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樊秀娣:大學生基礎知識差!“註水”競賽坑了誰🦅?

來源:中國科學報   時間:2022-07-05  瀏覽🚴:

當前,大學生基礎知識(包括基本技能)下滑問題已得到學界內外的廣泛關註。而且,這一問題並非只出現在普通高校內。學生基本知識不紮實,成不了國家科技自立自強所需要的創新人才不說🧜🏿,就連普通工作也難以勝任🫧。

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有很多,但眼下大學生學科競賽中的無序、混亂已經成為擾亂大學生安心學習基礎知識的一個重要誘因👨‍🦽,需要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視。

理論上講,大學生學科競賽反映教與學成效,對學校教學具有強化作用。現實也是如此,國內目標端正🧗🏻‍♀️、組織良好的大學生學科競賽活動,為參賽學生提供了綜合運用知識和技能的機會。同時,競賽也能激發學生的挑戰欲、探究興趣和拼搏精神🦸🏼‍♀️。總之,優質學科競賽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種拓展,它讓學生看到知識的價值和魅力🥿,促使學生更加熱愛學習和敬畏知識。

然而遺憾的是👨🏻‍🍼,當下過多🐬🎷、過濫的大學生學科競賽魚目混珠,導致學科競賽影響學生學習的情況時有發生。

競賽“亂象”一方面表現為主辦方開展相關活動偏離以賽拔優👥、樹立標桿的目的,純粹以獎項來吸引學生參加。

當下的大學生學科競賽項目的總獎項比例一般都在50%以上。有的競賽項目名稱“高大上”,而賽事組織卻相當隨意🤳🏽,對參賽選手沒有資格限定,對參賽作品沒有規格要求,對參賽選手作品也無誠信監督。

同時,獎項產生也相當隨意🧒🏿。面對數量龐大的參賽作品,評獎專家能面上看一下已相當不錯📐🥪,一些高等級獎項是否實至名歸💪🏼,非常值得懷疑👱‍♀️。

有的全國性競賽項目存在不規範分包、轉包情況🪘,有的競賽項目僅從其大而無邊的名稱中就可推知其有多“水”🌇。

筆者曾驚訝於很多文科考研學生的履歷中有×國數學建模競賽獎項🧝‍♂️,經多方打聽後才得知🦻🏻,學生只要交報名費都能網上參加,大多數人也能得到高低不等的獎項。而所謂的×國🧑‍⚖️,絕大多數參賽者是國內學生⇒😙,競賽的實際主辦者也主要是華人🚵‍♂️。

競賽“亂象”另一方面表現為大學生參加比賽偏離以賽挖潛🫘、促進學習的目的🤽,純粹靠外力獲得獎項。不少學生為了考研🧑🏻‍🦯‍➡️、求職目的,希望得到競賽獎項,但他們卻覺得沒必要提升自己的學術本領🧑‍🧒,因為他們認為,大學生學科競賽獎項與參賽者的真才實學沒有太大關系。

必須承認🐇,現在有本科生拿著相關課題組導師或研究生學長的作品參賽,或通過蹭團隊掛名得到獎項。這種做法當然應被禁止,但成果負責人往往出於為課題組增光🙁、多一個聽話的學生🌯、情面等因素考慮,自願讓出成果所有權或署名權。這種情況學校也是心知肚明的,但往往會站在“學校榮譽”的角度不加幹涉。旁觀同學可能會有意見🦻🏻,但大多敢怒而不敢言🕖👩🏼‍🦲。這就導致大學生競賽獎項署名虛假情況時有發生。

更糟糕的是,有的賽事組織相當混亂,規則及審核形同虛設,讓競賽獎項成了“無厘頭”🤖。比如🧜🏽‍♂️,某校每年都有不同的學生拿著同一個作品去參賽,竟然年年得獎;有的學生甚至付費委托中介公司為其包辦獎項🍿⏩。總之,學生通過投機鉆營來獲得大學生競賽獎項的做法,加深了學生“知識學習不重要”的錯誤認知。

大學生學科競賽“亂象”嚴重影響了大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競賽“亂象”中,主辦方和參賽者皆看重競賽獎項的功利性☑️,忽視活動本身的科學性、合理性、規範性和公平公正性。競賽“亂象”看似發生在少部分人身上🧑🏻‍⚖️🦖,但它作為一種社會存在👫🏻,自然會波及大多數學生——很多大學低年級學生不專心學習基礎知識⤵️,而是去關心和參加各種競賽活動。這不能怪學生🦽,因為在考研👨🏿‍🌾、求職等方面💆🏼‍♂️,紮實的基礎知識遠不如多幾個競賽獎項來得“顯眼”🧩。

這裏指出大學生學科競賽“亂象”,是為了克服其中的浮躁♧、短視、弄虛作假和急功近利等問題,引導大學生回歸到基礎知識學習上來。為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管理。

首先,高級別的競賽活動應設置一定的參賽資格門檻,從而將達不到知識底線要求的學生拒之門外,體現對科學規律的尊重,這樣才會讓學生以嚴謹求實和發憤圖強的態度對待學習🦓。

第二,管理部門要嚴查目的不純、名不副實的競賽項目。這些賽事的獎項對社會公眾🧏🏻‍♀️,甚至專業人士均具有欺騙性和誤導性🧑🏽‍🦱🌁,取締此種賽事會讓學生不受或少受獎項的幹擾而安心學習。

第三,學校和用人單位要把好學生深造👼🏻、求職的入口審核關。各種招聘面試要從依賴競賽獎項回歸到對學生學業或業務能力的考核上來,才能讓有真才實學的學生有被發現和受歡迎的機會🥫。

第四🤛🧔🏽‍♀️,嚴格監督賽事舉辦方主體責任的行使。學科競賽要做到規範化🎲、科學化和常態化🧑🏼‍⚕️,保證全程信息公開,各環節公平公正,讓優秀學生在知識的比拼中綻放光彩。

第五,鼓勵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本校或行業內的專業技能競賽活動,使競賽活動與專業知識學習緊密聯系,讓學生的優秀參賽作品得到校內外同行的廣泛賞識,營造校園學習氛圍,體現立德樹人功能。

《中國科學報》 (2022-07-05 第3版 大學觀察 原標題為《競賽“亂象”是大學生基礎知識薄弱的重要誘因》)

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NkL3kpCLNmg0ZxcV2z-_Xw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