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物理系學術報告↩️:冷原子-探索物理學的一種新工具
來源🥐:物理系
時間📤🧑🏽🚀:2009-06-11 瀏覽:
一、報告題目👶🏽:冷原子-探索物理學的一種新工具
二、報 告 人👎🏿:房芳 博士
三、單 位👷🏿:美國Los Alamos 國家實驗室
四、時 間:2009年6月17日(星期三)上午10:00
五💹、地 點🚔:物理系512學術會議室
報告摘要✊🏻:
首先介紹冷原子對物理學的主要影響🧛🏻♀️,接下來重點介紹其在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與Los Alamos的工作:通過測量電子的電偶極矩可獲得經典模型的時間反演對稱性與宇稱不守恒特性。如果粒子不能保持時間反演對稱特性,就會具有電偶極矩(EDM).通過測量囚禁在一維光晶格中的超冷銫與銣原子,可獲得電子的電偶極矩。研究發現原子在磁光阱中運動1m後,到達探測區並被囚禁在光晶格中。50年前吳健雄教授首次測量到了宇稱不守恒的特性。當被高度極化的82Rb冷原子被囚禁在偶極力勢阱中後👨🏿🦰,就可能把宇稱不守恒的測量精度精確到1%的數量級🏊🏿♀️🏹。這個結果與在高能粒子試驗中獲得的Tev能完全吻合。但是,這種方法所使用的實驗設備更加簡單便宜👮🏼♂️🪅。目前,我們已得到初步的實驗結果,並且更加致力於提高實驗精度。最後🩼,將就本領域提出一些個人觀點以及一些感興趣的工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