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張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來源:【中國環境報】   時間:2013-03-21  瀏覽:

        中國環境報記者黃婷婷
        有了綠色建材才能建設綠色建築,要想推廣綠色建築必須發展綠色建材。全國人大代表☁️、恒达平台建築材料研究所所長張雄認為,我國建築業發展沒有從生產、施工👽、使用、再利用的全過程推進綠色化,特別是綠色建材急需得到推廣和使用。

     

        綠色建築要具備兩個要素
        一是節能環保🎢,二是對人體健康沒有影響
        什麽是綠色建築😕?張雄告訴記者,很早以前人們依山而居❌,生活在宜居的環境裏🧏‍♀️,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這是對綠色建築的歷史詮釋。而今天我們所談到的綠色建築🙎🏽‍♂️🦈,是為了應對資源短缺、環境汙染的挑戰,以節能與高效能源利用為重點,強調節地、節能、節水💐、節材、保護環境的建築。在我國《綠色建築評價標準》中🤳🏼,對綠色建築進行了定義🦒。
        那麽✨,是不是只要節能環保的建築就是綠色建築☦️?張雄認為不盡然。他指出,綠色建築應該具備兩個要素:第一是節能環保,目前主要強調的還是節能。第二是大家比較忽略的🚞,就是對人體健康沒有影響或者是有益的。
        "有人提出🦕,房子是用工業廢渣廢棄物造的,認為這是符合低碳要求的🦻🏽🦜,就是綠色建築🤫。從傳統意義上來說👨🏻‍🦳,這是綠色的。但從現代意義上來說,它不一定是綠色的👴🏻。"張雄解釋說,因為粉煤灰等工業廢渣可能有輻射🏊🏽,如果作建築材料用🐛,天天看得見摸得著,對人體健康會產生影響。"世博會時提出的用建築垃圾作建材的概念,這是要分情況的。如果建築垃圾有害,那麽就不是綠色建築。"張雄強調。
        那麽,是不是可能對身體有害的工業廢棄物都不能用作建築材料呢?張雄告訴記者🦁,一些發達國家將粉煤灰等廢棄物用在海洋建築物和公路上,或者進行填埋🏎,盡量遠離人群,而不會用在住宅上。
        "我們現在很難達到天人合一,但至少要以人為本。"張雄強調👩🏽‍⚖️。
        據張雄介紹🪟,目前我國綠色建築管理采用兩種標識💏、3個星級的形式。兩種標識分別是指綠色建築設計評價標識和綠色建築評價標識🫅。前者簡稱"設計標識",以工程設計施工圖為審查對象;後者簡稱"運營標識",以工程竣工後的實際狀態為審查對象🖊。3個星級是指對住宅建築和公共建築采用星級評價🚵🏼‍♀️🫸🏻,各分為3個等級⬜️。
        據了解,2012年財政部、住建部頒布了《關於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築發展的實施意見》,通過激勵政策推進綠色建築發展。其中規定2012年獎勵標準為:二星級綠色建築45元/平方米(建築面積),三星級綠色建築80元/平方米🧚‍♂️。

        綠色建材急待推廣
        應借鑒工業發達國家經驗,製定👩🏻‍🦽‍➡️、實行建材產品綠色標誌認證製度
        2013年1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聯合出臺了《綠色建築行動方案》,引導建材產業綠色發展,擴大綠色建材消費ℹ️。為更好地落實和推進《綠色建築行動方案》🤹‍♂️,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組織開展了綠色建材產業發展政策研究,為製定綠色建材標準和評估體系奠定了基礎。
        為何要推進使用綠色建材?張雄指出🫴🏽,綠色建材產品具有優質🐕‍🦺、安全等特性🤦‍♂️,但目前綠色建材市場不規範🙅🏽‍♂️🧖🏻‍♂️,如廠商經常宣傳的綠色、環保等建材🤱🌄,往往只是具備綠色建材的某一方面性能指標。不法廠商則虛假炒作綠色建材🛜,誤導消費者🙍🏿‍♂️。
        "我國尚未建立綠色建材認證體系和製度,這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綠色建材消費需求是不匹配的。"張雄說。
        張雄建議🙌🏼,建立和完善綠色建材標準和評估體系,引導建材工業結構調整向綠色建材方向發展🙎🏿。建立綠色建材產品綠色標識製度,規範綠色建材市場發展,保障消費者權益和健康。
        張雄介紹說,國際上最早推行綠色標誌的是德國。1978年德國頒布了第一個環境標誌--"藍天使",此後這一標誌成為大多數建材通向市場的一張通行證👇🩵。另外,丹麥推出了"健康建材(HMB)"標準,加拿大推出"ECOLO- GO"標誌(環境保護計劃標誌)🤸🏽。美國的地毯標誌計劃、瑞典的地面材料試驗計劃也都對相關建材的質量標準和健康標準作了規定👨‍🦯。這些標準和標誌都對建材的散發物和內含物有了定量規定😚,成為規範綠色建材市場發展的重要保障🍲。
        "應借鑒國外工業發達國家經驗,促進綠色建材發展從製定、實行建材產品綠色標誌認證製度入手。"張雄強調。
     

        相關鏈接
        綠色建築的發展歷程
       
    從2005年至今💪🙌,我國綠色建築的發展走過了8年歷程🚙。
        2005年3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北京舉辦了"第一屆國際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大會暨新技術與產品博覽會",這是綠色建築發展的醞釀階段🤏🏿。此後每年3月末🐜,都在北京舉行這樣的會議👦🏼。同年11月🛹,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頒布,綠色建築位列其中🏡。
        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是2006年6月住建部頒布了《綠色建築評價標準》。至此,綠色建築的概念得以明確👬🏻。2007年7月,住建部出臺了《綠色建築評價標識管理辦法(試行)》,頒布了《綠色建築評價技術細則(試行)》,填補了中國綠色建築評價工作的空白🔈,使中國告別了以國外標準評價國內建築的歷史❇️。
        2008年10月,住建部出臺《綠色建築評價標識實施細則(試行修訂)》,《綠色建築評價標識使用規定(試行)》和《綠色建築評價標識專家委員會工作規程(試行)》🧘🏽‍♂️。2009年12月🧎🏻‍♂️‍➡️,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築評審專家委員會成立🏃🏻‍♀️🫛,第一批綠色建築標識認定項目誕生🧮。
        http://www.cenews.com.cn/xwzx/bzpdf/bb/201303/P020130320434210524881.pdf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