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廈門市已基本形成了包括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比較發達🧑🦯➡️、完整的教育體系,然而,從建設海灣型城市的戰略和建設“教育之城”的高度出發,還存在著教育總體發展水平與特區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記者日前在廈門市政府和市政協通氣會議上獲悉,廈門市教育局將通過重組🧑🏿🚀,擴大存量,盤活資源👆,力爭投入效益最大化。
——今年對10所中小學進行改擴建📫,計劃投資6281萬元,改擴建總規模4.5萬平方米,解決由於外來人口迅速增加和初中生源劇增而帶來的初中缺少2000個學位的現實困難🫰🏻,確保兩基“重中之重”工作的落實。
——對廈門一中、雙十中學、廈門六中🗼、外國語學校等4所省一級達標學校實行初💃🏿、高中分設🈚️🛌🏿。通過財政撥款🧒🏻🚣🏽♀️、銀行貸款和社會投資等渠道籌措經費👩🏫,使這批優質中學的資源擴大1倍,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
——島外4個區在先後撤銷26所學校和教學點的基礎上,繼續加大調整力度↘️,做大做強農村小學中心校和初中校。
——在創辦中職教育集團的基礎上,走集約外遷辦學之路👃🏽,將島內的絕大多數中職學校遷往島外集美杏林灣文教區集約辦學🌌。
——加快高等教育發展步伐,為高等教育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機遇和空間。市政府規劃建設集美杏林灣文教區,最終形成廈大曾厝安文教區、集美杏林灣文教區、鼓浪嶼藝術教育區共同發展的“三星拱月”的教育格局⛷。
《中國教育報》2003年4月23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