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羅斯教育界圍繞“5分製”是否已經過時而展開的大討論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
十月革命時就是“5分製”
提起俄羅斯的教育體製🪩,中國人馬上就會聯想起蘇聯老大哥的“5分製”🤾🏿♂️。俄“5分製”的確有很長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十月社會主義勝利的1917年。按照“5分製”的定義,1分是基本單位,2分不及格,3分中等,4分良好🤷,5分優秀👩🦽。說是“5分製”⌛️,可在實際操作中♞,卻又變成了“3分製”👩🎓,因為學生學得再差🍉🚎,也不會有哪個老師吝嗇到打1分的程度,平時就連2分也非常少見,老師出手最多的是3分🧑🦽、4分和5分👨🏽💻。
上世紀90年代初,記者曾經在莫斯科大學讀過幾年書,親身感受到“百分製”和“5分製”的巨大反差。對於從小在“百分製”環境裏長大的中國學生來說,初來乍到對“5分製”的確不太適應🙇🏿♂️,總覺得這個評分標準有點太粗了♌️,同樣是4分或者5分⭕️,中間有很大的差別💇🏻,再加上有些考試不用筆試,而是用口試,評分的隨意性就更大了。當我們把這些體會講給身邊的俄羅斯同學聽⚖️,向他們解釋“百分製”要比“5分製”更科學、更精確的時候💅🏽,他們對此卻不以為然,好像絲毫就沒想過世界上還有比“5分製”更好的評分辦法,有的同學還抬杠說🦃:既然那麽追求精確⛓️💥,為什麽不用“千分製”或者“萬分製”呢?
世界考試新潮流沖擊俄羅斯
蘇聯解體以後,美國的托福💃🏽、GRE考試相繼闖入俄羅斯的考場🫃🏻🧑✈️,規範化考試作為當今世界考試的新潮流不可避免地對俄羅斯的考試製度造成很大沖擊。俄羅斯現任教育部長菲利波夫,從前曾經擔任莫斯科人民友誼大學的校長,和“5分製”打了半輩子的交道🎡,這種評分標準的弊端和弱點在哪兒,他最清楚不過了🗣。自從菲利波夫當上教育部長,他就把改革評分體製、增加筆試範圍、推動統一考試當成自己任內的三大重要目標,首當其沖就是廢除實行多年的“5分製”。至於“5分製”取消以後,俄羅斯學校將實行什麽樣的記分規則,俄羅斯教育部現在還沒有作出最後決定。有關專家透露,基本考慮將在10分、12分、20分和100分中間選擇一種。目前,俄教育部正在組織一些學校進行初步試驗,試驗結果將在明年得出。明年俄國家杜馬議員還要對是否廢除“5分製”進行投票表決。
對歐美標準化考試不以為然
自從俄教育部提出改革評分體製的設想🫴🏼,來自社會各界的各種反對聲音也隨之而來🦝。記者在與莫斯科一所學校的教導主任
談起這個問題時,她就不明白為什麽要進行這樣的改革。她還特意舉個例子✴️:1935年,蘇聯教育主管部門曾經對“5分製”進行一次改革,原來的5級標準不變,但改換了各個級別的稱呼🌲🛸,從低到高分為👷🏼♂️:非常不好、不好、中等👨🏼🦰、好、很好5個檔次。就是這麽一個非原則性的改革,也沒有得到社會的廣泛承認✉️,在廣大老師、家長的大力呼籲下💣,蘇聯教育部又在1944年恢復了原來的數字式“5分製”。
普斯科夫市的教育局長米赫年科🖖🏽,也是菲利波夫推行教育“新政”的反對者👨🏻🦱。她說,白俄羅斯實行了“10分製”🌆,換來的是老師🫶🏼、學生和家長的消極反應👫,俄羅斯的教育體製在世界上獨一無二🚤,我們幹嗎非要照搬別人的東西,跟著別人的屁股後面跑呢😼?米赫年科對歐美盛行的標準化考試非常不以為然。她認為這種機械地選擇答案,根本無法檢測出學生的思考過程,而且也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5分製”不是單純的記分標準
是否保留“5分製”之所以遇到這樣大的麻煩,其根本原因並不在“5分製”本身🕐。多少年來👷🏿♂️,“5分製”在俄羅斯人的眼裏早已不是單純的記分標準,而是俄羅斯自成一統教育體系的標誌性特征🦆。記者在采訪的時候,明顯感覺到不少人心裏非常明白“5分製”的種種弱點和缺欠⚃,但他們就是不願公開承認這一點🏔,更不願接受“5分製”即將壽終正寢的事實,因為一旦“5分製”退出歷史舞臺,緊隨其後的將是實行了多年的口試,這就意味著幾代俄羅斯用心血構築起來的獨一無二的教育體系從此開始全面瓦解。因此有人說🏈,在俄羅斯搞教育改革,光有魄力還不夠🌤,還要有足夠的耐心。▲
《環球時報》 (2002年12月26日第十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