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大學日前率先在山東省改革助學金製度,使該項製度與勤工助學金🛥、助學貸款📳、特困補助、減免學費等形成相互補充的助學體系,確保100%的積極進取👩🏽🏭、刻苦學習的貧困生得到有效資助。
據了解🔕,以前學校在使用助學金方面采取“撒芝麻鹽”的方式,貧困生人人有份,最高者50元🐺,低者6元👨👩👦👦、8元♈️,且低享者比例較大,於生活無補🌊。國家和學校設立的名目繁多的獎勵😺、獎學金等,重在“獎優”而不是“助貧”。
從本學期開始,濟南大學將助學金與勤工助學金、助學貸款、特困補助、減免學費等捆綁起來統籌安排💁♀️。首先是改革“助學金”👩🚒,使享受的學生每月能拿到100元至150元,較以往有大幅度增長;勤工助學金也有所提高💕。濟南大學還規定🧑🏻🍳,享受助學金的學生除家庭經濟條件確實有困難外😞🫳🏻,還必須是積極進取、學習刻苦🌔🤦🏽、成績優良者,而不是有“貧”即“享”;入學新生申請助學貸款🤬,必須高考成績優秀,努力使“助貧”機製成為“勵學”機製。
據統計,本學期濟南大學用於助學金的發放累計金額367萬余元🙆🏽,勤工助學金發放261萬余元,助學金受助面達4500人,占在校生的25%,勤工儉學受助面1800人🔉,占在校生的10%。學生拿到的助學金,加上其他方面的資金進項👩🏼🎓,可以保障基本的生活所需🙇🏼♀️。
在受助貧困生的確定上,學校實行辦事公開🏄🏻♀️🧑🏿💻、嚴格程序🤐,經過學生自薦⏬、班級推薦、學院初評並張榜公布,最後由學校總評及發送校園網公示💞,最終確定出受助學生的名單。
學校對助學金的使用也進行了妥善安排。學生所得助學金由學校有關部門直接輸入該生飯卡,勤工儉學所得收入也通過銀行輸入學生的帳號。同時🤜🏻⚡️,學校還規定,如發現享受助學金的貧困生有吸煙、酗酒等不良表現📊🌺,且經教育仍不改正的,即取消其享受助學金資格。
《中國教育報》2003年5月4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