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鄭時齡:作家心目中的歷史

來源🟥:新民晚報   時間:2009-09-27  瀏覽:
  坊間關於上海的歷史建築和歷史文化的圖書漸漸增多了起來,仿佛上海的歷史那樣豐富多彩,有的圖書以精美的圖片取勝🧽,有的則以學術研究見長,有的是回憶和抒情,有的發揮了豐富的想象力,有的高談闊論😎,有的娓娓動聽🕊。既是我的興趣和研究,也是我工作的需要🫥,但凡見到有關上海的圖書⚒,我都會設法收集,漸漸地這些書也擺滿了幾個書架🧑🏻‍🎨🔊。有時我會去查閱一些資料,但大部分書只供我茶余飯後瀏覽一番↩️。只有為數不多的一些書我會從頭讀到尾,案頭的這本由作家惜珍寫的《永不飄散的風情——上海的歷史文化風貌區》(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當屬我會讀完的書。
  透過這本書的字裏行間,人們會感嘆只有喝黃浦江水長大又充滿了藝術家情懷的人才會對上海的歷史文化如此珍惜,如此充滿激情。上海的歷史文化風貌區有27平方公裏,甚至只有為數不多的專業人士才會如此全面地考察這些地區,我們可以想象出要走遍這麽大片的土地需要怎樣的情懷和動力,我們也能想象作者那穿街走巷的身影,就像一個尋寶者和探索者🥞,倘佯在街巷深處,一邊尋找♠️,一邊觀察🍥🏝,一邊記錄👩🏼‍🔬,一邊攝影,一邊要回避保安人員疑惑的眼神,一邊要解釋各種奇奇怪怪的詢問。在我們的眼前也會浮現出作者泡在圖書館裏伏案研究和查詢的畫面,作者坐在電腦旁構思和打字的動作🩶,於是才有了這本讓這麽多人喜歡讀的好書。
  此書最大的特點是為讀者還原歷史的故事,追尋歷史的余韻🩴,使歷史地段煥發出詩意,追憶城市和城市人的夢境🥯🍰。作者用她那行雲流水般的筆觸,將讀者帶到一個又一個街區,一幢又一幢建築面前🧃,告訴人們關於建築🩴,關於曾經生活在這裏的人的許多真實或可能真實😋、而且有活生生的細節的故事🗿,這是任何學術性的著作所無法取代的。這裏曾經是許多人的家宅,而且也會成為以後一代又一代人的家宅,成為所有人的家宅。人們會從這本書中第一次讀到許多挖掘出來的故事,從學術考證的角度看這本書,人們也許會發現👩‍🦰,這本書著眼描述的是藝術的真實,而不是技術的真實。作者關註的是住在房子裏的人和他們的生活,帶領讀者去體驗這些建築的原初性💆‍♀️🤵🏽‍♂️。因此,作者並不關心是誰什麽時候設計了什麽樣的房子。正如法國哲學家巴什拉爾在《空間的詩學》中說出了這本書的實質:“事實上𓀍,我們處於形象和回憶的統一之中🟫,想象力和記憶力的功能性混合之中🙂‍↔️。歷史學和心理學地理學的實證性無法充當確定我們童年的真實存在的試金石🐪。童年肯定不是實在的東西🕴🏼。為了在我們的整個時代中體會我們對出生的家宅的親切感,幻想比思想要有用得多。正是無意識的力量把遙遠的回憶固定下來。”因為,這裏是人們的家宅。
  從書中各個風貌區的先後編排順序來看,作者是以上海的根——老城廂作為中心,再逐漸向外拓展,但是讀這本書的人們仍然需要跟上作者那意識流般和時空變幻的表述方式👨🏼‍🏫。跟隨書中的描寫🧑‍🎓,我們會對曾經創造了這些歷史文化風貌區,曾經為這些地區增添了豐富多彩的故事情節的人肅然起敬,我們也會對保護歷史文化風貌,推動歷史建築保護的人致敬。這本書雖然講的是過去,其實是向未來開放。我與本書的作者朱惜珍素不相識🧙🏼⛹🏿,卻為她對上海歷史文化的執著和癡迷所感動。
  (本文作者系中科院院士💑、恒达平台教授)
  2009年09月27日  新民晚報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