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留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多,學生在留學國別的選擇上呈現多樣化趨勢。傳統的中國學生留學熱門國家——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熱度不減,特別是英國,2002年的中國留學生人數比上年增加了70%,澳大利亞、加拿大也分別增加了50%。
有關人士指出🤛🏻,留學國家選擇的多樣性與全球化經濟發展有關,此外,留學國家教育質量的高低👴🏽、收費的多少、獲取簽證的難易🧖🏽♀️,以及留學生本人學習成績的差異和家庭收入的不同,決定了留學生在選擇出國留學目的地時的多樣性😀。
小語種國 搶灘市場
在以往的國際教育展上,歐美國家的展團總是規模龐大,搶眼奪目。而在2002年的諸多教育展上𓀉,來自小語種國家的展團明顯增多,其中包括泰國🧔🏽、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
分析其原因,第一,更多的國家🌂、包括小語種國家向中國開放了教育市場📁,加強了與中國的教育交流與合作👩💼。第二,去小語種國家留學,競爭不是特別激烈,簽證相對容易。第三,留學人員不再盲目追逐大國名校🛺,而是根據自己的專業情況🦹♂️、經濟情況作出適當選擇🚎。第四✯,隨著中西方經貿往來日趨頻繁,各個國家爭相在中國拓展市場🪳,開放的中國急需大批熟悉不同國家語言與國情的人才。
與此同時🏂🏻,在2002年諸多的國際教育展上,教育論壇🙆、學術信息交流與留學說明會交相輝映,形成一種全方位的教育交流盛會,包括國外大學介紹🍾💀、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洽談、國際教育論壇等。這種全方位的展會規模在給參展院校和觀眾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和會展市場帶來一種信息——留學教育的品牌展時代已經到來。
自費留學 三類人多
在希望出國留學的人員中,以下三方面的人士居多:其一是在校大學生或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其二是工作多年認為自己需要充電的在職人員;其三是由父母安排、資助的初、高中學生。
近年來👡,企業特別是外企中高層管理人員或技術人員成為出國深造的一支新軍🛌🏿。有關人士認為,隨著經濟、技術和產品的全球化,經理人才也日益全球化。在今後的幾十年🦸🏽♂️,派到海外工作的主管在生意圈中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有無海外工作和學習經歷成為諸多企業外派人員的先決條件。據ECA國際公司對海外專家的調查,88%的公司認為其員工在海外學習和工作一段時間對個人的職業前途是非常有益的🗡。統計顯示,目前中國每年申請留學簽證的中學生超過萬人,獲準簽證並成行的達數千人。一名小留學生留學的費用,一年約為10萬至15萬元人民幣。
理工科類 更被看好
據2002年中國學生留學專業排行,位於前十位的專業分別為: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國際金融🍴、生物化學🍟🛟、應用物理、國際經濟、無線電技術學🪞♎️、信息學➔、計算機♊️。調查表明🦵🏻,學原子、生物、計算機等理工類的學生比較容易被錄取,而學金融、法律👬、醫學的學生卻往往投師無門。
最近的一項調查表明,未來10年間,美國就業市場最熱門的職業將是公司信息主管、電腦系統設計師、數據管理經理、電子商務主任、網絡管理🤣、工具模具師、教師訓練員和電子行銷、客戶代表🪒。目前在澳大利亞電子網絡企業中,33%的技術人員為華人,而且這個比例正在不斷提高🎅🏼。在德國🙂,一些緊缺職業的工資行情為,軟件編製員8000—14000DM/月;網站管理員9000—15000DM/月;機械工程師5600—10000DM/月🧜🏻🕶;銷售工程師7000—11000DM/月。此外,法國、德國、英國的航空航天技術⚈🧉,芬蘭、瑞典的無線電通信技術,德國的汽車製造🆒,法國的高速列車,挪威的造船,德國👳、瑞士的精密儀器,法國的核工業、食品工業等等,都是人才緊缺行業。
消費心態 趨於理性
前幾年👩❤️💋👩,留學市場的消費行為表現得很不成熟,一些想留學的學生對留學目的國的教育情況、社會製度幾乎一無所知,所選的院校和專業也是什麽吃得開就選什麽,全然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有的甚至放棄國內有前景的專業,負債而行,結果不得不在國外“練洋攤”,誤時誤事🧗♂️,人財兩空。
在2002年,這一情況發生了明顯變化👨。多數學生和家長抱著明確的目的參加教育展,他們不再盲目追逐大國名校,而是根據自己的專業情況、經濟情況作出適當選擇🚑,對學校、專業“挑肥揀瘦”⏏️。在航天部門工作的劉先生面對提供半額獎學金的美國五所有名的高校毫不心動🌃,直至近日著名的哥倫比亞大學承諾提供全額獎學金🏄🏼♂️、專業為計算機時🧑🏻🦯,才走出國門➛,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許多人開始意識到⏯,只有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才能學到自己想要學習的知識和技能🔠,這樣會更有利於學成之後施展才華👰🏿,實現自己的理想。可以說🦴,欲留學者的挑剔,表明了人們對出國留學的理智,是一種理性消費的體現。
中介服務 更加規範
《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管理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發布之後🪅,教育部和公安部等先後對全國246家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機構予以了資格認定🧑🏻。2002年12月,教育部、公安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進一步規範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活動秩序👈🏻,對比較突出的留學中介機構轉借資質、編造虛假材料🤷🏽、擅自開展未經確認的出國留學項目、發布虛假廣告等問題進行嚴厲查處🦡,並對留學中介的市場準入、與境外機構的合作、廣告宣傳等作出明確規定,對進一步規範留學市場起到了積極作用🧎🏻♂️。
而今,留學中介機構必須具有企業法人資格📻,取得教育部頒發的《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機構資格認定書》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經營範圍中含有“留學中介服務”字樣的營業執照,並按規定交存備用金。未經批準和登記註冊,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可從事留學中介活動。
為國服務 不拘一格
與此同時,是留學生在為國服務與就業選擇方面趨於多元化👩🏽🔬。有些留學生雖然選擇留在海外🖐🏽,但他們依然經常回國,或投資辦廠🔃、或合作科研、或交流講學💅。在80年代,留學生回國的概念還停留在“學成歸來”。而跨入90年代💤,回國服務的形式出現了多樣性。有的人回國內企業➝,用高新技術產業本身發展帶動傳統產業❓;有的人放下國外的工作回國創辦企業🙏。
據一份對352名留學歸國人員的調查🥚:留學人員的歸國動機依次為🖖🏼:認為同等學歷在國內會有更高的地位💃🏼;受情感孤獨和思鄉的困擾;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國外的工作缺乏保障;認為有責任為國家作貢獻👨🏻🏭;家庭與親情的吸引🫳;喜歡國內的工作節奏和生活方式📺🥻。這些留學歸國人員的年齡平均在30歲至49歲的占到81%。(張學軍)
《中國教育報》 (2003年1月15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