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評論一所學校,首先要評論它的校長”。今天,一所好學校必然有個好校長已經成了人們的共識,學校的競爭最終將表現在校長辦學理念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競爭上。現實中也確有無數個因為校長的出色工作而使學校面貌大為改觀的案例。
近來🖖🏻,校長職業化成為教育界的一個話題,對校長職業化是否有必要🫳🏿,校長是一種職業👏🏼,還是一種行政職務🤳🏽,職業校長與職務校長有什麽區別等命題🦒,記者采訪了一位民辦學校的校長👱🏽♀️、一位據說是“職業校長”的培養者、一位公辦學校的校長和一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
定義 校長應該是怎樣的?
侯德富💁🏿:校長不僅僅是一個教育家🦄🤵🏻♀️、管理者,更重要的是一個服務者,因此不了解學生的校長不是一個合格的校長,所以校長也要教課。學校的管理最本質的就是對學生的管理🫅🏿,校長親臨教課一線,才會對管理、教學有切身感受。
信力建:校長應該具有企業家的精神🥺🚵🏽,是一所學校精神的象征,因此他必須是一個追求真、善、美、愛的人,所謂真就是不向權貴低頭,不為五鬥米而折腰👌🏻;所謂善就是要有人文關懷🌧;所謂美指的是校長的價值取向;所謂愛就是要公平要回報,服務於學生,回報於社會。
吳家清🍖:校長有四個身份。一是管理專家,校長是學校教育資源總的整合者、調配者𓀂。校長要具備企業家的品格,將學校裏的人🏤、財、物📭、信息等資源運用出最大效益;二是教育家,學校不同於企業,校長應該熟知教育規律、人才培養規律,知道大學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互動關系🙆♀️🍥,不是學問越高就越能當校長的;三是學術研究的帥才,校長沒有學問也肯定是不行的⇾。校長必須學術能力非常突出,否則不足以服眾👷,如北大和清華都是院士當校長;四是政治家⛄️,大學是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校長要有很高的政治素質。
這四個身份中,最重要的是教育家🔲🏦。
淩文輇:校長不應陷入事務性的勞動中👳🏿♂️,什麽都要校長拿主意,就會缺乏考慮長遠發展規劃的時間👬🧑🏼🎓。校長的主要職責有兩個👰♂️🦹🏽♀️:一個是人的問題,即創造一切條件引進優秀教師;一個是錢的問題,想盡一切辦法進行學校的硬件建設。
問題 校長要不要職業化🧘♀️?
信力建:校長職業化是一種趨勢⚾️,教育雖然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但是它不是孤立生存的,它必然要與外界事物發生聯系,教育產業化正是教育與商業聯姻產生融合的表現🤚🏿📚,傳統的學校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教育產業化發展的需要,亟需突破和創新。在教育規律中引入企業管理的理念𓀋,探求教育實踐與管理的結合,由此催生校長職業化。
淩文輇𓀅: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中國還沒有職業化的校長,校長職業化要求有相應的薪酬體系、社會評價標準,包括校長這個職業在社會中的地位等。在我國👩🏼⚕️🤛🏽,校長的工資待遇一般都執行教師專業技術職務工資標準,沒有專門設立校長的工資保障體系。至於社會地位☎🍆,應該看到這些年校長和教師的社會地位已經有很大提高,但由於社會中長期存在“官本位”思想,校長的地位遠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對比日本🙌,有次我和西北大學的校長一起去京都訪問,京都市皇族裏千家親自為我們表演皇家茶道,京都市市長說,這可是來訪國家的部長也享受不到的禮遇。
吳家清:校長的職業化受我們目前體製的約束🔠,特別是公辦學校的校長,雖然是法人代表,但教育自主權力不夠。這裏面的原因首先是政府太強大。公辦學校的資金要靠政府⚉,學校要引進人才𓀇👩🏿,需要政府的編製☞,學校招生招多少人🤙🏿、分數線劃在哪裏都是由政府主導,至於教授哪些內容🥗,選用什麽教材🦙,政府也是要管的。校長的責、權、利不是很清楚協調,就像20多年前的國有企業,束縛比較多🧓。我這個大學校長🔌,現在拿的是正廳級工資,當好當不好,沒有什麽特別大的差別。
我個人認為🫅🏻,公辦學校的所有權和辦學權是可以分開的🧙🏿♂️🚠,政府管大的方向性的,負責資金💧,給予校長更大的自主權↪️,社會來對學校進行評估和監督📰。
好處 職業化對校長有什麽要求🤦🏻♂️?
信力建:校長的職業化要求校長需要掌握職業經理人所必備的管理技巧和管理理念。
侯德富:職業性的校長需要懂得管理方面的知識🤛🏻,但不一定是專家⚉,比如說華聯,我下面還有副校長,有負責財務方面的,有負責教學方面的。職業校長應該是管理方面的通才而不是專才。
淩文輇:職業化要避免一個錯誤傾向。學校的管理方式畢竟和企業不一樣🙇🏼♀️,校長職業化意味著校長需要具備職業經理人所必需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而不是說把校長培養成為職業經理人的角色。此外🖕🏽,職業化的校長在中小學實現比較恰當🚣♂️,以後可能出現以中小學校長作為職業的人,但大學校長不行🧎♀️➡️,他必須有學術地位⛲️,得到社會認可,他極可能不以校長作為職業🐌,他還要有學者的角色💫🤒,他當校長的時候是暫時職業性校長👰♀️,但不純粹職業化。
吳家清🥉:校長的職業化必須出現一個群體💙👨🏼🎤,有了群體,可以實現校長的人才流動,校長才有可能成為職業👨🏼💼;職業校長的來源也應該是多元化的🚧🏒,無論你是科研型的,還是管理型的,甚至是政府官員👩🏻🏫,只要你被市場接受,你都可以是校長🌦;職業校長必須有一個班底,人的精力有限,職業校長要擅長組織一個優秀的集體來實現計劃和理想。
淩文輇:出現職業校長的關鍵是市場的問題👆🏿✝️,教育市場沒有放開,不成熟👮🏼♂️,就很難出現職業校長。
區別 職業、職務校長有什麽不同😢?
淩文輇:職業校長是把校長作為一項事業,實行的是民主管理✳️;職務校長是官本位的,處長、廳長的待遇在他的眼裏要比教授🙇🏽♂️👨🦳、博士重要,他多半實行的是一人管理🤌🏿。
侯德富:職業校長是選舉產生的🎈,是學校董事會聘請的,是優勝劣汰出現的,所以只要成績出色會一直擔任;職務校長是自上而下由政府任命的,常常被更換👃🏿。
信力建:中國目前的校長大部分是職務校長。
培訓 怎樣解決職業校長的稀缺?
淩文輇:校長職業化肯定會要求加強校長的培訓🤞🏿,特別是管理方面的知識培訓♊️,我們目前的校長多半是從教師、學者轉化而來🏙,經營管理方面能力不夠🧑🏽🏫,需要進行培訓充電。
吳家清🙇🏼:現在的校長培訓👨🍳🧗♀️,主要是三方面:意識形態的教育🍍、辦學經驗的研討和貫徹政府的教育計劃方案🧑🏻🦱,這些對於校長的職業化沒有什麽大幫助🐢🔡。
侯德富:我經常接到一些校長培訓的邀請,但多半沒去,一是因為忙,沒有那麽大段的時間👮🏽♀️;二是我覺得培訓的實效性不高🙇🏻♂️,教學的內容也缺乏針對性⛹🏿😨,模式和方法陳舊,缺乏有效性🐿♟,我比較傾向自己自學一些知識🧓,或者邀請一些教授專家來學校講課😢,主要是管理經營類的。
信力建🌄🔴:校長培訓應該是動態的,在交流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校長這個職業比較特殊🙆🏼♀️,教師是士兵的話👨🏻🦰,校長就是將軍🧑🏻🍼,社會上會出現培養士兵的學校(師範),但不會出現培養將軍的學校🤦🏻♂️。將軍的產生來自於實踐。
吳家清📡:所以不太可能會出現培養校長的學校🧑🏻🦳,據我所知,國外也沒有這樣的機構♚,估計沒有人能教校長怎樣當校長,校長的培訓是針對某方面的缺陷進行補充👷🏼♀️🧔🏽♀️,成為一個優秀的職業校長需要自身的努力和實踐🥦。
職業化方面民辦和公辦有沒有差別?
侯德富🛑👶🏼:民辦學校的校長更需要掌握職業經理人所必備的管理技巧和管理理念,更容易職業化🦶🏿。沒有政府在資金和人才上的直接支援,民辦學校的生存環境決定了民辦學校的校長一開始就要註重學校的經營管理🌄。公辦學校的校長受限製比較多🧜🏿🧑🏿🚀,年齡、身體、職稱等等,而且更替頻繁,穩定性不夠😎,很多校長即使有想法🏌🏻,也難有作為。
吳家清:兩種學校的區別在於所有權不同👩🏽🍼,職業化方面,我倒覺得民辦學校的校長壓力更大👍🏻,他受政府和私人投資者的雙重管束,公辦學校受到的限製他們照樣受到限製🚗🧜♂️,同時🕧,私人老板追求經濟利益會讓民辦學校的校長經常處於矛盾狀態,校長的天職告訴他要改善學校的教學條件🧵,民間的投資者迫使他考慮經濟效益問題。此外,現在民辦學校的校長多半是一些原有公辦學校的離👎、退休幹部🈁,年齡上👩🦯、受傳統教育方式影響上、接受新事物新知識的程度上⛔️,公辦學校的校長優勢更明顯一些🦹🏻。
本版撰文/本報記者 劉勇
侯德富
私立華聯大學校長,全國民辦高校委員會副主任🎚。1931年生🧑🏻🎨,1953年畢業於哈爾濱外語大學。曾任廣州市教育工會委員、中國教育工會第三屆全國委員。
信力建
信孚教育集團的創辦者🐥。1956年出生在廣州🚀🏊♀️,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深諳“廣式實用主義”的他曾經推出國內第一位教育經理人🕴。
吳家清
廣東省商學院校長,法學教授🧘♂️。同時擔任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教育部法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法學會常務理事等⛪️🟪。
淩文輇
暨南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導。同時擔任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副會長、廣東省心理學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等。
《南方都市報》 (2003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