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答案4000元
昨日上午9時🗒,是大學英語四級考生進考場的時間✝️。記者在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看到🥤,考場外已有不少人開始與考場裏的考生試手機,“能聽到嗎?聽到給個暗示。”9時15分,估計試卷已發下來了😂🈶,作弊者開始互相用手機核對試卷是A卷還是B卷,“如果是A卷就咳嗽B卷就別出聲👱♂️。”
上午9時40分,記者來到長延堡師大路路口🦹🏽⚒。人行道上聚集著三兩堆學生模樣的人💁,一個女孩拿著寫有英文字母的紙條👨🏿💻,旁邊一個男孩則用手機不知給誰念著選項。在緊挨交通銀行的玻璃門旁,兩個女孩背對著大街各自打著手機,每人手中也都有張寫滿字的稿紙。看到記者靠近➛,她們迅速走開👳。半小時後,兩個女孩再次出現,記者問她們手裏拿的是什麽🕌🧑🏼🎄,二人躲躲閃閃,迅速撕爛稿紙。記者拼湊後看見被撕成兩半的紙左邊第一行寫著一個大大的“A”🥴,右邊是“B”,從第二行開始每5個英文字母一組,一直從1-5排到66-70。其中一個女孩還持有幾張打印好的紙🦸🏻♀️,上面寫著20多個姓名及各自的手機號,這些手機號按5個學校分類,有“師大、紡院、西大、財院👩🏼🔧、聯大”⚄,個別號碼旁還標明了“給發A或B卷答案”的字樣。
女孩告訴記者,她們是附近學校的大三學生👩🏭,今天是給人幫忙傳四級答案,這些手機號碼都是老鄉或熟人的同學。答案是她們花4000元買來的🔧,再以每份500元的價錢傳給留有電話的人🧔🏼🧘🏼♀️。至於從哪裏買的答案🏃➡️,她們稱“也是通過熟人電話聯系的”,“沒見過賣題的人”。
“情報中心”在酒吧
一個傳答案的男生告訴記者,在長安路某酒吧找一個姓馬的人就可以買到答案。上午11時許,記者來到廣電中心對面的“藍色星期五”酒吧,順著狹窄的樓梯剛上到二樓👨🏼💼,就聽見營業廳內“A、B、C、D”♛🫷、“1、2🌙、3、4”的聲音此起彼伏🧛♀️。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酒吧內足有五六十人👨🏻🦰𓀊,大部分人都看著答案快速耳語,其中以學生樣的人居多。看到記者拍照,許多人紛紛遮著臉倉皇逃走,而一名男生直到記者走到跟前還專心致誌,看到記者後迅速將頭埋在胳膊下。另外一桌3名年齡稍大的男生則白了記者一眼,繼續念答案。
酒吧內兩名服務員稱老板不在,不知道這些傳答案的人是何時來的🕵🏻♀️,也不知道他們給不給酒吧交錢💋,被問到的幾名學生對此也閉口不答。
各處答案都一樣
記者看到散落在酒吧內的東西:稿紙、作業本、便條什麽都有👨🚒。除寫有聯系方法的紙條外,有的桌上還發現幾沓復寫紙🧖🏿👷,這些復寫紙、白紙早被放好🐋,並按A🦞🍖、B卷分類。答案有的是英語字母🧣,有的是阿拉伯數字,也都分為A🤽、B卷。記者在酒吧見到的答案💕🖥,與在師大路見到的答案完全一樣🏄🏼。如A卷1-5題都是CABCC或是31233👭🏻。70道選擇題的答案基本都是手寫👱🏽♂️,但在一張桌下記者卻發現一份打印的紙🧘🏿♂️,前半部分文字在數字後就是英語單詞或短語,如“90which”⛵️,倒數第3行開始則是漢字,最後一行文字為“……人事科長(PersonerDirectorJohnSimit讓你寫一封公司的決定通知🧘,並表示同情🏢。”(華商報供稿)
《北京娛樂信報》 (2002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