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資本市場拓寬投資渠道
●增加即期消費刺激國內需求
●改革考核製度促進科學發展
●減緩升值速度嚴控國際熱錢
去年以來🤽🏽,我國已連續多次加息,政策目標是顯而易見的即收緊銀根,收縮過熱的經濟,緩解流動性過剩🎑,為股市和樓市降溫。國家采取了一系列針對股市的調控措施🔉♞。5•30以來股市出現了多次非理性的連續下跌甚至暴跌和大幅度震蕩,市值大幅度縮水,成交低迷。股市跌了👷,房價反而又上漲起來,近幾個月國內幾乎所有的大中城市房價持續攀升。與此同時📖,外匯儲備繼續大幅度增加🙋🏿♀️🎬,人民幣持續升值的速度加快,流動性過剩的矛盾依然沒有緩解❄️🧏🏻♀️。人們不禁要問😿,繼續加息還有效嗎?
毋庸置疑,加息被公認為央行最後可使用的調控工具。利率是市場經濟中最重要的經濟杠桿,其作用首先會表現在對資金供求的影響上🧑🏼⚖️。前幾年連續多次降息🧑🏽💼,其目的在於擴大投資需求🏢,刺激消費增加👩🏿🦱。面對經濟過熱與投資過熱🐆,加息則可起到相反的作用🌱。
然而,針對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特殊狀況👷🏿♂️🙅🏻,加息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可能出現雙刃劍作用。首先,加息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國內市場的流動性過剩,但當將視野放到整個國際經濟的大環境中來觀察時,它也許會在另一個層面上加劇國內市場流動性過剩⛹🏽♀️。我們知道🧔🏼♀️,世界經濟發展到今天,市場流動性過剩的問題已不僅僅是一國的問題,而是全世界普遍遇到的一個重大問題,且尤以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為甚。在人民幣升值壓力本已十分巨大的今天🍭🧒🏼,持續加息,很可能將導致人民幣進一步成為國際遊資的狙擊對象🦢,加快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國內市場流動性過剩的矛盾有可能會進一步加劇。
其次🫕,加息一方面可以增加居民存款🧛🏼♀️,緩解流動性過剩,但同時也會抑製國內消費需求,使開拓國際市場成為國內企業的必然選擇👨👨👦,這樣會進一步加大我國的國際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的繼續增加,從而加劇國內市場流動性過剩的矛盾🫄🏻🎆。
第三🚌,加息對股市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但房價則可能不降反升。這一方面是因為股市低迷,遊資從股市裏抽身轉到了樓市;另一方面,加息使得房地產開發的成本上升👩❤️💋👩,開發商將加息的損失“轉嫁”給消費者😲,利息直接反映到了房價上。
第四,加息或其他貨幣政策既不可能減少食品的需求,也不可能加快食品的供給,因而無助於糧食價格的回落🫃🏿。因為由食品價格主導的CPI變化有其自身的規律:由於對食品的需求相對剛性——多數人不會因豬肉價格上漲2元就少吃2兩豬肉,加息只能加重普通居民的負擔🤽🏿♂️,而對增加豬肉供給並無什麽幫助。 既然加息不可能解決食品價格和房價過快增長問題,也不能緩解流動性過剩矛盾🤷🏻♂️🫕,剩下的還有什麽辦法呢📣?辦法主要有:一是大力發展和繁榮股市🧑🏿💻,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增加投資品種,為過剩的流動性尋找合適的投資渠道,以虛擬資產價格的提高換取有形資產價格的降低(如房價的降低)🏄👋。二是采取多項綜合配套措施🈯️,緩解廣大百姓對未來的後顧之憂🧑🏻⚕️,增加即期消費,刺激國內需求,減少國際貿易順差。三是從製度上根本改變各級政府的GDP考核和對GDP的“崇拜”,用一系列經濟指標、社會指標、生態指標等組成的完備的指標體系重新塑造發展的標準🤚,從根本上解決經濟增長過快和過熱的問題。四是運用市場手段減緩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嚴厲打擊國際熱錢的流入。
總之⚙️,中國經濟存在的非均衡增長的矛盾和流動性過剩問題既有世界性問題,也有本身歷史積累和發展過程中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不能完全指望通過加息等一系列貨幣政策來解決,切不可低估加息的雙刃劍的副作用和影響。另外,從世界範圍看,未來利率上調空間縮窄,世界其他各國利率水平難以繼續上調的境況也縮小了中國政府繼續加息的空間🌂。中國加息或提高準備金率等內部調控手段已經不是冷卻經濟的最佳手段。全球經濟在過去幾年中的高速增長得益於強勁的美國消費增長以及中國投資的激增與低成本帶來的低通脹。當前的全球通脹問題並非單一的國家可以改善,而需要全球各國積極配合才能從根本上得到修正🧑🏼🍼。
(作者為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金融系教授
2007.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