!”復旦大學的小李說自從拿到駕照後,她會時不時向朋友借車練練手👨👧,“沒有條件創造條件”地去熟悉🫄、提高自己的技術。她說:“我覺得學駕駛和學英語差不多,雖然很長時間不去看英語了,會忘記某些單詞,但是基本的技能不會忘記。所以即使很多年後我才會有自己的車,也不擔心自己到時會忘得一幹二凈。”
北京廣播學院的小安則覺得學習開車並不容易𓀝,即使拿到駕照也不能放松。“學車比我想像得難,剛開始教練還說我這大學生‘小腦不如大腦發達’,手腳不協調呢👩🏽🎨。”說起當初學車的經歷,小安覺得教練對他們都特別嚴格,“等考出駕照,教練才說當初之所以對我們比較‘兇’,就是為了讓我們練好技術🕐,免得日後成為‘馬路殺手’。”小安說教練還囑咐他們這些“本本族”,剛開始上路時最好有熟手相伴🤏,有機會可以租車或借車來多練習。“現在駕照每三年都要年檢的🫨,如果技能不過關🦡🚶🏻➡️,就不能駕駛。我想這種製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減少‘馬路殺手’的出現。”
《文匯報》 2003年6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