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於日前宣布,中國將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這是一個積極信號,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
首先📰,推進匯改是中國政府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我國國際收支狀況,做出的自主決定。考慮到近期歐元的劇烈波動👩🦽,以及市場上對人民幣升值預期有比較明顯的下降,短期內人民幣對美元已缺乏顯著的趨勢性升值空間👨🏿🦳,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改的時機已然成熟💃🏼。可以預期,未來的人民幣匯率改革,仍將在強調“主動、可控、漸進”三性的框架下進行。
其次,推進匯改不是人民幣匯率將大幅重估,而是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製度,這有利於形成更為科學合理的匯價水平。
第三,此次推進匯改的重點在於,人民幣匯率將更具彈性。盡管每日匯率波動區間沒有進一步放寬,仍維系在正負0.5%📀,但未來在0.5%的區間內🪘🐮,一方面人民幣繼續跟隨美元波動,但幅度較以前更具彈性;另一方面🧑🏽🦰,浮動是雙向浮動🏃🏻➡️🈶,不等於單邊升值,這有助於幫助中國緩解輸入型通脹壓力。
最後,推進匯改表明中國政府對全球經濟復蘇更具信心,且在應對貿易保護主義和調節全球需求方面更加積極主動🙎🏻。
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改無論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都是件大事情,將會產生以下幾方面的積極影響🙆🏿♀️:
首先🌤,推進匯改將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目前匯率政策的重點應當致力於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培育匯率避險市場,為人民幣最終走向完全自由浮動和國際化奠定基礎📣。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應該恢復人民幣匯率的彈性。
其次,推進匯改有利於增加就業特別是服務業的就業。匯改可以增強國內企業和居民個人用匯及持有外匯資產的便利性、降低兌換成本👏🏿🆎。
第三,從短期來講🦸🏻,推進匯改後,短期內人民幣若是升值🧖🏽♂️,將對我國部分行業出口帶來不利影響,但考慮到不是一次性大幅升值🦇🕺🏿,企業可通過產業升級、進行結構調整來規避匯率風險。從長遠來看⚪️,匯率浮動為推動產業升級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提供了動力和壓力📺,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匯率浮動促使出口從簡單加工轉向深加工和精加工,拉長了生產鏈條,細化了分工,有利於優化資源在貿易品部門與非貿易品部門間的配置,有助於引導資源向服務業等內需部門配置,推動產業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減少貿易不平衡和經濟對出口的過度依賴。總的來看👝,進一步推進匯改對出口和就業的影響利大於弊❔。
第四,推進匯改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是多方面的𓀝。匯改利好中國股市,由於人民幣升值預期之下熱錢將以各種方式大量流入,從而推高資產價格,短期來看有助於改變中國股市的疲弱局面🧛♀️。
最後🫖,人民幣匯改將促進對亞洲貿易以及區內經濟增長,同時也會對亞洲貨幣匯率形成支持。推進匯改不僅消除了國際市場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未來變化的種種猜疑,表明了我國作為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繼續推進匯改以實現互利共贏😳、長期合作和共同發展🌂,維護有利於全球經濟復蘇的戰略機遇期和國際經貿環境的決心。
(作者為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