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號稱“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海嘯”的後果,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全球性救市行動的效果🌽,以及它們對世界和中國經濟的深刻影響,還有待進一步觀察和評估👳🏻♂️🎁,但從目前看,它帶給我們的教訓和警示已經很深刻
●金融監管要與金融創新同步。華爾街“金融海嘯”警示我們,不能盲目照抄照搬西方的創新產品🥘,創新要更多地考慮中小投資者可接受、可操作、可控風險的需要🧛🏿♂️。在發明、運用新的金融衍生產品之後,金融監管應立即跟上
●市場並不是萬能的。在當前全球金融動蕩和自身金融市場製度不健全的內外環境條件下👨🎤,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尤其要重視對金融市場安全穩定運行的監控🫑、幹預和救助🧑🏼🦲。中國政府最近出臺的一系列救市政策🚵🏿♀️,有助於避免股市動蕩對整個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造成傷害
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美林賤賣、美國國際集團(AIG)被美聯儲救助🎾🔝,一連串事件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震蕩🖕🏿🤽🏻,或許還預示著一場更大規模的全球性“金融海嘯”的來臨🔦。為了阻止“海嘯”升級,歐美及其他國家央行緊急推出穩定市場措施📮,向銀行體系增加註資♍️。
這場號稱“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海嘯”的後果,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全球性救市行動的效果,以及它們對世界和中國經濟的深刻影響,還有待進一步觀察和評估,但從目前看,它帶給我們的教訓和警示已經很深刻🧙🏻,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金融市場不可能實行完全的自由化。上世紀80年代以來,各國紛紛拆除金融市場和商業銀行之間的防火墻,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和投資銀行的證券業務在“發起-分銷”等新商業模式下相互交織,風險因此交叉傳遞。如果這個交織體的某一方面出現問題👨🏼𓀛,融資功能將完全喪失🗻,整個經濟體系就會陷入危機、難以自拔。本輪次貸危機的演變過程🧖🏻♀️,正凸顯了金融自由化及混業經營的惡果。由此給我們的教訓和警示是,必須反思金融企業混業經營的風險控製問題𓀃,必須堅決反對那些食洋不化的所謂“市場自由主義者”鼓吹的金融市場完全自由化的理念及其做法。
第二🤵♂️,金融監管要與金融創新同步😏。世界金融業過去10年間的高增長主要由兩部發動機驅使:廉價信貸和金融創新💏🦸🏿♂️。金融創新一直是美國的長項🧆,“次級貸款打包”、“次級債券”等都是美國的發明✭🌴,並借此利用全世界的投資者為美國房市提供了繁榮的動力🤴🏻。但金融創新是一把雙刃劍,既孕育著機會🤙🏿,又意味著超高風險與之共存💦。華爾街“金融海嘯”警示我們,金融衍生產品是國際金融界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我們不能為了金融創新而創新👰🏽,盲目照抄照搬西方的創新產品,更不能僅僅為了滿足大金融機構的贏利需要而創新,創新要更多地考慮中小投資者可接受、可操作、可控風險的需要。在發明🙋🏻🐪、運用新的金融衍生產品之後🛗,金融監管應立即跟上📯。
第三😛,金融市場開放要更加謹慎🖋。在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市場高度發展的當今世界,錢具有高度的流動性。借助計算機系統的操作🛴,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交易可在瞬間完成。隨著中國開放的日益深化與擴大,國內金融領域受國際金融負面影響的傳染幾率大大升高🥬。作為新興加轉軌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金融市場體系還有待健全🤶🏻,監管層管理金融市場的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金融企業國際化的經營能力還不強,在這樣的條件下,金融市場的開放速度📴、開放程度必須與我們的經營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相匹配👨👧👦,與自己的市場發育程度相匹配🛀🖋,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與自己發展的階段性相適應,否則容易陷入“全球化的陷阱”👩🦼➡️。金融市場有必要與國際接軌,但國際化不等於金融市場完全開放。對於一個金融技術還不很發達的發展中國家來說,設置相應的市場準入條件很有必要,要對試圖進入本國市場的金融業務進行區分,加以限製,這不是封閉市場🚣🏻♂️,而是必需的自我保護,可以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
第四😲,管理好國民財富,對外金融投資要慎之又慎。此次美國金融危機造成的巨額損失,應該使我們深刻認識到境外金融投資的高風險性,和美國以其美元霸權地位對世界各國財富進行掠奪的本質👩🏽🏫。今後,我們要管理使用好來之不易的外匯國民財富🤧🏷,一方面,對外投資宜更多用於石油、礦產等戰略性資源🚡,對外金融投資則要慎之又慎🧣,要建立嚴格的境外投資特別是金融投資的審查製度和問責製度;另一方面😅,要把有限的財富積累用在國內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所急需的各個方面♋️☁️,同時建立多元化的外匯儲備體系,並積極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推進人民幣的國際結算業務和人民幣的國際債券業務🤑,要堅決頂住西方國家要求人民幣快速升值的壓力。中國需要穩定的匯率、需要金融市場的定價權和話語權,否則中國的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可能會被投機資金利用🧻,致使辛辛苦苦積累的國民財富不斷貶值。
第五🆘,政府在維護金融市場穩定方面要及時作為。去年以來🧗🏿♀️,面對次級債危機的突襲🍪,向來自稱“市場經濟規則捍衛者”的美國政府幾乎毫不猶豫地對金融市場進行直接幹預,高調出手向市場投放貨幣,承擔挽救倒閉金融機構的債務負擔,穩定市場信心。這充分說明🤱🏼,世界上沒有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一般來說,當一個市場需要運用政府的行政資源來強行扭轉運行態勢的時候👩🦳,總是這個市場出現了嚴重問題、處於嚴重的危機之中,靠市場自身的力量已經很難療治市場的創傷,因此政府必須及時有效地出手幹預🎂。華爾街“金融海嘯”用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市場並不是萬能的,不能過分相信“放任的自由經濟”的“隱形之手”,即使是市場高度發達🖱👨🏻🔧、市場主體高度成熟的美英等國,市場機製依然存有巨大漏洞🚚。在當前全球金融動蕩和自身金融市場製度不健全的內外環境條件下,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尤其要重視對金融市場安全穩定運行的監控🈺🏃🏻♂️、幹預和救助🌞。中國政府最近出臺的一系列救市政策🤦🏿♀️,顯然有助於資本市場恢復信心🤸🏼♀️,有助於避免股市動蕩對整個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造成傷害。
作者:恒达平台教授石建勛 2008-09-23 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