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視點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高教視點 > 正文

轉系將成為推動傳統高教體製改革的“切口”

來源🔌:   時間🍥🕋:2003-04-01  瀏覽:

華中科技大學的本科生轉系製度悄悄推行了4年,規模一年比一年大🧚🏽‍♀️。在探索中🍂,允許在校學生進行第二次專業選擇🚴🏽,既打破了學生“一填定終身”的觀念,給學生以自由選擇的機會,又促進了高校自身學科改革的發展📘,對於傳統的高校教育體製也將是一個“切口”👨‍👦‍👦。

“所學即所長”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多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實行一次性選擇學校和專業的製度。由於信息的不對稱性,不少學生入學以後才發現所學專業和自己的誌趣完全背離🧏🏼‍♀️👩🏼‍🎓。從“人本思想”出發,放開大學生轉系規定,讓大學生改學自己感興趣的專業♿️,不僅有利於學生開發潛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有利於社會人才資源配置✹。

華中科大電子與信息工程系劉利劍老師介紹,轉系後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這個系2000級通信005班全部由轉系學生組成的。幾年來,這個班的加權平均成績一直領先於原有其它班級👨🏻‍🦼‍➡️。在去年暑假湖北省的電子線路設計大賽中,由該班組隊參賽的三名同學獲得了一等獎🔩。這個系2001級由轉系學生組建的電信018班第一學期,成績就明顯高出其它班級二、三分。

2000級的鄭琳在入校時由於專業調劑🧑🏻‍🦳,調到第四誌願工商管理專業🫶🏿。第一學期她擔任年級團總支書記👖,還取得了年級第一名的成績。但一向對工科有著強烈愛好的鄭琳經過反復考慮後,依然轉入她高考第一誌願電信學。鄭琳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兼顧課程之余花大量的時間去補落下的課✸。轉入後的下學期,她專業課的成績名列年級前十名。她對記者說:“我相信,人喜歡的一定是他所擅長的東西,人擅長的也一定是他最喜歡的東西。”

學生轉系“投票”推動學科專業建設改革

華中科技大學本科生轉系製度推行4年來,主要來自材料🎋、環境、土木、動力🙆🏿、機械5個傳統專業的學生轉向了光電、電信🦴、計算機🕳、自控等新興專業👩🏻‍🦯‍➡️。目前我國高校對學生轉系持比較謹慎的態度。主要是擔心,這種學生對學科的“投票”行為可能會導致學科發展的失衡👱🏿‍♂️,熱門專業學生蜂擁而至,冷門專業會不會難以為繼呢?這正是高校學生轉系製度能否放開的最大症結所在。

記者調查卻發現😰🧑🏼‍🔬,經歷了4年的學生“投票”選擇🔋,不少“受冷”專業正想方設法提高教學質量🐐,使專業建設更加適應社會需求。轉系不僅沒有對基礎專業和長線專業帶來災難🙊,相反對於促進傳統學科的學科設置和教學管理有著積極的意義。

1999年,轉系製度推行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就首當其沖🥈,受到了重創🏋🏼。這個包括鑄造🍓、焊接等專業在內的學院一次就轉走了20多名學生到新聞專業🧜🏼‍♀️。2000年又轉走學生30多名,接近大一總人數的20%。該院教務員陳靜老師表示🧑🏼‍🎄,“這給整個學院都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這個學院迅速召開師生座談會。反思之余,製定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政策留人”的“三留政策”。學院從2000年開始在大一新生中專門開設由院士👨‍🔧🤶🏽、教授講授的專題講座⛽️🎛,介紹學科專業概論,簡要而精辟地闡發了材料學科的最新發展現狀和學科前景🕙,以加深學生對專業的了解。學院還將教授推上講臺🚌🦖。今年上學期學院41位教授中38位兼有本科生的教學課程🤵🏽‍♀️,占總數的85.4%,以提高教學質量,而一般學院的比例大概為30%。

對於學生反映強烈的課程體系落後的問題,該院投入資金15萬元🪮🍄,開設《新型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等課改課程,加大了科技英語教學力度。同時🤟🏼✈️,材料專業的本科生還享有二年級開始製配備導師待遇,以方便優秀的學生盡早進入課題。

通過一系列的改革,該校教務處常務副處長劉太林說,如今的材料專業已不可同日而語,由原來傳統概念中的鑄造🤶🏻、焊接拓展到了新型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領域。去年,材料專業轉出去的學生大大減少,轉出8人,轉進2人,開始實現“扭虧為盈”😽🎞。今年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向其他專業提供了30個轉系指標📀,來自化學專業的張榮耀等學生已經申請填報要求轉入材料專業📈。

據了解🥜,在學生轉系中受到沖擊的其他專業大部分也和材料專業一樣,立足於自身的特色🖐👃🏿,大幅度拓展了教改的步伐。如機械專業主要依托其全國領先的學術水平和紮實基礎,致力於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目標等😯。

自由流動“激活”傳統僵化的高等教育體製

允許在校大學生進行二次專業選擇,是因材施教、人盡其才的教育理念的體現🙎🏽‍♀️。華中科技大學教務處李光玉副處長認為🕐🤰🏿,我國現行的高等教育培養模式是學習蘇聯的產物🏒。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就有人提出↙️,這種教育模式下教出來的人才太“專”了🧑‍🧒‍🧒,工具性太強。改革開放以來,這種傳統的教育模式已越來越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培養出來的大學生知識面太狹窄,知識極易老化🍵。而且高校原有學科設置也不盡合理,存在一些陳舊老化、跟不上科學潮流和市場需求的專業🍔。學生轉系製度的探索,按照市場需求,通過學生選擇♠️,“激活”傳統僵化高等教育體製,促進學科合理設置和教學改革的推行👩‍🍼。

以學生為中心的服務觀念正通過轉系在高校中樹立。對於現代教育管理觀念而言,學生和學校的“主客體”位置現在已經漸漸發生了變化。以往是學校選擇學生,一旦進了大學的門,學生就得服從學校的安排〰️。現在,學校和專業不僅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服務”,才能讓更多的學生選擇這個學校和專業,更要努力為學生創造條件,讓其發揮所長,獲得最大“教育收益”🍝。

華中科技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劉太林表示,學生自由轉系的放開畢竟只是高等教育體製改革初級階段的一個產物。從長遠來看🎮,“淡化專業、寬口徑、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是發展方向🧑🏿‍🌾。高校更多地應當為學生設計更加科學的專業課組合,以便學生入校後經過基礎課程的學習,可選擇自己喜愛的專業,修完相應的學分即可從這個專業畢業,與國際接軌,實現完全的學分製。當然這將對現有的高校管理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華社武漢3月29日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