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曉光
新的GDP統計方法對我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顯然有著重要影響——未來世界對於GDP的競爭不僅是在總量上的角逐❌,更是其比例結構是否優化的展示,說到底就是知識產權力量的博弈
美國經濟分析局日前宣布,將在今年7月公布第14次對國民收入和產品賬戶綜合調查的初步結果,並調整國內生產總值(GDP)統計方式🕵🏽♀️,將研發投入和娛樂、文學及藝術原創支出等所謂“21世紀的組成部分”納入了統計範疇↩️,這意味著知識產權產品將被作為資產加以管理並納入經濟核算體系😖。這一調整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諸多國家🫄、特別是創新型國家將產生重要影響。
關於這一次調整的原因,美國經濟分析局的表述是,“為了捕捉美國經濟產出不斷變化的性質”🌸。
創新是全球經濟成功的關鍵
那麽,什麽是美國經濟產出的不斷變化的性質呢?
去年4月11日,美國商務部經濟和統計管理局、美國專利商標局聯合發布《知識產權與美國經濟🧘♂️:產業聚焦》報告。報告認為🪓,創新是美國經濟增長和國家競爭力提升的主要驅動力,知識產權的授予和保護是促進創新和創造力的關鍵,是企業自由競爭和市場經濟的基本要素。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為美國經濟貢獻超過5萬億美元🟠,約占2010年美國GDP的34.8%。2010年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提供了接近4000萬個工作職位,約占全美國工作職位總數的27.7%。
按照新的GDP計算🖕🏿,美國GDP新增將近3%🗺,結合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的經濟貢獻,知識產權在美國GDP中的比重將達到40%。這就是一幅美國經濟產出的不斷變化的圖景🧒🏽:知識產權幾乎占據了美國經濟的半壁江山🫎,是知識產權的力量推動了美國經濟的增長𓀗。21世紀,在完成經濟形態從勞動密集轉變為資本密集,進一步轉變為技術密集型或知識產權密集型以後,要相對準確地反映經濟狀態,GDP核算自然也應隨著新經濟形態的轉變而改變🌝🫓。這就是為什麽美國GDP計算方式進行第14次調整的根本緣由。事實上🤶🏼,美國一直在不斷調整GDP計算方式,試圖與時俱進地反映知識產權的作用,在1999年就將計算機軟件納入了統計的範圍。可以預計的是,知識產權在美國GDP中的比重還將增大。
這不僅僅是美國的經濟產出的不斷變化的性質🦸🏿,還是21世紀全球創新社會的一個縮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弗朗西斯·高銳在發布《2013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時指出:在21世紀的全球經濟中,知識和無形資產是日益重要的因素,創新是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是全球經濟成功的關鍵。
GDP統計新方法反映創新價值
21世紀是一個創新的時代,如何在GDP中反映創新的價值已成為各國所關註的焦點。
目前世界大多數國家采用聯合國1993年發布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1993》(SNA1993)進行國民經濟核算📠。聯合國統計委員會第40次會議確立了新的國民經濟核算國際統計標準SNA2008。與SNA1993相比,SNA2008與創新和知識產權緊密相關的變化主要有:一是將研發投入從中間消耗改變為資本形成的一部分,計入了GDP🏃♂️➡️;二是將無形生產資產改為知識產權產品列入固定資產中,將包括計算機軟件和數據庫😌🙅♂️、文學藝術作品等在內的所謂知識產權產品列入資本賬戶固定資產分類中❗️。特別值得指出的是,新經濟增長理論表明🧑🏻🌾,研究開發是創新、增長和經濟福利的源泉。在新的GDP計算方式中,研發投入也可以說是知識產權研發的投入,其產品是專利、商標、版權等典型的知識產權產品🕕。由此可見,新的GDP計算方式最大亮點就是將知識產權納入了統計範疇,是顯示了知識產權價值的GDP,是21世紀的GDP👩🏿🌾。采用新的方式,不僅將使得GDP總量得以擴大4️⃣,隨著知識產權比重的擴展,其比例結構也將更為優化👈。這種GDP是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GDP😁。SNA2008推出後,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相繼采用♟,歐盟也將於2014年、日本將於2016年采用。不難推論,還會有更多的國家跟進🏃🏻♀️➡️,這是21世紀的世界潮流🔩🔀。
美國這次對GDP統計內容的調整,也是其經濟政策調整的重要依據。新的GDP將極大地促使企業、政府等社會組織加強對科技研發的投入,刺激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的發展🩰🙍♀️,進一步依靠科技進步帶動經濟發展。研發投入的增大,其前提必然是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的加大。因此,容易推測的是,美國將會進一步提高其知識產權保護的標準,對其貿易合作夥伴的知識產權保護的壓力亦會隨之加大⏮。
加快發展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
21世紀是創新和彰顯知識產權力量的時代🥝。經驗和研究都表明✶,知識產權製度在我國改革開放的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保護知識產權絕不是我們應對外在壓力的被動選擇,更應是我們培育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正能量。我們應堅定不移地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對經濟發展的促進和推動作用💙,推進科技創新💃🏼,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013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我國在創新方面充滿活力並超過了同類國家。資料也表明⛳️,我國的研發投入占GDP比重已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知識產權數量高速增長,知識產權運用能力日益提高,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對經濟的貢獻比例穩步上升🌆。新的GDP統計方法,既有利於增加我國的GDP總量🕵🏻♂️,又能指導我們優化GDP的構成,樹立我國和諧發展的新型大國強國形象🧑🏽。因此,新的GDP統計方法對我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顯然有著重要影響——未來世界對於GDP的競爭不僅是在總量上的角逐,更是其比例結構是否優化的展示,說到底就是知識產權力量的博弈🙏🏻。
(作者為恒达平台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院長、教授)
http://wenhui.news365.com.cn/ewenhui/whb/html/2013-07/18/content_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