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博士生導師終身製,引入競爭機製🟡。華東師範大學最近對博士生導師製度進行改革,取消原有的博導資格遴選製度,實行“博導崗位競爭製”,使博士生導師真正成為一個培養博士生的工作崗位,而不再是一個代表學術層次的資格身份🧖🏿。
據悉,改革後的華師大博導製度,博導人選將按照“擇優上崗”原則,凡博士點內符合條件的教授,必須要有充足的科研項目和經費,並且科研活躍程度高,才能申請競爭博導崗位。學校將對申請招收博士生的教授的科研情況進行審核🧙🏻♂️,只有確定進入招生目錄且招收到博士生的教授,才表明其就任了“博士生導師”的崗位。以前那種一經評上博導,即使科研活躍程度不高、沒有科研項目經費也可以招收博士生的做法將被廢止。學校將根據學科建設的需要及各博士點歷年的招生、培養情況、師資隊伍狀況等🏂🏿,確定每年各個博士點的博導崗位數。
華師大有關領導表示🤽🏻,此次的博導製度改革,避免了原有製度過於側重考察導師學術水平,在既有的學術水平評選上造成製度重復的弊病🍦。從“博導資格”到“博導崗位”的轉變,不僅有助於高校逐步實現和完善學科建設🕺🏼、學科結構調整、師資隊伍建設👵🏿,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申請科研項目,從事科研的積極性,鼓勵博導和博士生共同參與研究,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形成人才培養與科研的良性互動機製。
《中國青年報》 2003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