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濤 劉虎沉:推動數字化轉型👴,加快建設這個平臺是當務之急
來源🏋🏻:上觀新聞
時間:2021-07-15 瀏覽:
日前,在上海召開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數據要素”和“數字經濟”成為與會專家討論的熱點話題。自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製機製的意見》明確將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以來,數據已成為推動數字化轉型和賦能數字經濟的關鍵引擎。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要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政府作為擁有大量公共數據的主體,開放和共享政府數據,有利於激發社會的創新活力,推動數字化轉型,賦能數字經濟發展。
數據開放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高度重視政府數據開放工作🎼🧑🏼🔬,根據《中國地方政府開放數據報告2020》,截至2020年10月,全國共有30個省份出臺56份政府數據開放的相關政策文件🪀,已有142個省級、副省級和地級政府上線了數據開放平臺👃🏽。地方政府開放的數據集總數從2017年的8398個,增長至2020年的98558個。以上海為例🧛🏽♂️,截至2021年6月🛌🏿,已開放5000余項公共數據集🔭,基本覆蓋各市級部門的主要業務領域。
但與此同時,當前在數據開放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溯源元數據缺失,影響數據的可信度☂️👩🏽🏫。數據溯源可以在數據產生、流轉和加工的過程中👩⚕️,記錄工作流演變過程和實驗過程等信息,從而使得每個數據集有一個記錄變化的日誌🔖✂️。在政府數據的共享和匯集過程中,海量數據在不同應用系統之間共享融合,其流轉方式呈現出多樣性👩🏻💼、復雜性的特點🧛🏿♀️。在溯源元數據缺失情況下,數據在多個系統流轉處理之後🚾,可信度降低,極大地限製了政府數據開放的應用能力。對於一些對數據真實可信度要求較高的領域,如金融監管😱、司法取證、生命健康等👨🏼🍳,在分析數據時均需驗證數據的可信性和完整性。
二是缺少國家層面數據質量標準,影響數據一致性和完整性👨🏼⚖️。當前,我國的政府數據開放主要在地方層面展開👨🏿🏭,缺少在國家層面的數據規範要求。部分地方省市開始探索製定開放數據質量標準🧚🏻♀️,如貴州在2019年4月發布《政府數據開放數據質量控製過程和要求》,福建在2021年1月發布《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數據質量評價規範》👩🏻🍼。不同質量標準的差異也使得數據分類、數據範圍、數據格式🤚🏿、數據取值存在差異,影響不同平臺的大規模數據共享🚣🏻♀️,造成不同地方政府數據的“數據孤島”現象,阻礙數據的應用和創新🗝。
三是缺少有效的溝通機製,影響數據用戶對開放數據的滿意度🗣。當前,我國部分地區數據開放平臺開通了用戶溝通模塊,但大多為數據平臺的使用指引、數據下載申請。溝通機製的缺失🎳⛱,導致政府部門和開放平臺無法及時了解社會公眾對於開放數據的質量需求🧝🏼♀️,進而影響對開放數據進行充分利用和挖掘數據潛在價值。
如何建設高質量數據開放平臺
針對上述問題,可以通過“溯源頭”“立標準”“明需求”📅,進一步完善數據溯源體系,統一數據質量標準和明確數據用戶需求,建設高質量政府數據開放平臺🌨。
首先,開放溯源元數據🫶,完善開放數據溯源體系🧑🧑🧒,是建設高質量數據開放平臺的重要基礎🧖🏻👚。數據溯源作為檢驗數據真實性和可信度的重要手段,已經成為大數據研究的新興領域。標註法就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數據溯源方法,標註內容可以看作是溯源元數據🧎🏻♀️。開放溯源元數據將有助於數據使用者了解數據的原始面貌以及流轉、加工過程,增加開放數據的可信度,建立開放數據的信任機製☎️,提升開放政府數據的應用能力🚣🏿♀️。對開放數據進行溯源已經成為各國開放數據的普遍做法👩🍼,例如英國在《開放數據白皮書(2012)》中,就提出開放數據應當具備相關元數據描述🏫,尤其是溯源描述信息🪲📬。歐盟於2015年10月頒布的開放數據元數據方案中同樣建議表達數據的溯源信息🧀。
其次,規範數據要求,建立國家層面的數據質量標準,是建設高質量數據開放平臺的關鍵舉措。質量標準的建立應當立足於統一規劃,提高數據開放平臺建設的科學性🛁,規範不同地區的數據管理流程。在開放數據內容方面,不同地區可以依據國家層面的質量標準😆💆🏼♂️,統一開放數據範圍和數據格式要求🧜🏼♂️🎮。具體可以通過建立國家層面的數據平臺🧹,通過實時匯集地方政府數據,使得各地方政府能以統一的格式建立數據目錄清單和數據格式。同時,質量標準的建立⏲,也將有助於對不同地區數據開放平臺和數據質量進行比較和評估🏯,引導數據開放平臺補齊短板。歐美國家較早建立起了數據質量標準和數據規範體系。美國在2014年11月發布的開放數據元數據標準中,對不同地方的數據平臺目錄文件、數據命名規則、數據格式作出了詳細的規定。此後,該標準也推廣到英國📙、澳大利亞和愛爾蘭等國家📰👏🏼。
再次,暢通反饋機製,明確數據用戶的需求和滿意度💁🏻♀️🧏🏼♂️,是建設高質量數據開放平臺的有效保障。政府數據開放的主要目的在於促進數據的開放與流動🛌🏻,使得社會公眾能夠對政府公開數據進行充分利用,對數據潛在價值進行挖掘🦸,使經濟增值創新得以實現。在數據平臺的建設過程中💁🏿♂️,暢通數據使用者和數據提供者的溝通機製,實現雙向互動,全面了解用戶為什麽訪問、如何利用平臺和數據🙏🏿、使用效果如何🧑🏼🤝🧑🏼,有助於政府更好地了解社會公眾對於開放數據的質量需求以及數據平臺的滿意度🧑🏿🏫,對打造高質量數據開放平臺尤為重要。
(作者分別為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博士生🛌🏿;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
鏈接:https://web.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385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