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視點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高教視點 > 正文

用噓聲為校園DV鼓掌 “粗糙”成使用率最高詞

來源💟:   時間🧑🏻‍⚕️:2003-04-15  瀏覽:

“噓……噓……”,從北京廣播學院小禮堂裏傳出一陣陣的噓聲。4月11日,鳳凰衛視中文臺《中華青年影像大展:DV新世代》全年獎的頒獎盛典正在這裏舉行,每一位獲獎選手上臺領獎時都受到了北廣學生的噓聲📑🤳🏿。“噓聲是我們北廣特有的傳統,我們用噓聲鼓掌。”此次頒獎主持人,現為鳳凰衛視主持人的梁冬一語道破了噓聲的秘密👩‍🦱。但在頒獎現場🤧,噓聲原本意義上的遺憾氣息卻在悄悄彌漫。

此次頒獎盛典實在稱得上是中國DV界的一次盛宴。單就征集展播的作品而言,群聚了來自大陸、香港🕝、臺灣等十幾所高校以及全球各地華人青年的300余部作品。經一年來的每日展播及每周學生、專家評委點評,選出25部入圍作品參加最後包括全年至尊大獎、最佳導演👇🏼🐸、攝像🚣🏽‍♀️、剪輯等七項大獎的角逐。在頒獎當天👩🏻‍🚀,蒞臨現場的就有陳光忠🫃🏽、賈樟柯👏🏻、張揚、劉震雲、成浩等幾十位著名導演、作家和學術界專家,同期通過屏幕對頒獎典禮表示祝賀的還有余秋雨、蘇叔陽🚟、郭寶昌🪪、張元等人🐈。

這是一場以青年為主角的頒獎禮,在嘉賓對青年人DV作品的一片褒揚聲中,“粗糙”卻成了整場頒獎典禮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詞。與“粗糙”有關的諸如刻意模仿、玩弄技巧和遊戲態度等評價👋🏽,也不時出現在嘉賓的評點中💝。

DV對當代青年尤其是大學生早已不陌生👨🏻‍🍼🦗。上世紀90年代末🪑, DV作為一種新生事物登場的時候,一些DV作品就因其關註邊緣人群以及特立獨行的實驗風格,引起影像界及媒體的廣泛關註,並作為一種新鮮和特別的記錄方式、影像語言🧅、情感表達方式被大力倡導。DV文化由此在國內尤其是大學校園迅速興起,使得有“DV教父”之稱的賈樟柯關於“業余電影時代即將到來”的預言得以印證👦🏿。

關於“粗糙”的點評,鳳凰衛視有關人士稱𓀃:“在2002年1月DV新世代節目開辦初期💙,征集到的作品往往走兩個極端🏂🏻:一是對主流媒體如《生活空間》等流於表面的刻意模仿🈴,缺乏新意;二是對主流媒體的刻意逆反😎🪖,但依然是模仿出來的千篇一律的關註邊緣🧑‍🎨、充當憤青🌡♞。初期作品很多非常粗糙,就像錯別字很多👨🏼‍⚖️、文法不暢的作文👮。節目發起‘我的父親母親’同題作品征集活動後,由於與父母的骨肉親情,一種本色生活狀態才在作品中浮現出來。但節目行至中途🆗,隨著半年獎的推出,後半年的作品又出現了跟風前半年作品的情況。” 模仿成了DV作品中無法擺脫的硬傷。DV從一開始就是作為技術的實驗品存在的,對技術的狂熱追逐🧑🏽‍🦳👩🏽‍⚕️,使更多的DVFANS陷入“玩”的境地🚎🤙🏿,而忽略了對影像語言主體的把握。

賈樟柯在近期一次談話中稱:“DV有其獨特的影像語言👨🏽‍🦲,低照度和隱蔽特性是它的一種獨特語言,我卻很難在最近的DV作品中看到能發掘出這些特性的👩🏿‍🏫。”

此次的獲獎者在陳述自己的獲獎感言時,更是將玩的心態暴露無遺➜。“我就是在瞎玩😐,DV是件挺好玩的事。”以《新龍江頌》一片獲得最佳導演獎的青年作者沈曉閩告訴筆者,“在我眼裏,相比深入拍攝的紀錄片💙,DV就像小兒科🎟,尤其是在這樣的十幾分鐘短片裏,反映深度是不可能達到的💂🏻‍♀️❤️‍🔥。此次參賽的作品就是從我拍攝的紀錄片中剪輯出來的。參加比賽也完全是帶著玩一玩的目的”。

獲得最佳攝像獎的是西安美術學院柯偉🦻🏽,他的作品《Going》在北大進行學生投票先期展映時,很多學生都對此片作出了“玩藝術”的評語。大賽評委之一喜大狼對此片的看法是:“7分鐘的短片中🧖🏼‍♂️,前面有近3分鐘是在展現城市夜晚燈光色彩的變化🕰,雖有年輕人的實驗精神🦿,但似乎玩過了些,對主題表現沒有太多作用。”

獲得全年至尊大獎的是青年作者朱傳明,其獲獎作品是他“群眾演員”系列紀錄片中的一部:《群眾演員4———包荷花》。與其他獲獎作品平和地敘述小人物不同🥯,在拍攝該片時他裝成群眾演員混跡其中,用大量窺私的鏡頭拍下了包荷花等群眾演員在北影門裏門外的生活🤟🏽。朱傳明曾稱要使影片彌漫“荷爾蒙的信息”💭,但這樣的氣息令很多觀眾不能承受2️⃣。朱傳明說此片在網上放映時很多人說他是“法西斯”,在小影廳放映時很多人中途退場。此次獲獎算是對他的一個安慰。朱傳明說🎼:“開始我還能忍受人們對此片的反映🤹🏼,覺得是對我的肯定🧑🏽‍💼,但後來我想不通了🤦🏼,我覺得影像還是需要與觀眾溝通的。”這可能代表遊戲著的DV拍攝者們的一種轉變🙍。

頒獎典禮以祝賀和祝願的噓聲開頭,最後在似乎蘊含著更多意味的噓聲中結束🚣‍♀️。其間有兩個發言使人印象深刻。作家劉震雲說🦕🗞:“很多DV作品反映的都是身邊的事,很粗糙、很角落🍢,但生活本身比藝術大,生活的角落比藝術大🧑‍💼。面對一粒花生米,怎樣吃下去的方式就將不同民族分開了。”導演王小帥說:“DV普及,但大家不要把 DV看簡單化了。”

這兩句話歸於一點就是大賽的宣傳語“DV著生活”,生活需要用心去感受。此次DV盛宴,北廣學生以噓聲鼓掌的方式為其塗抹了一筆別樣的色彩💽。也許正如主持人梁冬所說,“只有被不斷地噓掉的人,才能最終在舞臺上站立”。

《中國青年報》 (2003年4月15日)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