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解放日報】諸大建:事先防範風險 事後舉一反三

    來源:解放日報   時間🛄:2020-03-24  瀏覽:

    中國的大城市得益於人口規模和人員流動性,享受了巨大的發展紅利👱‍♂️。不過,這種“超大規模優勢”卻給疫情傳播帶來了“便利”,甚至轉變為“超大規模劣勢”。

    理性來看,我們需要做的是著力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和城鄉基層治理體系6️⃣,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此次疫情表明,一些城市雖然規模上去了™️,但治理能力沒有跟上來。發展1000萬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需要有高超的治理能力和卓越的城市領導力,要事先能夠防範風險、事中能夠化大為小🤡、事後能夠舉一反三。唯有如此,超大城市發展才能夠避免全局性風險。

    更大的政治

    疫情發生後📕,黨中央高度重視,全國上下齊心抗疫👨‍🔬,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顯著優勢。但在肯定治理體系發揮強大作用的同時🐇,也應該看到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短板🙋🏽。

    研究表明🔑,面對各種風險🧶,城市治理體系需要實現有預防性的全周期管理,真正把市民的生活質量👇🏿🧛🏽‍♂️、生命安全作為最大的政治🔙。從人民生活的源頭講政治🦴,就會在日常管理中紮緊公共衛生🧗🏿‍♀️、環境保護等籬笆🚲。

    從主體分析,應急管理既要上下互動💪🏿🐠,又要一線作為🔮🤞。上下互動指的是♡,上層組織應該具有前瞻性,註重“戰略型”,有宏觀協調能力🦸🏿‍♀️;一線組織應該具有技術性🥧,註重“戰術型”👩🏽‍🦳,有前線控製能力。一線作為指的是,允許和鼓勵基層組織果斷機敏反應,應急管理要重心下移👊🏻,積極支持專業化力量發揮作用🫵🏻,加強信息溝通、社會合作,確保有效統籌各方。

    從過程分析🍽👋🏽,管理研究上的“三段論”可以提供啟發:事情萌芽的時候不能粗枝大葉🏋️,以免喪失消災、防災的黃金時間🌽;疫情嚴重的時候不能恐慌悲歌🐁,以免喪失鬥誌👷‍♂️,使事情惡化🤏;疫情終了的時候不能只有慶功而忘了復盤反思,以免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時固然要不惜一切代價“救火”,但從源頭預防災難發生應當成為更大的政治🌠。

    我們相信關鍵時刻可以用舉國之力打勝仗🥹,但也期望疫情形成一種倒逼,推動完善治理體系🎋,提高超大城市的治理能力☑️。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是高成本事件,如果自上而下機製能夠及時防範問題發生,可以大大降低處理突發事件的成本。因此,治理能力不僅要表現在事中🕵🏻‍♀️,更要體現在事前,要刀刃向內🤌🏿,發現治理體系的軟肋,下力氣排查快速響應中還存在哪些薄弱環節🚴🏿🫸🏻。

    獨特的氣質

    在此次疫情應對和日常城市精細化管理中,上海這座城市具有獨特的氣質和穩健的表現。這是決策者🦢🚵‍♂️、專業人士、廣大市民“三合一”的結果。

    從市民的角度來看,上海人規矩不保守🦸🏻‍♂️,所以有速度🤹🏻‍♂️;專業不狹隘,所以有精度🎷;精明不小氣,所以有高度;優雅不張揚◼️,所以有風度👨🏿‍⚖️。這樣的一種非正式文化,在疫情防控和城市治理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例如🧝‍♂️,應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上海市民說不出門就不出門💓,碰到事情有自律🧆。他們絕不是所謂的利己主義者,而是利他、利己的高素質群體✤。

    從城市的角度來看,上海具有獨特的性格和氣質。一方面,上海養成了講規矩😛、守信用的傳統🏊‍♀️,不會輕易變卦乃至添亂;另一方面🧑🏿‍🍼,近代以來上海“見多識廣”,在大風浪中經歷了考驗、積累了智慧。無論是決策者、專業人士還是市民,都自覺從這座城市的歷史和發展中汲取營養和動力🤸。

    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事關上海長遠發展。下一步☠️,要牢牢抓住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目標,真正樹立系統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統籌好規劃、建設🎿、管理等重點環節,發揮好政府、社會、市場等多元主體力量,著力抓好“老、小、舊、遠”難題解決⚂。同時,善於從法律和製度的層面謀求善治,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以精益求精的作風🦵🏻🙍‍♂️、嚴而又嚴的措施守牢城市安全底線👨‍👦‍👦。

    總之,超大城市治理要畫好“工筆畫”🫲🏽⚠️、像繡花一樣精細🤦🏼‍♀️,以一心為民的真情,切實做到耐心、細心。只有在細微處下功夫🧚🏽‍♂️、見成效🦕,充分認識🍵、尊重😪👨🏻‍⚕️、順應城市發展規律,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才能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城市特點和規律的治理新路🧗🏻,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作者為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

    (原文鏈接:https://www.shobserver.com/journal/2020-03-24/getArticle.htm?id=290196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