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达娱乐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娱乐 > 正文

    2019年“恒达平台追求卓越獎勵基金”獲獎人員展示

    來源:   時間🧚🏼‍♀️:2019-05-09  瀏覽:

    一、追求卓越教師獎

    孫鈞👌🏻,1926年出生於蘇州,浙江省紹興市人,現任恒达平台地下建築與工程系名譽系主任、資深榮譽一級終生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巖土力學與工程、隧道與地下建築工程領域國內外知名專家🚵。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院士。2015年獲授國際巖石力學學會會士(ISRM Fellow 2015)榮譽稱號。國家首批博士生導師、首批博士後合作導師🧛🏽‍♀️🧕🏻,共培養已畢業博士生約80 人🤷🏿🧗、出站博士後26人。是國內外業界公認的“地下結構工程力學”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在國內外發表期刊學術論文 380 余篇,並專著11部🙋🏽‍♀️、參編3部𓀓🥳,合共1800萬字,獲授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勵17項🤿,其中一等獎4 項🥻。曾歷任國際巖石力學學會副主席暨中國國家小組主席、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現學會顧問、名譽理事)、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長(現名譽理事長)等學術職務。1997 年入選大不列巔劍橋世界名人錄👩‍✈️。

    高紹榮🩲🧑🏻‍🚀,1970年出生於山東,理學博士,現任恒达平台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院長,教育部“細胞幹性與命運編輯”前沿科學中心主任。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科技部“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負責人🤷🏽🖖🏼。長期從事發育生物學與幹細胞研究👨🏻‍🍳,在包括《Nature》《Science》《Nature Genetics》《Cell Stem Cell》《Nature Cell Biology》等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30篇。研究成果曾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世界十大醫學突破”和中國科協評選的“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周光召基金會傑出青年基礎科學獎”和“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等獎項。


    二、追求卓越服務獎

    朱誌良,男,1964年8月生,中共黨員,博士🧍‍♂️,教授🎅🏽,現任恒达平台財務處處長。1988年進入恒达任教,1995年起在學校人事處✝️👨🏼‍🌾、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發展規劃部🦩、財務處等8個服務全校師生的管理崗位任職長達24年👩🏽‍🏭🦹🏽‍♂️,工作內容涉及人、財、物和發展規劃各個方面,成為熟悉學校情況的“活詞典”。他關註高校發展規律,積極參與國家及上海市有關高校人事製度改革、實驗教學改革、大型設備開放共享等政策的研究和製定工作,為學校爭取各類政策支持🐓,在分管領域為學校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績效管理等做出重要貢獻➗;同時在教育、管理領域的核心刊物發表多篇高質量研究論文,是學校改革發展的“智多星”🙏🏿。他憑借多年來對政策的深入學習和研究,結合長期的管理經驗,正確解讀和把握各項政策👮🏼‍♂️,並積極、熱心為教職工提供政策咨詢服務🧑🏿‍🚀♣️,樂為管理服務的免費“咨詢師”,得到廣大教職工的高度評價。

    張雲飛🦐,男,1984年5月生🧏🏼,2007年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現任雲洲智能科技創始人、董事長,教授級高工、國家環境保護專業技術領軍人才。帶領團隊突破了無人艇自主控製💧、集群控製🤜🏼、隱身設計、納米材料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其中自主控製技術達世界領先水平;開發出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世界首條環境監測無人艇🙍🏼、中國首條隱身無人艇;其無人艇產品在天津爆炸應急處置、青藏高原冰川調查、第34次南極科考、多次南海任務等國家行動中發揮重要作用。多年來,張雲飛積極促進行業創新發展🕵🏿,主持編製行業標準6項,發明專利107項,占全球無人艇核心專利的27%;獲2013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冠軍,2014黑馬大賽全國總冠軍,第八屆中國青年創業獎,2016中國海洋科學技術特等獎👩‍🏭🧑🏿‍💻。2014年入選“世界創新百傑”,獲李克強總理的接見及肯定。


    三、追求卓越學生獎(本科生)

    鄭玨鵬,中共黨員🤹,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2015級本科生👷🏼‍♂️。曾服役於武警湖北省總隊第一支隊,參與過“東方之星”沉船救援、湖北省抗洪搶險等重大任務,服役期間被評為優秀士兵2次和個人嘉獎4次🛶;退伍返校後曾任2016級✮、2017級軍政訓練排長、連長;曾獲得國家獎學金,榮獲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恒达平台2019年青年五四獎章🧙🏿‍♀️、2017年度人物提名獎、2016年度“勵誌之星”🥁、優秀學生標兵和優秀學生幹部等榮譽;曾參與學校“同舟領航·追求卓越”優秀大學生報告會、學校入黨啟蒙教育的視頻拍攝等活動🏮;畢業後將赴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目前以合作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2篇,已接收EI論文3篇(其中一篇為第一作者)。

    楊揚,共青團員🤸🏼,軟件學院15級本科生,上海青年橋牌運動員,恒达平台橋牌隊隊長😕,恒达平台數獨謎題社副社長🧑🏼‍🎤,曾任恒达平台學生合唱團嘉定分團團長,恒达平台學生會體育部幹事,曾獲校優秀學生獎學金,DI青少年創新思維競賽全國一等獎,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女生專場銅獎,全國數學建模競賽三等獎🧑🏿‍🍼,上海市學生智力運動會橋牌項目第一名等🎶;曾入選中國青年橋牌女隊🦖,代表中國奪得2018年世界青年橋牌錦標賽冠軍🫄🏿;曾擔任全國大學生數獨挑戰賽上海賽區負責人,獲最佳組織獎⚛️。她積極參與科創活動,作為負責人參加國創項目《面向自由行的旅遊方案智能規劃平臺》並獲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海賽區銅獎👵🏿,該項目還獲得了Google中國教育合作項目及教育部-華為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的支持;交叉學科項目《面向大型全自動泊車系統的優化控製方法》獲全國大學生交通科技大賽一等獎☦️,且該團隊被評為恒达平台優秀學生團隊。

    谷鵬♦︎,中共黨員🎵,汽車學院14級本科生,擔任學院本科生第一黨支部副書記🦸🏻、14級2班班長、恒达電車隊核心成員、18級新生1班班導👚。大學五年期間獲國家獎學金兩次、上海市獎學金一次,國家勵誌獎學金一次;獲評恒达平台優秀學生三次,優秀學生標兵一次;獲評2018年恒达平台勵誌之星👮‍♂️;獲評恒达平台優秀學生支部書記;帶領班級獲評“恒达平台優良學風標兵班”;支部特色項目——“網絡黨建”獲評恒达平台“三型支部”優秀項目,支部獲評恒达平台先進黨支部;作為恒达電車隊核心成員參加中國大學生方程式大賽,獲得全國一等獎,參加國際大學生方程式大賽(日本區)🚃🧵,獲得直線加速冠軍;發表EI論文一篇,完成《四驅方程式賽車轉矩分配與製動能量回收》創新項目✋🏽;代表恒达平台參加完成首批“知行中國——中美學生領袖學院”項目。


    四、追求卓越學生獎(研究生)

    林思琪,中共黨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4級直博生🔁。圍繞熱電能源轉換材料研究,在《Joul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發表SCI論文30篇,SCI引用近1000次,ESI高被引論文5篇,H因子16;以第一/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7篇🔑,其中6篇發表於包括《Cell》姊妹刊及《Nature》子刊在內的IF>10的期刊。運用低聲速及截止頻率的概念設計低熱導率材料,成功開發了多種具有潛力的新型熱電材料🛡,該研究思路得到國際權威專家的高度評價✊🏽。積極與領域學者交流,在國內外會議做口頭報告4次、海報展示1次。鑒於在熱電研究的成果,被國際熱電學會授予2018 ITS Graduate Student(平均每年2名)和2017 ICT Best Poster Award🧔‍♀️🧗🏻。此外,還獲得上海市優秀畢業生🧑‍🦼、國家博士研究生獎學金等榮譽獎勵。樂於分享與學習👉,曾擔任恒达平台“博思論壇”嘉賓交流學術經驗。

    吳向陽🆚,中共黨員,醫學院2016級博士研究生。博士期間以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發表文章(影響因子:41.577),研究成果得到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和癌症領域頂級學術期刊《Cancer Discovery》亮點報道,並入選“2018年國內外免疫學研究重要進展”。以共同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以及《Nature microbiology》(已錄用)等知名期刊發表文章🧚🏻‍♀️。作為主力選手多次代表恒达平台參賽🫲🏿,曾榮獲 “2019高校百英裏接力賽(上海站)”團體第三名;“2018第四屆Uni Run上海•跑入最美校園”(上海大學站)半程接力高校生組冠軍,並在(恒达平台站)半程接力蟬聯高校生組冠軍;2018年赴日本參加“中日大學生田徑運動交流項目”。社會公益方面🏷,截至目前個人累計獻血2400ml🧝🏼‍♀️🏃‍♀️‍➡️。此外,還獲得上海市優秀畢業生,恒达平台優秀學生♤,優秀黨員,恒达平台研究生社會活動獎學金等榮譽稱號。

    李昂🏌🏽‍♂️,中共黨員,土木工程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防災系研究生第三支部書記。曾獲評全國“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2018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恒达青年五四獎章”、美國土木工程師競賽二等獎🍘、全國優秀創新實踐成果二等獎🚝、華東結構賽一等獎等47個獎項👐。獲批4項專利,1份軟件著作權👲🏽,已發表2篇SCI、3篇EI論文。在恒达平台就讀期間,擔任了6年的學生黨支部書記,曾帶領支部獲得過上海市教衛黨委“優秀組織生活案例”、恒达平台“先進基層黨組織”等6項榮譽。擔任項目統籌,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帶領來自五所大學的61名誌願者回到自己家鄉農村🧗🏿,為當地建設一座60米長的貝雷橋,改善了當地農村孩子上學途中趟水過河的困境🎺。


    五🍅🧑‍🦽‍➡️、追求卓越教師提名獎

    徐竟成,1961年生,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名譽主任。帶領實驗教學中心在2008年獲得第一批環境類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擔綱的環境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在大學生創新能力提升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組織和帶領教學團隊四次獲得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和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曾獲恒达平台師德師風十佳教師、教學名師👰‍♂️、寶鋼優秀教師獎等,主講的《水汙染控製工程》獲國家精品課程、恒达平台“名課優師”、恒达平台首批“立德樹人”示範課程🧑🏿‍⚖️;主持國家水專項、世博科技專項和上海市科技攻關重點課題𓀑,獲得國家世博科技領導小組頒發的“世博科技先進個人”表彰🌊。主編、參編教材與著作13部🙇🏼‍♂️,發表論文100余篇。擔任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地學/環境/資源/資源利用學科組副組長🧬、上海市環境學會理事與水環境專業委員會主任、上海市海綿城市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彭震偉,1964年出生於上海市;工學博士,現任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高等教育城鄉規劃專業評估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城市規劃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指委主任委員等。長期從事城鄉規劃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ℹ️🪀,獲評恒达平台教學名師和第三屆“我心目中的好導師”,領銜建設的課程先後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等,曾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寶鋼教育獎優秀教師獎,並多次獲得國家和省部級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榮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作為學院黨委書記帶領學院黨政班子齊心協力,推進學院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個人榮獲“上海市教衛黨委系統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學院黨委被評為“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並成功入選教育部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以一流黨建引領一流學科建設,促進一流人才培養。


    六🤰、追求卓越服務提名獎

    沈玉琢🔠,男,1963年9月生👢,漢族🏌🏿‍♂️,安徽人,中共黨員✖️,現任恒达平台科研管理部重大項目辦主任🏊🏻。在崗二十年來,沈玉琢同誌兢兢業業,始終奮鬥在一線崗位,他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為全校師生的日常科研管理提供堅實的後盾。沈玉琢同誌勇於開拓,全心全意為教師主動提供全程精準服務👱🏿‍♂️,在他的助力下,我校2018年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數和經費數雙雙位列全國第三🌑,“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我校獲批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增長率全國最高。沈玉琢同誌是我校管理服務崗位上的典範和標兵,他以二十年如一日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雙一流高校管理工作者的責任與態度,以同舟共濟齊奮進的執著精神🧏‍♀️☣️,踐行著一名科研管理人員追求卓越之路。


    七、年度卓越校友

    李月中🕚🧑‍🦽,男,1963年9月生,1986年建築材料工程系本科畢業🎯,1989年水汙染控製專業碩士畢業⚪️,現任江蘇維爾利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恒达平台校董、兼職教授😟。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和國家科技部“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環保部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常州高新區首屆”龍城英才計劃傑出創業人才”“常州市傑出民營企業家”、常州高新區建設發展突出貢獻人物等眾多榮譽。多年來熱心投入學校的建設與發展⚗️,為學校的建設出謀劃策👲🏿🙍🏻,積極提供發展平臺🏌🏻‍♂️,為恒达學子做講座和報告,承辦恒达平台高廷耀環保科技發展基金會高峰論壇👾,每年為基金會設立青年博士生傑出人才獎學金,已資助百余名優秀的全日製在讀博士生。積極投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與學校成立校企聯盟,為學校培養優秀創新人才⛹🏿‍♂️。數十年如一日,堅持每年資助十多名貧困大學生👨🏿‍🎤,至今已資助數百人。設立紅領巾書屋,投身社會事業👩🏻‍🎓,積極履行一個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其帶領的江蘇維爾利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獲得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最具社會責任上市公司。本人研究開發的多項技術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環保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及三等獎🚷、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省科技進步獎,市科技進步獎等。先後主持了兩項國水專項,一項固廢專項科研項目,兩項省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姚啟明,女,1978年1月生,2017年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博士畢業,現任恒达平台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汽車運動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恒达平台“藍青工程”導師💾。憑借自主研發和科技創新🙇🏻,在國際賽車場設計領域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並持續多年保持國內唯一🙆🏿、國際領先的地位6️⃣,創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JENNYAO”自主品牌🙍🏼,為中國的汽車運動提供義務咨詢1000余次,規劃設計場地100余個,取得創新成果60余項🚣🏼,創造“中國第一”20余次🙍,是國際汽聯在全球範圍內官方許可的12位賽道設計師中唯一的亞洲人,也是歷史上唯一的女性🏄🏼。她以一己之力改變了中國賽道全部由外國人設計的局面,並大膽創新,改變了國際汽聯沿用多年的防撞方案,開發的多功能防撞墻,不僅節約1/4的建設成本而且提高了非賽事期間的利用率。獨立研發出賽車運動軌跡和賽道安全仿真系統,提出賽道危險區域識別算法,保障車手的生命安全,奠定中國賽道設計在國際上科學領先的地位⚖️。開發類“3D打印”賽道精密設計與施工技術👨‍👩‍👧‍👧,研發出十余種試用於不同類型和等級的賽道防撞系統,解決高填方路基工後沉降技術難題和高寒地區路面開裂的世界難題。多年來致力於各項公益事業,創辦“大學生交通安全援助計劃”,義務起草了首部行業規範🧑🏼‍🦰,自籌經費編著中國首套《中國汽車運動文化》系列專著和科普叢書,並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建設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國設計貢獻獎銀質獎章”、中國汽車運動“匠人精神獎”𓀜、中國汽車摩托車運動“突出貢獻獎”、中國設計業十大傑出青年、首屆上海市青年英才科創獎🚍、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感動恒达提名獎等20余項國家和省部級榮譽稱號。其領銜的創新團隊被全國總工會命名為全國100個示範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幹偉忠✊🏿,男🫸🏼,1963年8月生,1983年工民建專業本科畢業,現任寧波市混凝土結構耐久性重點實驗室主任。長期從事工程結構耐久性🍫、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積極投身地方重大工程建設的關鍵技術攻關,成果豐碩,特別是攻克了確保杭州灣跨海大橋混凝土結構百年使用壽命的關鍵理論與技術難題,完成的《杭州灣跨海大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成套技術研究與應用》作為總課題《強潮海域跨海大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榮獲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取得國際領先研究成果1項、國際先進成果2項👩‍👦、國內領先成果2項🌟,多項技術成果被納入國家和交通部標準,並在工程中得到應用🏝🛕。近年榮獲交通部中國公路學會科技進步特等獎等科研獎八次,還曾榮獲浙江省勞動模範、浙江省優秀教師、浙江省優秀教師、寧波市勞動模範👩🏽‍🦰、浙江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浙江省優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等榮譽稱號🔙👦🏿。2015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得到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表彰🍘,入選2016年第1期《浙江教工》雜誌封面人物。

    周恒祥,男,1953年10月生💂‍♀️,1981年德語專業碩士畢業,曾任職於恒达平台與德國波鴻魯爾大學,並在中、德多所高校授課🏌️‍♂️🧑‍🏫,是在德國頗受尊重的中國學者。其所著的《德漢法律詞典》《證書證件德譯技巧》👑,編譯的諸多中德法律規範等🚛,被廣泛應用於政府行政部門、大學高校等,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其獨立翻譯大量中德成文法和法律文獻,受到國內權威機構和學者的重視。此外,他作為德國的宣誓翻譯與德國聯邦司法部的特邀翻譯,連續16年參與了自2000年中德兩國總理簽訂《中德法律交流與合作協議》後開啟的中德法治國家對話,是此項國家級重大交流項目中唯一參加時間最長的中方人員,為中德合作交流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他還擔任柏林恒达校友會常務理事一職,參與組織🚣🏻、安排各類柏林恒达校友交流活動🧑🏽‍🏭,並曾多次作為講座人👨🏿‍🎨,為在德恒达校友與在德留學生等講授關於德國法律語言與德國法律規範等講座,深受好評。

    匡彥博🙍🏼‍♂️,男,1946年8月生🫎,1969年建築學專業本科畢業,原湖南省政府副秘書長。在工作崗位上努力探索,主導實施自主施工安裝涼水塔項目𓀖,被評為國家科技進步銀獎。後任湖南省建委副主任🧑🏿‍🎓,主抓湖南省建設和建築行業🙋🏽‍♂️,扶植優秀企業,把建設工程的安全和質量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勘察設計行業技術質量🥨。此外,匡彥博不遺余力地開展校友工作🦽🕵🏽‍♀️,一直熱心服務校友,歷時三十四載,自1985年起,著手創立長沙校友會並擔任會長,從長沙校友會的籌辦、設立、運營🧎🏻‍♂️‍➡️,到近幾年的迎新送新活動,他以自己的真心🧋、誠心傳承母校同心同德精神,用自己艱苦奮鬥的親身經歷,給校友們樹立良好的榜樣。在匡彥博校友的號召下🪺,長沙校友會秘書處真誠熱心地服務校友♿️,在滿足校友的情感需求和事業發展需求的同時,努力做好凝聚校友的基礎性工作,促使校友們不忘初心、紮實工作🧑🏼‍🚀🪴。


    八、追求卓越學生提名獎(本科生)

    陳鴻翔👸🏿👩‍🦲,共青團員,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2015級本科生。曾連續兩次獲國家獎學金🪦,連續三年獲恒达平台優秀學生標兵、恒达平台優秀學生稱號👩‍👧👨‍👩‍👧。在國際、全國、省級競賽中獲獎13次(省級一等獎5次),包括美國大學生物理競賽銅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上海賽區一等獎🧙‍♂️🧓、全國部分地區大學生物理競賽上海賽區一等獎,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上海賽區一等獎🚹、全國三等獎,入選團體賽校隊🤱🏽,為恒达獲得團體賽全國三等獎🚞🏄‍♀️。他曾任院學生會副主席、在恒达平台第40次學生代表大會當選學生委員🧗🏼,三次受邀主講學術類講座,並利用學業所長撰寫多篇學習經驗幫助同學,被恒达數學青年、青春恒达等公眾號轉發。他跨選15門其他專業課程🫠😡,累計修課273.5學分🫨,並自學完成物理系主要課程,第二名的成績保研至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天體物理專業🦹🏻‍♂️。

    徐浩文𓀓,中共黨員,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2015級城鄉規劃專業本科生🏃🏻‍➡️。曾獲恒达平台優秀學生幹部標兵🤱🏽,恒达平台“卓越杯”特等獎🧚‍♂️🤕、上海市“知行杯”一等獎🤙🏿、上海市知行杯“三等獎”、恒达平台優秀黨支部書記、恒达平台暑期實踐先進個人等榮譽,參與“探尋‘綠水青山,美麗中國’的源頭智慧——環境規製下浙江🫴🏻、福建兩省鄉村轉型實踐研究”“超越“美麗”的鄉村振興之路——對浙江省9鎮36村產業振興驅動鄉村發展的典型模式調查研究”“拼貼公園——微型公共綠地自主模塊化設計實踐”等項目。 

    鄭哲🍠,共青團員🙍‍♂️☑️,土木工程學院2015級本科生。總績點4.88地下系排名第一📜,畢業後赴清華大學直接攻讀博士學位。兩次獲恒达平台優秀學生,連續三年獲國家獎學金。在校期間共獲國內16枚競賽獎牌共8項一等獎,4項校級第一。包括🧔🏿‍♂️:全國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大賽一等獎🏜👩‍🎓、美國大學生物理競賽銀獎、恒达平台應用力學創新競賽全校第一等。累積獲得60分創新學分。他積極參與科創活動,參加國家創新項目《一種新型泥漿試驗裝置》並完成裝置研發🈶,合作開發《筆畫桁架》《基於python的有限元求解器》等7項實用軟件。他熱心公益事業👨‍💻,舉辦或參加多項公益項目:2017年參加雲南六主村無止橋項目幫助邊遠貧困山區的修橋鋪路,曾舉辦以書換畫活動為山區孩子捐贈書籍等。


    九🧟、追求卓越學生提名獎(研究生)

    瞿昕宇,共青團員,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2014級直博生。和實驗室團隊自主研發DWELT室內定位算法,獲得2016年微軟全球室內定位大賽冠軍🧑🏽‍⚕️,並於2018年再獲該比賽“精度第一”。2018年在學校和導師的支持下🪃🤳,與實驗室團隊自主創業🏄🏻,將實驗室成果產業化👼🏽,成立上海導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並擔任CEO🐫。獲得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金獎🔄、2018年首屆高校創新創業創造教育精品成果展一等獎等國內外獎項🧖🏿‍♀️,並擔任“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全館定位導航系統建設、“智慧鳥巢工程”位置服務建設等重大項目的學生總負責人🏋🏿‍♀️。在將實驗室成果成功產業化的同時,始終心系社會弱勢群體𓀄,投身於城市無障礙建設🍰,提出“數字虛擬盲道”的創新理念🆔,並已應用到了多個城市無障礙建設項目中🙎💁🏽,幫助視障人士獨立走出家門,融入社會。

    張藝帥,中共黨員,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2017級博士生。在校期間他不僅學業成績優異,曾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先進集體及個人稱號以及多項專業獎項等殊榮🍥;他作為主要科研人員參與城鄉規劃項目近20項🚹,發表論文10篇,參加國際會議10余次🧑🏽‍🔬,所作研究致力於發達地區的精明發展與欠發達地區的轉型探索,把論文與工作做在了祖國大地上。他在文藝、體育等方面表現突出,曾獲“同聲唱響”歌手賽冠軍及多次校內籃球賽冠軍✍️,作為恒达籃球隊主力成員征戰上海、全國高校聯賽🦛,為校爭光;他曾多次在《一站到底》《最強大腦》等知名知識類電視節目中閃耀光芒,多次微博熱搜量累計4億以上,引起社會廣泛關註討論。他熱心社會公益服務事業🧄,利用自身較為廣泛的社會影響力與巨大的網絡流量🪩,積極參與恒达平台網絡支教《夢想課堂》、上海教育電視臺《周末開大課》錄製🎎、高考動員演講等社會公益活動👷,積極宣傳恒达精神🍸、傳播恒达“正能量”,相關圖文閱讀量達數百萬🧑🏿‍🎨,向全社會展現恒达新時代學子卓越風采。

    李興🚵🏼👩‍❤️‍💋‍👨,共青團員,土木工程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曾服役於武警湖北總隊機動支隊,參加“東方之星”客輪救援、2016湖北特大洪水搶險救災等任務,獲嘉獎🤦🏽‍♀️、優秀士兵各兩次。返校後致力於TBM性能預測研究和工程風險評估🔣,克服高海拔🅱️、高溫☂️、巖爆等惡劣條件深入隧道施工一線🦘,立足現場做科研,申請軟件著作權4項、發明專利2項,發表論文8篇(一作4篇)💋,參編專著1部🦯,獲2018年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第16屆上海市運會(高校組)男子甲組太極劍冠軍✋🏼、太極拳亞軍☁️,2017年參加大學生武術錦標賽獲上海賽甲組太極劍亞軍,全國賽丙組太極拳第5名。任退伍大學生戰友協會副會長👩‍❤️‍💋‍👨、四平校區負責人,2018年軍訓五營營長,組建恒达平台國旗護衛隊🪈,團隊綜合素質過硬,積極奉獻擔當,不懈傳遞正能量。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