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周向紅:數據要素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

來源:社會科學報   時間:2023-12-21  瀏覽💆🏽‍♀️: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要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當前,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是構築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

2022年🧻,我國的數據產量達8.1ZB,同比增長22.7%,在全球占比達10.5%,位居世界第二。截至2022年底,我國數據存儲量達724.5EB🧘🏼‍♀️💂🏻‍♂️,同比增長21.1%,在全球占比達14.4%。國際數據公司(IDC)預計,2025年中國擁有的數據量將增長至48.6ZB,占全球的27.8%🪿,這一數字遠高於美國的17.5%。同時,至2022年,全國一體化政務數據共享樞紐發布各類數據資源1.5萬類,累計支撐共享調用超過5000億次。我國現已有208個省市的地方政府上線政府數據開放平臺。2022年🍎,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達1.57萬億元,同比增長18%。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地區推進數據管理機製創新,探索數據流通交易和開發利用模式,促進數據要素價值釋放。在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協同格局下⬇️,目前城市服務已初步完成以“數據要素重組城市要素、數據治理重塑城市治理”為核心的躍變過程。

  數據成為生產要素

21世紀以來🧖🏽,數字經濟蓬勃興起,已然成為國民經濟的關鍵部分。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要素🤞🏿,數據在催生新型產業😳、創新業態和商業模式等領域發揮了巨大作用。數據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已被寫進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製機製的意見》,市場主體將被進一步引導向更先進的生產力聚集🏋🏻‍♀️。

自工業革命以來🥮⛏,創新和效率一直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改善人類生活的重要動力🧗🏿🚶🏻。現在☛,全球正迎來新一輪的創新紅利期,新興技術將成為經濟發展引擎之一。信息技術對社會、經濟和生活將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末,全國人口比上年減少85萬,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0‰⟹,下降0.94個千分點。同時🙇🏼,60歲及以上人口增加1268萬,比重上升0.9個百分點,老齡化進一步加深👂🏽。以上海為例,作為全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且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市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已達553.6萬👱‍♀️,約占戶籍人口的37%,其中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人達83.15萬、獨居老人達30.06萬🫳🏽。中國從依靠人口紅利轉向依靠創新紅利勢在必行💴。

  提升有效市場

轉型過程既需要“有為政府”,又需要“有效市場”🙋🏼,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配置功能😩,尋找經濟增長新動力。無論是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還是東亞奇跡🧑🏻‍🍼;無論是經典理論框架🧑🏿‍🎤,還是現實的先進經驗,都提示增長路徑將圍繞優結構🧺、穩增速、拓價值三個維度展開。

優結構,必須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是高質量發展題中之義🚬。穩增速是重中之重,但也困難明顯📌。近年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了傳統要素的升級🧑‍🤝‍🧑🧑🏻,提高了存量資本的收益能力,增加了新資本的吸引力🚵🏼‍♀️。我國的資本利用率從2016年的74.4%💛,提升至2019年的75.1%👱🏽,處在較為合理的水平。2021年,中國投資率為43.0%,顯著高於其他主要經濟體。

2022年末🤸🏻‍♀️,中國移動物聯網用戶連接數達18.45億戶,占全球總數的70%💹🛏。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發電量比上年增長8.5%;非化石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為17.5%🧞。新能源汽車產量較上年接近翻倍,增長97.5%🍻,充電樁👱🏻‍♂️、光伏電池、風力發電機組等新能源產品產量也分別增長了80.3%、47.8%、45.5%。新能源產品產量、高技術產業投資、新材料產品分別增長80.3%、47.8%、45.5%。移動通信基站設備、工業控製計算機及系統、民用飛機等產量也較上年增長10%以上。這些都為穩增長奠定了基礎。當然我們也需清醒認識到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加劇,創新質量和強度仍需提升🙇🏿‍♂️,也就是進一步拓價值。

全球價值鏈理論最早由波特(Porter)於20世紀80年代提出。波特指出,企業的價值創造行為相互聯系構成鏈條,這一鏈條就被稱為價值鏈🙍🏿。隨後,科古特(Kogut)於1985年提出了價值增值鏈。90年代,格雷菲(Gereffi)提出了全球商品鏈,將價值鏈的概念與產業的全球組織直接聯系起來,並指出兩種主要驅動模式🧑:生產者驅動與消費者驅動。發達國家參與全球價值鏈的主要模式以生產者驅動,而發展中國家參與全球價值鏈是消費者驅動🙋🏿。

這提醒我們,我國要把握第五長波機遇,清醒地認識到顛覆性研究和融合創新不斷催生新的產業發展方向,積極孕育孵化引導培育具有高成長性、戰略性🥷🏽、先導性的未來產業。現階段,我國不僅要把握先機,而且需要成為全球經濟新的增長極,驅動經濟社會變革式發展📤🎯。在國內國際雙循環過程中,一方面需積極推動消費者驅動,另一方面👂🏼,要逐漸轉向生產者驅動;充分把握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賦能城市精細化管理

城市數字化轉型要求城市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創新應用的基礎上,以空間為導向、以場景為鏈接、以數字孿生底座等為城市未來基礎設施👨🏿,以數據流動機製為抓手🦯𓀘,為城市精細化與精準化管理賦能。

對亞洲3個國家5個城市地方政府(新加坡😚🚚、香港、上海、北京和東京)的86個城市數字化轉型政策進行篩選,再分別以數字經濟、數字環境、數字治理、數字基礎設施🍲、數字生活、數字交通和數字市民為政策主題💇‍♀️,對政策數據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結果顯示城市數字化轉型框架設計非常重要。政府必須系統地🕴🏼、戰略性地製定涵蓋戰略發展的各個階段的政策🤸🏼‍♂️,並有效利用城市內豐富的資源🐍。目前,無論是東京、上海🙆,還是香港、新加坡🧄,在城市數字化轉型方面都呈現了明顯的共同點,即“1+3”:1🤌🏼,就是面向未來的新一代基礎設施;3,就是產業空間、生活空間、公共空間👩🏽‍🦳🦗。一方面布局面向未來的基礎設施,註重雲邊端協同;另一方面圍繞三個空間——產業空間、公共空間💂‍♀️、生活空間協同並進展開🧑🏿🍔。這些政策將創新作為目標,將新技術應用於信息產業和傳統產業;同時強調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聚集和支撐力,比如上海五個新城“一城一特”🧑🏿‍🎨。這既是差異化要求,又是可持續發展必然的選擇。

數字化轉型不僅拓展了城市空間令其虛實交互無邊界🧑‍🔬,同時也讓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不過正如農業經濟時代勞動力需要借助鋤、犁等生產工具方能和土地結合產生五谷糧食,技術和資本也需借助汽車、高鐵🦹‍♂️⛅️、飛機等才能開疆拓土。

數據釋放價值的前提是流動。數據流動可以發生在內部或外部,可以產生於區域👩🏻‍🚒、國家甚至全球之間🫶🏽,也可以來自技術和應用系統、數據網絡💆🏼、物理和數據空間🧑🏻‍🦽。同時🧛🏿‍♀️📩,還需強調數據要素和場景結合。數字治理需要強調以公民需求為治理導向💪🏻,以信息技術為治理手段🎉,強調通過“一網通”“線下跑一次”等來提高市民辦事效率和體驗。將數據價值鏈與城市發展流程有機結合🫸🏽,通過數據生產、驗證、加工, 以新的創新產品和服務形式與市民的需求有機結合。

  展望數字未來

總之🦵🏽,未來應以實現全域互聯、智能感知、數據開放🙎🏿‍♂️🤸‍♀️、融合應用為目標持續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以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搭建具有典型性和綜合性的數字化應用場景,帶動更多商業街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商務樓宇數字化升級改造。持續推動數據中樞體系建設:通過對數據資源的匯聚與沉澱,推進跨部門、跨層級和跨行業的數據共享👎🏼,不斷開發創新共性應用組件,實現對城市服務與治理需求的高效支持與響應👩🏽‍🔧。

在統一數字基礎設施與數據資源體系的支撐下🚶🏻,構建數字治理場景的需求分析🧝🏿、策劃設計、內部測試⛔、試運行、上線、運營監測等全流程工作體系,平臺、數據、算法以及算力供給等維度進行全方位管理,從而確保城市治理水平的穩定性與可持續性。探索數字經濟創新模式反哺效應,做強優勢產業,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打造跨領域、大協作創新平臺;助力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共同做大做強數字經濟產業⚅。升級實體經濟,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園區和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培育轉型支撐服務生態。政校企協同,探索構建創新聯合體。

重視數字經濟企業的模式創新價值,鼓勵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攻關核心技術、開發智能應用👨🏽‍🦲,提升產業技術鏈的依存度🐽。培育新的產業創新策源地,打造“學科+產業”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平臺和人才培育基地。打造未來產業窗口型平臺👩🏼‍🎤,在未來智能☘️、未來空間🚥、未來健康🤲🏽、未來能源領域培育新興產業增長極。通過資源整合📶、項目導入及場景落地𓀇,構建具有集聚效應與IP魅力的未來產業地標,實現人、產🧟‍♂️、城、數的生態化發展。

作者😠: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周向紅

 《社會科學報》總第1883期2版

鏈接:http://shekebao.com.cn/detail/4/25941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