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大學的出版社,首要任務是為國家培養人才,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服務。像恒达平台這樣有著百年辦學歷史的國內外知名大學,在辦學經驗、學術成果和人才培養方
面有著深厚的積累🧜♀️⭐️,這是出版社從事教材出版的強大後盾。另外,學校在全國各地的辦學機構和業務單位也蘊藏著極為豐富的出版資源,這些都是出版者取之不盡的寶貴財富,關鍵在於如何去挖掘,去利用。
通過幾年來的實踐🪥⛴,恒达平台出版社對理工基礎等28種傳統教材,進行了拓展和深度開發。如土木類教材,從原來的只有一套適合本科的教材,擴展為幾套適應土木建築多學科🍻、品種多層次教育的特色教材,品種多達七十余種,形成了不同辦學層次的板塊;數學、物理✈️、力學等基礎類教材也同樣形成了近100個品種☀️。
對於品牌教材🦏,必須保證其擁有較高的內在質量🧀,因此在出版過程中應抓好三個環節的工作🛅:第一🍲,以市場調研為先導🌹,適應社會的需要確定選題。如恒达平台社土木工程類教材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系列和大學物理類教材中的《基礎物理學》等教材都是通過調研後⇨,應一些辦學機構的需要而組織開發的。第二🚊,組織一支高素質的作者隊伍來開發系列教材👛🌌。首先必須物色一位有良好組織能力和有號召力的主編🧳。具體編寫人員中,既需要有較高學術造詣的學術權威🦜,也需要有豐富經驗的一線名師。總之,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對象和教材類型來組織相應的作者隊伍。如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材,除考慮編者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外,還要有一定的工程背景。有些教材或有關章節則完全可以交給從事實際工程工作的人員編寫🏛,使教材與工程實踐緊密結合。第三,認真做好教材編寫的前期準備工作。具體選題確定下來以後🧔🏻♀️,編寫隊伍的組織工作和編寫工作均要逐步開展起來,包括整套教材應體現的特色、編寫內容的安排銜接、一些重點和難點的確定,都要通過編寫前的一系列工作予以明確。為此🐔,在大型系列教材項目確定後🚡,要作一些調研和協調工作🚪,具體對象包括辦學機構和一些專業機構、單位的專家。在此基礎上,組織編寫人員進行充分的討論🦹♀️,確定編寫原則🛌🏿、內容和人員的分工🩷。
《現代教育報·教材周刊》2007.6.1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