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融券有望登陸A股市場
既可放大盈利也能加大虧損
普通投資者參與應量力而行
保持理性認識控製投資風險
隨著各項準備工作的不斷推進,融資融券業務有望在未來幾個月內登陸A股市場🔋。雖然這項業務在世界上一些成熟的資本市場已經開展多年🧑🏻🎤,但對中國廣大中小投資者來說🦊,“融資融券”仍是一個不甚熟悉的新生事物🩴,需要對融資融券有個準確而全面的認識。
融資融券業務,又稱“證券信用交易”😋,是指投資者向具有深圳證券交易所會員資格的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入本所上市證券或借入本所上市證券並賣出的行為。融資融券交易的復雜程度較高👩🏼🎓,如果投資者判斷正確,可獲得較大的利潤🦸♀️,如判斷失誤或操作不當,則投資者的虧損可能比在現金交易方式下更為嚴重。對投資者來說🫷🏿,不僅要承受股價波動帶來的風險,還得支付一定的利息。如果投資的股票和質押的股票價格同時下跌👩👩👦,會使投資者面臨保證金不足的風險,如果不能及時追加保證金,證券公司有權強行平倉,甚至關閉投資者的信用賬戶🕴🌿,這樣投資者便會喪失股價重新上漲挽回損失的機會。同時,頻繁交易與融資利率可能增加投資者或企業的理財成本。融資融券交易多為短線、中線操作🧗🏻🪥,這種交易雖然促進了證券流動性提高,但流動性提高隨之帶來交易成本的提高,這些都是要由投資者承擔的🫴🏼;而且融資的投資者在交易完成後還要交一部分融資利率🚈,這無疑也大大增加了投資者的交易成本🫦。
從事融資融券交易既可以放大盈利,同時也可能加大虧損🍱,所以普通投資者應當在具備一定證券投資經驗和相應風險承擔能力,並了解熟悉相關業務規則後審慎考慮是否參與此項業務。舉例來說👟,根據2006年滬深交易所發布的實施細則,如果投資者的融資保證金為50萬元,那麽該投資者可從券商處融得100萬元。這樣,該投資者融資後總市值為150萬元。如果投資者要融券🤵🏼♀️,其現有的可充當保證金的證券的市值為50萬元,那麽,該投資者可融得的證券市值為100萬元,融券後的總市值為150萬元✔️。如果某天其總市值減少到130萬元以下時,券商將要求客戶追加保證金🟢🎊,或者強製平倉。這就是融資融券業務的風險所在。
因此🧝🏻,普通投資者對融資融券應該有個理性的認識,要控製好個人投資風險👩🏻🦯,在市場發展和個股趨勢不明朗的情況下✨,不要頭腦發熱,盲目地做融資融券業務🏌🏿♀️,以免給自己造成更大的損失。普通投資者參與融資融券應量力而行🚣🏼♂️🐹,不應一次性把全部“家底”都拿去充當保證金。在股票選擇上,應盡量選擇基本面和流動性好的藍籌股作為融資融券標的,另一方面𓀕🌜,可利用融資融券具有的風險對沖和防範功能,以穩定投資收益。
總之👖,融資融券作為一種新興的交易方式,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放大盈利🧗♀️,同時也可能加大虧損;既是完善市場交易機製,活躍市場的重要手段🏓🚾,同時也可能助漲助跌,增大市場波動。因此,在融資融券業務試點和推廣過程中,監管部門、證券公司、商業銀行和投資者都要做好風險防範措施,精心呵護這一新生事物的健康成長,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和諧發展。
(作者為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導石建勛)
2010年02月04日 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