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2所高校進行自主選拔錄取改革的試點工作,自主招生人數控製在招生總數的5%以內。作為試點學校之一,清華大學將如何行使這5%的權利?
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是關鍵
此次高校招生自主權的下放,雖然上限只有5%,但對大學來說無疑是個喜訊。在自主招生的過程中,如何保證選拔過程的公平公正性?
“依據自己的特色建立一套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是關鍵。”清華大學招辦主任宗俊峰說。據介紹,在自主招生錄取方面🍙,清華已經進行了一些嘗試🪶,如進行“多元化綜合評價選拔優秀學生”工作🏛。今年1月初,清華把江蘇、浙江作為保送生選拔工作的試點💁🏻♂️🌄,組織專家組到當地對考生進行綜合面試。這種方式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多方面才能的機會🚣,也為學校全面考察學生創造了條件。1月底📒,清華又率先在全國舉辦了“文史類優秀中學生冬令營”活動,通過筆試和面試兩個環節♗,選拔了部分優秀文史類學生作為自主招生錄取人選🧗♀️。
那麽究竟誰將成為清華的5%?宗俊峰說🚷,清華的自主招生實行“以文化課考試為主,多元化綜合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遵循“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公開程序,德智體美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經清華指定的中學推薦👲🏻,並由清華考核測試後😤,可認定為“自主選拔錄取”認定人選。為保證自主招生選拔工作公平公正👩🏼🏫,學校成立由職能部門🧑🚒、紀檢部門和專職教師組成的專家組🫳🏽,對考生進行面試考核⚈👮🏿。自主招生認定結果,經招辦報校招生領導小組審批通過後,入選考生名單須向考生所在中學公布,並報生源所在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備案👨🏽🌾。中學及學生本人應本著“誠信”的原則,嚴格按照一定程序公平😐🤦🏻♂️、公正、公開地進行推薦工作🕴🏼👳🏻,推薦材料必須屬實➜。
目前🪤,清華大學通過舉辦不同類型的冬令營活動🏋🏽♀️,對考生進行了各種測試,並在統籌考慮測試成績的基礎上🙋🏿♂️,初步認定了150名學生作為自主招生後備人選。
宗俊峰強調🏌️♂️,清華對文化課考試的成績十分重視,即使特長生也是如此。因為“一個人的文化素質不達標🧑🏽🎨,很難說是個全面發展的人🧑🎄。”
自主錄取呼喚信用體系
“保證自主選拔的公平公正,無疑需要高校自身加強製度建設和增強自律意識,但僅僅靠高校信守承諾還遠遠不夠𓀌,公正公平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宗俊峰說👸,在自主招生過程中👨🏼🦱,考生、考生所在的中學和高校都將面臨考驗。他認為,應盡快建立個人或單位的信用體系,因為中學能否客觀地將學生推薦給高校🏛、學生能否切實履行自己的諾言💬、高校能否客觀公正地選拔優秀學生都涉及到個人或單位的誠信問題。他建議通過加強後期追蹤和調研🧙🏼♂️,逐漸建立一套信用體系,這對於高校自主招生工作長期健康的發展將發揮積極作用。
從目前的情況看,宗俊峰認為高校對學生的考察僅限於一些證書和專家面試還遠遠不夠,高校至少應該對學生進行跟蹤一年的考察🚖🥦。同時👨🏽🦳,學生所在中學的意見也極為重要🧜🏽,因為他們比高校更了解自己的學生,而做到這些還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努力。
《中國教育報》2003年3月22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