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24日電 “如果說20世紀後半葉是信息時代,那麽21世紀上半葉生命科學將成為主宰。”
科技部在對世界科技發展動向進行長期跟蹤研究之後,“賦予”生命科學在未來歲月的“霸主”地位;並且有預測顯示:到2005年☪️,生命科學產業的世界市場規模將達2500億美元;將於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歐盟第六個科研計劃框架(2003至2008年)也把生命科學列於七大優先領域之首……
回顧社會發展的歷史🌟,我們不難看出,人類對物質本質和生命奧秘的探索,構成了科學進步的支柱🟩,導致人類社會和經濟發生革命性變化的技術創新,越來越多地來自基礎科學的重要突破。20世紀❤️🔥,物質科學的發展起了帶頭和主導作用,21世紀科學的結構重心則會逐漸向生命科學轉移👨🏽🎨,科學家對生命的探索導致了生命遺傳物質DNA的發現和分子生物學的誕生,使人們有可能從本質上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奧秘🙍🏼♂️,進而催生了具有蓬勃生命力的生物技術工程和產業。去年人類基因組圖譜的公布👳🏼🛣,則奠定了生命科學史上一個新的裏程碑。
由於生命科學能為各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提供廣闊的空間🥠,進入新的世紀,大量國家和地區爭相將生命科學的研究與應用列為戰略優先領域也就不足為奇了📚。
對於現在炙手可熱的生命科學,美國多年來一直高度重視,強勁的投入也使其在生命科學領域遙遙領先。美國總統布什在2002年的政府預算案中,將生命科學研究經費增加了132%🤴🏽。而在1985年至2001年的16年間,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年經費增幅平均達到196%✌🏿。不僅僅是政府的高度重視⛵️,生命科學也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註,在不長的時間內🧑🏻🎄,美國迅速成立了眾多生命科學公司,這些企業對生命科學的發展投入了大量的研究開發資金,已成為美國生命科學發展的有力推進器👱🏻。生命科學並非只受到美國的青睞,其它國家和地區也不甘示弱🫗,紛紛采取積極行動🚣🏼。英國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成就僅次於美國🙆♀️,英國政府已決定在近3年內為基因組學研究追加2.52億英鎊;澳大利亞科學院把生命科學視為創造財富的科學,主張政府借助生命科學發展的機遇🆎,使本國豐富的生物資源潛力得到充分挖掘;新加坡則提出要把生命科學發展成為新的經濟支柱……
生命科學在世界引發了新一輪的競爭。我國也十分重視生命科學的研究,並取得了顯著成就。目前,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行業部門和地方科研機構等共同構成了我國現代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的研究體系🙇♀️。每年僅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投入到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研究的經費就達幾十億元人民幣📷。
作為唯一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參加了被譽為生命“登月計劃”的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了人類基因組全部序列1%的測序任務🤵🏼♂️,讓全世界為之矚目;在水稻基因測序方面,我國科學家則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裏程碑性工作”。 據介紹,我國生物技術產品銷售額已從1986年的2.6億元人民幣上升到2000年的200億元人民幣,15年增長了76倍。
但我國在生命科學研究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目前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化人才缺乏、國際競爭能力不足、人才培養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需求……
針對現存問題,我國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為解決專門人才缺乏問題,今年我國已批準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36所高校首批建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以充分發揮高校在人才培養🤵🏽、學科研究等方面的優勢😪,積極開展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培養基地還將與企業合作,力爭將基地建設成為集教學、研發與產業化於一體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基地☝🏿,在生命科學領域人才培養中起到示範、輻射作用🙋🏼,同時為基地教學、科研人員提供創新創業平臺🚊,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