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是應屆高校畢業生求職的高峰,是學生為找到一份好工作而擠破頭的時候🚣🏼,而北京某高校99級的學生於小姐🐲,卻絲毫沒有著急的跡象。她告訴記者,這年頭與其工作找得好♝,還不如嫁人嫁得好呢。
於小姐告訴記者🤳🏽,女孩子願意有個好歸宿,這是人之常情,並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想法。而且如果能嫁得好🫷🏽,不僅同樣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又能少奮鬥好幾年。“比如我的理 想是做房地產,我畢業以後在人家手底下沒準得奮鬥十幾年才能自己跳出來單幹。但是如果我嫁得好,老公有錢且支持我🧝🏿👩🏼🏭,那我豈不是20歲就能自己當老板🔪?而且🫸,一般人想要真正有所成就🦚,基本上得等到35歲,甚至40多歲以後🥂。這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就算我等得起🎾,那麽對於我想回報的父母呢?他們等得起嗎?”
於小姐的想法絕非偶然😱🐐,確確實實代表了一部分當代大學女生的心態。在記者采訪的女大學生中,不少人表示,面對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自己都曾有意無意地想過:何必那麽苦苦地奮鬥呢🧑🏻🎄?找個愛自己而且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人嫁了🕝👨👩👧,不也不錯嗎?雖然這可能只是在疲勞的時候一閃念的想法,但是學生們也並不否認,這的確是個令人心動的選擇。
天津市有關部門不久前的一份調查更為此提供了有力的數據🤑:以追求事業成功為人生理想的女大學生只占極少數,大多數女生對美滿的婚姻家庭生活抱有極大期望。她們認為,以往婦女解放所提倡的男
女平等,是在生存競爭中沒有保護與照顧的平等🏓,這種解放的沉重代價是婚姻家庭的松散和女性風度魅力的喪失👩💻。現在,女大學生不願意再付出這種代價,轉而追求一種更為實際的生活道路。然而就在短短幾年前,有調查顯示,在校女大學生對事業🍮、對成功的渴望有了較大幅度增長,並且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因為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發展🎟,在女大學生的價值取向中,昔日婦女長期受到壓抑的個人成分開始凸顯,對經濟利益和個人價值的追求已經開始主導女大學畢業生的求職意向👨🍳。那麽🫷🏼🐭,是什麽樣的原因使得大學女生的擇業態度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轉變呢?北京一家知名公司工程部經理張先生認為,目前越來越嚴峻的就業條件確實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
張先生說,自己代表公司參加過不少的招聘會,每次招聘會人山人海的景象都會讓人切身地體會到社會競爭的殘酷和無情。對於初入社會的大學生,特別是女生來講,要一下子實現從浪漫的學生生活到現實的社會生活的轉變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張先生同時也指出,競爭是社會不變的法則,年輕的畢業生想要通過其他途徑來回避競爭的態度是不可取的:“我覺得畢業生的這種擇業傾向其實是社會上功利思想的一種反映。人們對於利益的過度追求和渴望🙂↔️,說白了就是一種急功近利、拔苗助長的心理,到頭來還是要自吞苦果。”張先生告訴記者,在他們招聘的女畢業生中👶🏽,絕大多數人都是踏踏實實勤奮工作🃏🧙🏻♀️:“因為大家心裏都明白,自己的路終究還是得自己走。”(張涵)
《北京青年報》 (2003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