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廳廳長 蔣作斌:提高人才質量是學校工作第一要務
來源🪘👱🏼♂️:
時間:2003-03-14 瀏覽:
高等教育擔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三大職能🪩,但最主要、最根本的任務是培養高素質人才🤠。所以說🔊,質量是學校的生命,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根本。1998年以來👩👦,湖南省高校招生規模持續大幅增長,僅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數就從5.1萬人增長到了2002年的15.69萬人;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到16.4%。在規模有了較快發展的同時,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在當前高等教育資源十分有限的情況下,沒有質量或者質量不高,數量上的擴充不是真正的發展💇🏽🔯,而是教育資源的浪費,是對高等教育發展環境的破壞。每一個高等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領導者必須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強烈的質量意識⛲️,始終堅持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作為高校工作的第一要務,始終把教學工作擺在學校工作的中心位置🚣🏼。
在實際工作中,要切實落實學校領導和教學管理人員聽課製度、教學經費投入檢查製度Ⓜ️、高級職務教師為本(專)科學生授課製度👩🦼🧔🏿♂️,落實教學質量考核一票否決製度以及教學質量評估製度等。要在教師職稱評聘、收入分配、成果評獎等方面製訂配套政策,切實調動和保護好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積極性。要切實加強教學工作的常規管理,科學地製訂人才培養計劃,建立健全對人才培養全過程的管理規章製度🦊,確保課堂教學、實驗實習環節的組織和考試考查👷🏿♂️、學籍管理等各個環節的工作責任落實到位。同時,還要建設一支素質高、能力強、懂業務的教學管理隊伍。為全面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必須創新教學製度,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積極探索有利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成長的培養新模式🦥💤。要積極推行學分製、學分互認製等一系列新的管理製度和管理模式,通過嚴格管理,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要創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切實改變老師講課學生聽,老師操作學生模仿,一個課堂只能有一種聲音,一份試卷只能有一個標準答案的傳統作法📁,鼓勵學生質疑和創新,努力營造有利於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教學環境。
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充分發揮教學改革的巨大推動力。要切實按照“湖南省高等教育新世紀教改項目計劃”的要求🫵🏼,積極支持和鼓勵高等學校在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組織與管理等方面進行改革研究與實踐🧝🏿,不斷探索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新思路、新途徑🔱、新辦法⚙️。要重點資助有全局性指導意義的教改研究重大課題;同時👩🏿🍳👋🏻,要繼續加強重點課程的建設👩🏭,不斷深化高校課程體系設置改革,製訂嚴格執行各類課程體系的質量標準;要緊密結合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要求,不斷更新教學內容⏭;繼續加強教材建設和原版優秀教材的引進與使用工作👨🏿🦲,重點資助出版適應新世紀教改要求的高水平教材🏋🏽🛻,確保學科和專業的最新知識📏🪤、最新信息、最新研究成果及時進入大學課堂,堅決杜絕質量低劣的教材進入課堂🌱;積極推進大學本科英語教學改革,改革單一的教學大綱🐑,改革四、六級考試,推進多媒體教學🔔,推進英語教師講專業課𓀚、專業教師用英語授課等。要繼續做好兩年一度的省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的評審工作,促進湖南省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為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供強大的動力。
《中國教育報》2003年3月14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