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崇明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力打造世界級生態島,成為上海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一張生態名片👨💼,向世界展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設範例。
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中共上海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文匯報社、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社會科學院聯合出品的《大家聊巨變》系列紀錄短片第一季正在熱播中。以學者視角,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上海的生動實踐。今天推出第三集《蝶變崇明島》,與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諸大建一起,感受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可喜成就🚈。
行走在崇明南門長江大堤,滾滾江水拍打著堤岸,諸大建回憶起當年坐船來崇明的場景,作為參與崇明東灘戰略規劃的專家,他見證著崇明生態島一路走來的不凡歷程🤹🏽♀️,“當時我們就覺得,長江口的崇明應該並且可以講一個上海未來綠色新發展的故事。”
蘆葦隨風搖曳🕵🏻♂️🙋🏼♀️,鳥兒自由飛翔✋🏽,眼前一片寧靜的崇明東灘濕地,讓諸大建情不自禁舉起手機,留下這一刻的美好🟤。作為上海得天獨厚的一塊風水寶地🍵,崇明生態島打造的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協調的綠色空間。諸大建說📢,與聯合國環境署專家一起撰寫的綠色經濟教科書中,崇明島是唯一的地區案例🆚。隨著生態的修復,越來越多珍稀動物來到這裏,“從天上飛的到水裏遊的𓀅,生物多樣性使崇明在世界範圍內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代表著崇明生態的世界級水平🚌。”
“生產”的世界級,則表現在崇明把綠色農業作為核心基礎產業,打造世界級的現代高科技農業🤱、特色的種源農業,還有崇明的綠色食品🤼,覆蓋率在全國最高🎏🤸🏼;“生活”的世界級🦋,則表現在以低碳綠色為導向的居住、出行等方方面面,崇明先行探索“碳中和”實現路徑♏️,一個低碳的具有引領作用的生態島正在成為現實。
“我常常說,中國城市向可持續發展轉型的第一把火,是從崇明建設世界級生態島的構想中‘燒’起來的。”諸大建說,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的定位,是歷史的選擇,更體現了充滿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實際上這也代表著上海的城市發展,從蘇州河、黃浦江時代,走向長江口和杭州灣時代🧙🏽。
諸大建認為💮,崇明打“生態牌”,最重要的思想是“生態+”,就是要把生態的優勢轉化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勢。“上海的未來不僅要建設經濟社會繁榮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而且要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的生態文明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鏈接: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ztdjljb/20221010/489663.html?timestamp=166535279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