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的季節,武漢一些高校的食堂裏出現了新面孔———來自校外的食客。
昨日中午,在華中科技大學東四區(原城建學院)食堂,記者見到了幾名校外來客👩✈️:一群年輕的公司職員。他們點了食堂裏最好的菜🫏,平均每人花費不到8元錢。
與此類似,武漢大學桂園食堂裏的食客也不少。該食堂從中間一分為二💁🏽♀️🔄,一邊是學生快餐,另一邊是點菜的雅座👩🏽🏫,菜價大約是普通餐館的50%-70%📖。據說,每到周末,來自校內校外的進餐者很早就要坐在沙發上排隊,食堂門口停滿各式小車。
記者了解到,其它高校也有類似情形。校外食客大多是因親友關系到校園裏吃過飯,對其價廉物美印象深刻,然後變成了回頭客,並帶來另一些新面孔🏌🏽。
據2003年1月14日人民網消息,我國啟動高校後勤改革3年多,共新建大學生食堂400萬平方米,改建大學生食堂130萬平方米;而如今在後勤管理方面🍒,更是人才濟濟☑️。華中科技大學抽調6名博士、13名碩士入主領導層,校外即使最豪華的餐館也望塵莫及。
武漢大學2000年10月組建了飲食服務中心,學生食堂大都分上下兩層👠,樓上樓下獨立核算。為“爭奪生源”𓀔,各個食堂在價格、質量、服務上都使出“絕活”😶🌫️,競相推出系列特色服務項目🧔🏼。
《中國地質大學報》的一篇文章說:該校所有的學生食堂均達到“標準化食堂”的標準,夥食配製滿足“天下”來客👩🦼➡️。
如此巨變,高校食堂在惠及高校學子的同時🍽,引來校外食客,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校外食客越來越多📔,高校食堂對此大多持歡迎態度———這一群體的消費實力顯然超過大學生🐕,可為食堂帶來更多收入。
但是🫑,新的問題也可能會出現🕓:校外食客增加到某種程度後,會不會影響到食堂的質量和價格;高校食堂享受了稅收優惠,不能給進餐者提供發票,是否會對稅收產生影響。
記者采訪的校外食客說,希望高校食堂不要在某一天“封殺”他們👩🦼➡️;大學生和校方對此基本持中立態度💱,因為目前大學生的夥食質量和價格尚未受到影響📀。另外,校園裏人數眾多,與校外人員的聯系千絲萬縷,這也方便了師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