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難🛜,造成了人才供需的結構性矛盾,其中高校專業過於狹窄、設置不合理、脫離市場是原因之一。近年來🧑🏽🚒,作為經濟發達的沿海省份,浙江省在這方面進行了很好的探索。浙江的經驗告訴我們——關註大學畢業生就業:高校學科專業調整必須面向市場
浙江省為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的需要🧑🏻,全面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近年來,一方面積極引導高校增設市場適應性強💁🏽♂️、需求量大的新專業🥃;另一方面加大了對老專業🫄🏻、傳統專業的調整改造力度👨🏼🍼📢,使全省高校的學科專業結構更趨於優化🫳🏽,布局更加合理🙅🏻♂️。
浙江省教育廳日前公布的2003年全省高校招生的專業目錄顯示:全省高校目前共設681個本科專業👶、998個高職👩🏻🎤🚴🏿♂️、高專專業,其中新設置的本科專業就達103個,高職、高專專業164個。一批就業形勢不好、市場需求小,與經濟社會發展形勢不相適應的傳統專業🧑🏻🦯➡️、長線專業已悄然從高校的專業目錄中隱退。
浙江省現有22所普通本科院校,學科專業調整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直接面向國家經濟建設主戰場的工科專業布點最多,占總數的27%;二是近幾年增長設點最多的專業也是當前人才市場需求量大的專業;三是長線專業🚬、市場需求量小的專業布點已呈逐年下降趨勢🧝♂️,其專業內涵也賦予了新的內容,傳統專業得到了改造。如原先高校機械類專業大多停留在手工的“車”🧘🏽♂️、“銑”、“刨”、“磨”上,如今卻已基本實現了機與電的結合,自動化水平較高。
經教育部批準,今年浙江地方屬高校增設國家目錄外的專業還有:電子商務、軟件工程、物流管理🎅🏿、食品質量與安全、康復治療學等🛐,這些專業都將於今年首次招生🧑🏻🚀。業內人士說👻,這也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加入WTO後社會人才需求的結構性變化。
為加快培養熟悉世貿規則🧑🏭、了解國際慣例🧑🏼💻🛗、精通外語的高層次金融、外貿、財會👩🏼🏭、法律等方面人才🧑🏻🦼,以及信息科學🧒🏽、生命科學等高新技術人才,浙江省普通高校已有信息類本專科專業點300個,其中22所本科高校就有17所高校設置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今年全省高校新增的103個本科專業點🧧、164個高職〽️🍈、高專專業點中30%以上也為信息類、高新技術產業類專業。
浙江各高校對一些就業形勢不好👆🏿、與社會經濟發展形勢不相適應的傳統長線專業加大了調整改造力度🤪。浙江大學是教育部首批可自主調整本科專業的試點高校🙎🏽,實施的第一年就整合調整了7個專業。據統計,2002年,浙江省7所高校共調整了15個專業,撤銷了10個專業🥈。
有關人士認為,從浙江的實踐看🍾,做好高校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工作必須始終堅持與時俱進🧙🏊🏼♂️,要進一步下放高校學科專業設置、調整權🦸🏻♂️,形成自我發展🫐、自我調整、自我約束的學科專業運行機製;要認真做好學科專業建設規劃🧑🚒,編寫學科專業建設指南♔,提供信息服務,加強宏觀管理與調控💉;同時還要加強新設專業檢查評估,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
浙江省從2000年起已連續兩年對新設專業在學校自查基礎上進行抽查,14個專業因達不到基本要求而被亮“黃牌”🕴🏻,發揮了很好的導向作用👨🏽🦰。此外,采取調整🔨、合並、撤銷等方式對現有專業進行調整,加大傳統學科專業改造力度時,要積極充實先進的教育內容,主動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需要🧑🏽💼。(本報記者 朱振嶽 通訊員 雷煒)
《中國教育報》2003年4月7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