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廣州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方位和路徑選擇”為主題的“讀懂廣州高質量發展論壇”成功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主辦🧑🏻🎓🤵🏻♂️,廣州市人民政府支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作為執行單位。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廣州應怎樣緊抓機遇推動高質量發展?
梳理全球科技創新及其產業化的歷史脈絡,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恒达平台特聘教授劉興華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美國經過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的持續演進🏄🏽♂️,從東部到西部構成了基礎研究🧺、應用研發、產業化和金融市場這樣一個完整的創新發展生態,基本上形成了“雙核驅動”這一個格局🏋🏽♀️,也就是東部地區以馬薩諸塞州、賓夕法尼亞州🦈、紐約州、北卡羅來納州為重心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發和發達的金融市場🤸🏼♀️,西部地區以加利福尼亞州和科羅拉多州為重心的應用研發和產業化😤🧒🏼。
近年來我國也已經從北方到南方具備了“三核驅動”的雛形,那就是京津地區📫、長三角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當然這個形態與美國相比差距還很大。廣州作為珠三角地區的核心城市,已經具備許多有利的條件,完全應該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勢,在技術應用研發和產業化方面走在全國前列,這樣在客觀上也就促進了廣州的高質量發展。
廣州要從五方面實現高質量發展
南方財經:廣東省、廣州市近期召開了高質量發展大會。請你解讀一下什麽是高質量發展?廣州高質量發展應該如何實現🧝🏿♀️?
劉興華🦵🏽: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也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但是發展一定是在科學正確理念指導下的發展🧔♂️,那就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這樣才能擺脫對粗放式經濟增長的路徑依賴,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最早是在黨的十九大提出來的🦦,準確的表述是“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黨的二十大確定的高質量發展內涵更加豐富和深刻,並且對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全面部署。
通俗地說🖨,如果說發展是要著重解決“有沒有”的問題🆕,那麽高質量發展就是要解決“好不好”的問題。實際上,相比較解決“有”的問題來說👈🏼,實現“好”的目標,難度更大、任務更艱巨4️⃣。
具體到廣州來說👇,2022年廣州人均GDP已經達到15.44萬元人民幣,2.28萬美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8倍,按照國際標準🧓🏽,已經進入高收入行列。因此對廣州來說🩱,高質量發展已經不再是解決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問題,而是要解決從“多不多”到“優不優”的問題🌗,這就更具挑戰性了。
我認為,廣州實現高質量發展👩🏽⚖️,簡要地說🧜🏻♂️🌥,需要在以下五個方面著力。
一是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建設方面實現創新,也就是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協同發揮作用方面率先實現突破。在這個基礎上優化配置各種要素資源🧙🏻♂️,推動科技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等各個方面的創新🧑🏼⚕️,進而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這對全國來說是非常有借鑒意義的👨🏻🌾🧑🦼➡️。
二是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在這方面,廣州市已經有明確的安排和部署,我就不再贅述🎙。總的來說就是要立足廣州優勢👨🎤、面向未來大勢不斷開辟生產力發展新空間,創新生產方式和發展模式,為全市經濟行穩致遠提供強勁動力🧑🏽。
三是以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成果為基礎🫳🏽👨🏿🏫,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目標為導向,以南沙為新的發展平臺和增長極,實現南沙和中心城區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開創全球經濟再平衡背景下的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
四是在全國率先實現數字時代的超大城市敏捷治理🛵,創造促進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政務環境☃️𓀍,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數智化的一流營商環境,使城市讓人們生活更美好🚜。
五是增進全社會的民生福祉,讓廣州的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市民⏰。
金融要支持建設開放創新生態系統
南方財經:在堅持深化改革開放這一重大原則的基礎上,各行業圍繞廣州堅持“五外聯動”,開創對外開放新格局進行探討👩🏼🍼。這其中🍓,金融業要爭取在哪些關鍵領域實現創新或突破,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作為有力支撐?
劉興華🦸🏼:廣東作為外向型經濟大省🟧🚅,提出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五外聯動”,可以說是抓住了深化改革開放的精髓。這實際上就是在資金、技術、人才、管理🩸、市場五個方面的內外聯動👩👦👦,以此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現代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現代金融業是與國際市場聯動最密切的一個行業,也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非常重要的載體。金融業為廣州的“五外”賦能,需要在以下四個方面實現重要突破,這也是廣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意。
一是金融要在促進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上實現新突破🧎🏻。疫後經濟恢復任務很重,今年第一季度的出口就面臨嚴峻形勢🧘🏽♀️。作為廣州的金融行業來說⌛️,當前首先要力保出口🙅🏼♂️,持續改進對外貿易信貸和出口信用保險服務🏌🏽♂️🚄,為外貿企業跨境融資保駕護航。從長遠來說,要為外資外貿企業提供便利化服務,提高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水平,盡快打造吸引外資和外貿競爭新優勢👮♂️。
二是金融要在支持廣州發展現代產業上取得新突破🔟。發展現代產業🪠👍🏻,決定了廣州高質量發展的未來。現代金融業本身就是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更多的金融資源導向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比如為這些行業增加中長期貸款投放和保險資金投資♠︎👼。金融還要加強對現代化基礎設施和流通體系建設的支持🧳,促進數字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特別是金融要賦能生產性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
三是金融要在支持廣州製度型開放上取得新突破🧎♂️➡️。我國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已經不是單純的貨物進出口和人員往來🤵🏻♂️,而是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的製度型開放。廣州又地處開放最前沿🤕🍯。要以南沙為重要平臺🧄,探索高水平開放條件下的製度創新,以此構建現代金融生態,集聚高端金融資源,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帶動廣州乃至廣東的科技創新⬛️、業態創新和管理創新。
四是金融業自身要建立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製度方面取得新突破。廣州各級各類金融機構眾多,要在苦練內功⚆💆🏻♀️、健全金融機構內部治理👨、提升市場競爭力上下功夫🧑🧑🧒🧒。這樣才能有效應對開放環境下的各種風險考驗。
南方財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廣州要怎樣緊抓機遇,穩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金融活水要如何賦能產業的發展?
劉興華:新一輪技術與產業革命初現端倪👬,這將極大改變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維方式。最近大家都在關註ChatGPT,它在全球的活躍用戶數達到1億只用了兩個月,而當年的電話達到1億用戶用了75年,手機達到1億用戶也用了16年。三年新冠疫情加上科技進步和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新技術運用、新產業、新業態撲面而來🥷🏽,全球價值鏈將會演進為全球價值網,全球化將形成新的格局。要趕上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和新型全球化大勢,關鍵在於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我認為金融賦能廣州創新驅動,要打好以下五張牌:
一是開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創新驅動環境。今年我國開始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製,這是一個具有裏程碑意義的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措施🏌🏽♀️。這將對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能力發揮重大作用。廣州的金融機構要助力各類市場主體抓住這個機遇🧔🏿♀️👨🏿🦳。南沙自貿區本身就是一個促進金融供給側改革🧛🏽♂️📡、推進境內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推動金融創新支持各方面創新的重要平臺,因此要在重大金融平臺建設、金融開放創新、特色金融發展方面取得突破。從廣州全市來說,要充分運用融資租賃🙋🏻♂️🖼、科技金融、投貸聯動、供應鏈金融等工具,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化👼🏽。
二是推動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差異化的金融機構體系,有效滿足不同人群🚶🏻♀️、不同企業、不同區域的投融資需求🖌。特別要加大對民間投資、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現在出口面臨較大壓力,金融機構要支持出口企業力保海外市場。保住海外市場,才能保住產業鏈和供應鏈🚣🏿,也才能保住廣州乃至廣東在全球價值鏈的位置🍤。
三是積極引入經營穩健、資質優良、專業特色的外資金融機構和各類中介機構。鼓勵中外金融機構在產品、股權、管理和人才等方面開展合作。在這方面,南沙自貿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政策優勢和區位優勢#️⃣😷,不斷拓展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完善配套製度和基礎設施建設,在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大顯身手。
四是金融要支持廣州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開放創新生態。要系統借鑒國際經驗,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構建開放式創新平臺和創新生態系統⛑。金融機構要支持廣州有重要影響力的創新企業發揮帶動作用🧑🎨💂♀️,聚焦全球一流創新技術和研發平臺,主動與國際高水平同行合作,打造高水平的國際聯合研發基地、技術開發平臺和技術轉移機構。廣州的大學和科研院所眾多,要利用國內外比較成熟的金融工具支持共建聯合研究機構、科技園區、數據共享平臺🕵️,利用科技金融、創業金融等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爭取培育更多的獨角獸企業🎳🦵。要建立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的發展機製🧑🏿🏫,優化科技金融服務,完善全產業鏈融資支持。還要以“雙碳”目標為引領,實現綠色信貸規模持續增長🥊,發展綠色保險⟹。
五是要加強和完善金融監管,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在發展的同時要確保安全,在支持創新的同時要註意防範和化解風險。金融政策固然不是一省一地的事情,但是一省一市在防範和化解風險方面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在目前這個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中,要保持戰略洞見,前瞻應對信貸資產質量劣變風險,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要聚焦不良資產處置🤵♂️。
疫情過後🧑⚖️,今年國內的消費大概率會有一個大的反彈。如果沒有其他重大的黑天鵝事件,今年廣州的社融規模🤽🏼🐮、信貸規模📡、股權融資規模等數據應該會比去年好很多。但是我們也不要忘了可能的風險🙍🏻♂️。有一本書🌆,書名叫《被遺忘的蕭條》➡️,是美國財經作家詹姆斯·格蘭特寫的,記錄和分析了美國在一戰和大流感結束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919年經濟恢復,工商業一派繁榮👵🏿,但是在短短一年後🧑🏿🦲,也就是從1920年1月開始,美國經濟又陷入連續18個月的衰退。過去的經驗教訓,足以讓我們借鑒。防範風險的意識和化解風險的能力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