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8日電 1999年以來🐐,中國高考在考試內容🤹🏽♂️、考試科目、考試次數和錄取手段等方面不斷地在進行著改革和創新🎚。至今👷🏿♀️,“3+X”科目設置方案全面實施。明年高考的內容、形式、錄取等各方面走勢如何?據楚天金報報道,日前,在武漢舉辦的首屆招生考試東湖論壇上,國家考試專家對此進行了預測和展望。
“X”的走向
“3+X”模式社會反響好🧔🏻♂️,因此這個模式會穩定一段時間🧑🏽🌾。至於“X”該如何考🧆,各省都在摸索之中,但要註意的是無論實行“大綜合”還是“小綜合”🚦👩🏻💼,都要體現“X”的靈活性和選擇性👳🏽♀️。
命題不會超綱
考生和教師不要擔憂高考會超綱的問題😵💫,因為命題要求是要“遵循大綱”🧏🏻。但是有一點除外,就是有的知識點在課本中雖沒出現過🛎,但是屬於“一捅就破”的,這樣的知識點也可能出現🪗。專家統計,在這幾年高考中🏋🏿,超綱題目非常少🙅🏻♀️👐🏻。
不強調考教材
高考考的就是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都是通過對教材中知識的學習積累的。專家以語文為例指出了考教材的弊病:如果高考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相關內容,一些老師水平高🧤📸,給學生講解透徹、詳盡🧚🏻♀️,學生只要將老師的講義背下來就能考高分,這是考老師,而非考學生,不能真正反映出學生的水平。
註重理論聯系實際
專家指出👨🏽🍼,近年來高考的指揮棒逐漸轉向考能力🛎,但是如何考能力是一個爭論焦點✂️。在各門學科,尤其是綜合科目考試中,國內外發生的大事、身邊事,理論聯系實際的題目出現得很多了。明年,聯系生活實際仍是高考考查的一個重要方面。
試題難度不會走兩極
專家認為,高校招生必須有區分度🤹🏻🏌️♂️,如果區分度小了,分數過於集中,就不利於高校選拔。高考試題的區分度使得重點院校、普通院校🤵🏻、專科高職院校的錄取分線數分出層次來👨🦳。為了做到這一點,試題必須有一定的難度。
高考專家認為🛅,0.55的難度系數是比較理想的🧑🏭,這個難度系數有利於高考選拔人才、有利於中學教學、也有利於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這個難度系數將在長時間內堅持💫。據介紹,2002年的高考試題難度系數分別為♐️:語文0.66;文科數學0.56👨🏼🎨;英語0.51🖥;歷史0.56;生物0.53;化學0.57🦂;地理0.56🆖;文綜整體0.57;理綜整體0.59🧖🏿。
但專家同時指出💀,難度不能太大🤾🏿♀️,如果難度大了,對學生會產生壓力👩🦼,不利於教學⛎。
近年實行全國統一錄取線不可能
近年來一些考生及家長不斷在問👮🏻,高考能否實行全國統一錄取分數線?針對這一問題,高考專家指出,目前不可能做到🦹🏽♂️。
專家稱,現在全國閱卷工作是分省(市、區)組織進行,由於存在地域差別,使得閱卷時的標準難以做到統一。要求全國統一劃定分數線,目前顯然是難以操作的。
再則,由於中國幅員遼闊,教育狀況存在差異,這就產生了考試公平與地域公平之間的矛盾💠。如果實行全國統一錄取分數線🧑🦽➡️,那就很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景❗️☸️:考上大學的都是那幾個高考大省的考生🤦🏻♀️,而一些偏遠的省區卻沒有考生上榜。專家稱,只要地域差異存在,在高考時就難以劃定統一的分數線,而高考能做的就是在改革中逐漸使其合理🟤、公平和科學化🧞♀️。
擴大高校自主權是一個漸進過程
2002年,全國有527萬學生參加高考🤛,計劃錄取275萬人,實際錄取近三百萬人,錄取率近60%。在錄取的學生中,本🦹🏻♀️𓀚、專科各占一半。
如今❤️,很多人提到高考改革的方向往往認為就是擴大高校自主權。但是自主權擴大有可能影響到公平👨🏻🚀🔯,目前在這兩者之間還很難找到一個均衡點,所以,擴大高校自主權是一個長遠🙂↕️、漸進的過程𓀁。
藝術類考試將提前
由於明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提前一個月,相應地,全國各大專院校藝術類考試、錄取也將有所提前,但不會提至春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