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謝耘耕📮、倪握瑜:民營節目製作公司,路在何方?

來源🚴:人民網   時間👩🏽‍🍼:2007-02-12  瀏覽:
  一👨🏼‍🦲、民營電視的現狀分析
  在2006年的第四屆中國國際影視節目展上,昔日風光一時的“民營電視四公子”——唐龍、光線、派格、歡樂等電視節目供應商的掌門人再度“集體失語”。種種跡象表明👩🏻‍🦯👨🏽‍🌾,民營電視正面臨巨大危機,遭遇發展的寒冬期,而這種狀況是由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結果。
  20世紀90年代💇🏿‍♀️,民營節目製作公司的發展和壯大成為中國廣播影視改革的重要現象之一。中國傳媒產業的變革,給民營電視製作公司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目前全國約有幾百家民營電視公司,每年製作出大量的電視節目👩‍🦳。2000年🫰🏽,在北京國際電視周上,民營電視製作公司數量竟比參展電視臺多出2倍♗♝,共計317家。
  經過多年的努力,以光線傳媒🫃🏼、歡樂傳媒等為代表的民營節目製作商普遍已經積累了比較豐富的電視節目和品牌資源🧝‍♀️。然而,中國媒介市場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的經營也必然是帶有中國特色的👨‍👧‍👧。
  目前國內民營節目製作公司的運營模式主要有三種:自主製作🤦🏽,與電視臺合作經營,以及與電視臺內部的公司合作💶。
  第一種模式是民營節目製作公司進行自主製作。以光線傳媒為其主要代表的民營電視公司🧑‍🤝‍🧑,將節目和發行作為中心🫔,進行製作、發行、銷售、廣告代理等一系列運作🏄🏻‍♂️👴🏻,通過廣告實現盈利🈵。采用這種模式的民營電視公司,獨立製作出電視節目,出售給各家電視臺,由電視臺負責播出和終審。
  第二種模式是以委托承包形式製作電視節目,電視臺或頻道與社會製作力量達成某種委托性質的協議🛍。製作公司或獨立製片人根據播出平臺的需要,共同進行節目的創意,從而來進行藝術創作和外加工。比如“其欣然”製作的在CCTV播出的《金蘋果》等🛣。派格影視為東方衛視製作的《東方夜譚》等。
  第三種是電視臺或頻道與民間製作公司共同投資進行項目合作經營𓀂。民營節目製作公司提供、註入部分或全部資金,或銷售渠道🔙;電視臺提供製作經驗🙋‍♀️、創意⭕️👷🏽、專業製作人員🚣🏼🤿、技術👨🏼‍🦳♨️、共同製作經營節目,達到資源整合。民間公司的主要精力在於節目的服務和經營上🧖🏿‍♀️。這種合作方式有利於各自發揮自己的長處,各得其所,也在政策允許下運作。
  第四種是參與或獨立運作整個電視頻道,典型的是曾經巨資運作北京生活頻道的“銀漢傳播公司”,這種方式因為有太多的政策顧忌和雷區,成功的個案比較少👩🏼‍🎤。
  民營節目製作商製作出節目,然後從電視臺置換回貼片廣告時段🖐🏻。這只相當於生產出了產品。只有當廣告時間銷售出去才算完成全部銷售的過程⏳。這對於以節目製作為專長的節目製作商而言並非易事。許多製作公司號稱自己掌握了多少億的廣告時段👨🏿‍🍳,但如何將這些廣告資源銷售出去,困難重重🤞。
  進入2001年後,民營電視製作機構開始陷入困境💆🏼‍♂️。一些民營電視製作機構相繼傳出經營出現問題、人事變動頻繁的消息:擁有近9年發展歷史的嘉實實際已經改行🍁,光線《娛樂現場》被迫從北京電視臺和東方電視臺撤出⛹🏼‍♂️🗯,轉移到教育電視臺等邊緣頻道。即使在民營電視所擅長的娛樂節目領域,其市場份額也在不斷減少,央視🧙🏽、SMG和湖南衛視三分天下的局面正在形成🌑,民營電視的生存空間日益萎縮🗻。
  是什麽原因導致民營節目製作公司出現如此大的危機,而在這重重危機的背後是否存在轉機,正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內容。
 
  二🧔🏿‍♂️、危機形成的原因分析
  民營電視當前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宏觀層面分析🙋🏻,近幾年來,盡管國家的政策逐漸放寬,製播體製改革也為民營電視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時機🧞‍♀️,但與電視節目市場相關的製度與政策仍存在某種程度的不完善🪸🐵,成為困擾民營電視發展的不利因素😦。
  另外🧑‍🧒‍🧒⇒,弱小的社會製作機構與相對強大的電視臺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換言之🧑🏻,社會製作機構目前還不具備與作為播出機構的電視臺平等對話的實力。現在電視臺贏利模式單一🍞,電視臺和製片公司都主要依靠廣告來維持生存與贏利,在目前單一的廣告贏利模式下,各個電視臺不可能把黃金頻道和黃金時段交給社會節目製作公司👨🏻‍🦲,同時也不會把容易拉到廣告的節目形態交給這些製片商。
  製度層面的缺失與不完善⏏️,造成民營電視的環境危機,但它並不是導致民營電視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從更深的層面解讀民營電視的困境💂‍♀️,則發現危機的根源在於民營電視本身。
 
  1.低成本,小製作,產品準入門檻低
  20世紀90年代開始,民營電視以節目供應商的身份進入電視市場,並逐漸取得一定的市場份額,一些品牌節目還形成巨大的影響🏊‍♂️。如光線傳媒的《中國娛樂報道》(後改版為《娛樂現場》),曾在全國130家電視臺每日同步播出♖,是中國第一檔全面報道中國內地及港臺文化娛樂界熱點動態的大型電視娛樂資訊欄目,覆蓋了除臺港澳之外的中國所有地區🤷🏼‍♂️➾,在絕大多數地區同時段節目收視率排名中均位居第一🦤,據AC尼爾森的數據統計𓀁,其全國平均收視率達8%以上🪪🐺,被譽為“娛樂界的新聞聯播”。
  但奇跡並沒有延續。但奇跡並沒有延續📅。由於民營電視的整體規模較小,節目內容以娛樂資訊類為主🧝🏼‍♂️,低成本、小製作的特點,使其產品的準入門檻較低👨🏻‍💻,易被電視臺和其他民營電視機構克隆💀,喪失競爭優勢。
  2003年以後,隨著中國電視競爭的進一步升級,電視節目的製作成本越來越高🏃‍➡️、人力投入越來越大,一檔節目動輒幾百萬🤦🏻‍♂️,甚至幾千萬(如2006年東方衛視《加油🩲!好男兒》製作成本1000多萬,為節目宣傳其他媒體置換的廣告約3000萬元)🏌️‍♂️,電視市場需要的不是“手榴彈”式的節目產品,而是具備“原子彈”效力的電視節目,但民營電視並沒有相應地增大對產品製作的投入🧑🏽‍🍼,提升節目質量🫲🏼🤸🏼‍♂️,仍然停留在低成本製作階段,從而導致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弱勢。根據據CSM提供的數據,娛樂資訊類節目一直都是民營電視的品牌產品,但2005年,民營電視娛樂資訊類節目的製作總量為2100小時,僅占總製作量的16%👩🏼‍🎨,而電視臺的製作總量達到1.1170萬小時⛓⛓,占市場總製作量的84%🙎🏻‍♂️,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紅極一時的《娛樂現場》被迫從北京電視臺和東方電視臺撤出🤦🏻‍♀️,轉移到教育電視臺等邊緣頻道;而東方衛視🥬、東視娛樂頻道自製的娛樂資訊節目《娛樂星天地》和《娛樂在線》則迅速占領主流平臺🤞🏽,市場覆蓋面和影響力不斷增大。在Google搜索中,與《娛樂星天地》相關的搜索項約3,930🧔🏽‍♂️🤽🏿‍♂️,000項,而《娛樂現場》僅337,000項。
  據CSM調查😶‍🌫️👢,目前90%的綜藝娛樂節目是由電視臺提供製作💆🏿‍♂️,其中央視占到4.5%,省級衛視占到52.1%🩰,而民營電視公司僅占10%。在電視娛樂節目市場中,民營電視製作公司逐漸走向邊緣化👼,其產品的市場份額不斷萎縮,影響力與覆蓋面也日益縮小。成本投入上的弱勢限製了民營電視的競爭力🈵,市場份額不斷被蠶食。
 
  2.創新能力不足,無力跟進電視發展趨勢
  2005年,中國電視娛樂節目形態發生巨大轉變✷,國內真人秀節目快速🕋。以“海選”、“全民娛樂”👩‍👧‍👧、“民間造星”為主要特征的“表演選秀類真人秀”成為最大贏家,《超級女聲》、《夢想中國》和《萊卡我型我秀》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視成績🧑🏼‍🔬。同時,一批職場真人秀節目如東方衛視的《創智贏家》也發展起來,開始引發人們的關註,成為國內真人秀節目的又一大熱點👩🏻‍💻🤽🏿。2005年👨🏻‍⚕️,我國真人秀節目的製作總量為7900小時🔧,占綜藝娛樂節目總量的13%→。作為一種新興的節目樣式,在一年內就迅速超過了傳統的互動遊戲類節目(10%)和娛樂脫口秀類節目(4%),在製作總量上位居綜藝娛樂節目第三位,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娛樂節目形態👨🏽‍🔧。
  真人秀節目的成功✌🏿,宣告電視娛樂新時代的到來👷🏽。而民營電視卻在這一場變革中缺席,不僅未能預見這一市場變化,而且也沒能及時跟進🈯️,因而在這一場娛樂大戰中“集體失語”。
  究其原因,與民營電視自身創新能力不足有關👉🏼。民營電視公司缺少優秀的人才團隊📅,研發力量弱,製作理念又相對滯後,無法對節目形態進行必要的創新與變革,不能準確把握電視節目市場的走向和需求,錯失發展的有利時機🪦,導致其在娛樂節目升級過程中的缺席。
  2006年,一些民營電視公司雖然也意識到真人秀節目的廣大市場前景,並立即予以跟進,推出自製的真人秀節目,如歡樂傳媒的《雅芳星計劃》,試圖搶占真人秀市場份額。但是↗️,由於民營電視的資源不足🩶🤸🏼‍♀️,在經濟實力、製作團隊、社會資源方面缺少競爭力,缺少後發跟進的實力,在未占先機的前提下,不但趕不上央視🍆、SMG和湖南衛視🕵🏿‍♂️,甚至不如一些省市級電視臺。民營電視公司具備開拓者的能力,能夠首創某些節目類型🧘,但在真人秀節目領域,卻處於無能為力的被動地位💄,甚至無力跟進市場的發展趨勢🏄🏼‍♀️。
  與之相比,以央視🤕🧑‍🎓、SMG和湖南衛視為代表的各級電視臺,具備強有力的資金和影響力優勢,成為真人秀類節目的絕對製作主體。據CSM《中國電視綜藝娛樂節目市場報告2006-2007》的數據🏟:2005年🪇🕺🏿,電視臺的真人秀節目製作總量為7110小時,占真人秀節目總製作量的90%,民營電視的真人秀節目製作量為790小時,僅占總製作量的10%🕘。
  在影響力層面,民營電視所製作的真人秀節目同樣反映平平。通過比較百度網站的搜索結果,發現民營電視與電視臺之間存在顯著落差。歡樂傳媒《雅芳星計劃》的相關網頁僅有12,200篇🫳🏼,而湖南衛視《超級女生》的相關網頁為4👋🏿,990,000篇🎋,東方衛視《加油🧑🏽‍🎄!好男兒》為2,220,000篇,央視《夢想中國》為2,980,000篇,江蘇電視臺的《絕對唱響》也達到了261,000篇。影響力和覆蓋面不可同日而語。
  這些數據也折射出電視娛樂節目升級後🥑,準入門檻升高,大型真人秀節目需要大量資本予以支持,而民營製作公司的資金和社會資源欠缺,難以獨立運作大型真人秀節目,未能在這一市場打開局面,獲取相應的市場份額。真人秀市場的失利,進一步壓縮了民營電視的市場空間♜,加劇其不利境況和困頓局面。
 
  3.為求融資,盲目擴張
  正如前文提到的🤌,電視節目製作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尤其是在娛樂節目已經全面升級的年代,大資本🎚、大製作已經成為真人秀時代的模式特點🏆。而民營電視所缺少的重要資源之一,就是資本✬。
  為了吸引風險投資的註意,許多民營節目製作公司營造了種種概念和模式👨‍👨‍👧‍👧,以此來博取投資者的青睞。唐龍國際堪稱先驅,首倡“節目辛迪加”概念👒,光線傳媒🗻、歡樂傳媒、《法製日報》社影視中心三家節目製作公司也曾與南京電視臺文體頻道展開合作🐇,對文體頻道的特定時段進行承包經營🍸。然而*️⃣,由於頻道的經營權始終被國家牢牢掌握在手中🍭,民營電視公司不可能對這一核心資源進行掌控🐖。盲目的擴張不但沒有為民營電視公司帶來夢寐以求的資本輸入,反而削減了原有實力,造成不進反退的局面🍝🚣🏿‍♀️。
  光線傳媒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光線在《娛樂現場》獲得成功後⛵️🤦🏻‍♂️,大舉進軍媒體業🔙,先後推出了《中國網絡報道》、《中國音樂風雲榜》、《體育界》等節目👨🏿‍🎓,並創辦了E視網、北京光線廣告有限公司等業務部門📭,大有將媒介市場囊括其中的態勢🧖🏽‍♂️。可事實卻不盡人意,《中國網絡報道》開播不到一年就因滿身虧損而停播🤽🏻,其他幾檔節目也是逐漸不了了之,E視網和廣告公司也未聽聞盈利的消息。寶貴的資源就在這一次次無謂的盲目擴張中被消耗🫱、浪費,而光線原有的品牌產品《娛樂現場》也淪為這場擴張的犧牲品。其結果新市場非但沒能打開,原有的優勢也喪失殆盡𓀐,危機進一步加劇🚵🏼‍♂️。其他的民營電視或多或少也都有類似的問題🤵🏽‍♀️。
  關於傳媒投資熱的報道盛極一時🔚,2001年被稱為媒體投資年,2004年國家廣電總局和商務部共同簽發了《中外合資💸、合作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企業管理暫行規定》⛰,對外資開放電視製作市場,允許外資以持股不得超過49%的條件成立合資電視製作公司。雖然“春天”已經來了,但民營電視商們聽到的卻是壞消息,外資傳媒並不願選擇他們作為首選合作夥伴。繼索尼和維亞康姆分別選擇中影集團和上海文廣集團作為合資方之後,新聞集團旗下的國家地理頻道也選擇與中央電視臺籌建合資公司〰️。因為我國的傳媒業目前只是部分開放❤️,頻道經營權始終被國家牢牢掌握在手中🛰,沒有播出渠道的民營電視製作公司很難被海外影視大鱷看好。
 
  三、危機背後的轉機
  當前可謂民營電視發展的寒冬期,但這並不意味著民營電視已經走到了絕境,電視市場仍存在發展空間。
  首先,在政策製度方面🫵,國家廣播電視相關政策將逐漸放寬♐️,民營電視仍然可以在現有的政策體製下⁉️,尋求突破。
  其次,傳媒產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各個電視臺需要大量的優質節目爭取更高收視率和更大的市場份額,為各民營電視公司創造了巨大的商機。目前全國共有368家電視臺,1224個頻道,除央視具備較強的節目自製能力,其他省級🙇🏿‍♂️🛕、省會級和地市級電視臺,均不能提供足夠的節目源,存在節目播出缺口。民營電視的節目產品目前主要以各省級和地市級電視臺為對象市場🛣,據CSM《中國電視綜藝娛樂節目市場報告2006-2007》的數據,僅光線傳媒就有12檔電視節目,每天的節目製作量達5.5個小時,在全國近300家電視臺實現600臺次播放;歡樂傳媒製作的娛樂節目總量為1000多個小時🎶,在將近300家電視臺實現700臺次播放🖐🏼;而唐龍國際在600多個電視頻道每天播放6小時🙌。因此🖕,民營電視機構應把握時機,以創意取勝,製作高質量的電視節目產品,占領市場💇‍♀️。民營電視的最初定位就是電視節目供應商☂️,對原始身份的回歸,既順應了電視媒介競爭的市場環境🔬🪟,也有利於民營電視度過這段艱難時期🧏🏽‍♀️❤️‍🔥。
  其三6️⃣,新技術的引入,新媒體通道的出現也是民營電視的轉機之一。近幾年🏋️,傳統節目製作領域的幾大民營公司,像光線傳媒、派格太合🌎、歡樂傳媒🥷🏼,都在紛紛轉向新媒體謀求出路🚙。因為各種新媒體現在都沒有自己的強大的內容生產體系,對視頻內容的依賴會比傳統媒體大得多📳。雖然目前新媒體的尚屬於市場培育期。但從長遠來看🤟🏿👮🏻‍♂️,新媒體能夠從一定程度解決民營電視的通道困境,提供新的播出平臺👳‍♂️。如果民營電視能夠熬過新媒體發展初期的艱難境況😓👷‍♂️,必能迎來新的春天🧑🏼‍🍼。
  其四👩🏽‍🚒,從電視節目市場的產業鏈角度,尋找發展空間。民營電視公司收入來源主要依靠廣告和發行🎤,盈利模式過於單一。民營電視機構應通過加強自身產品的產業鏈建設,大力發展衍生產品,謀求多樣化的收入來源。以SMG的節目《舞林大會》為例,在比賽過程中演出場次就達7場,總票房共170多萬,其衍生產品包括電信卡、明信片👹、DVD碟片、系列叢書,產值達100多萬,SMG旗下“東方之星”共抽取版稅4萬多元,電信卡獲得授權費5萬元🐖🥖。電視節目的產業鏈經營🪂🦸🏻,可以開闊民營電視的市場空間,多種營利渠道共存,有利於緩解其資本困境🚵🏼,降低資金風險度。
  民營電視不僅可以獨立發展自身產品的產業鏈💓,同時也可以參與電視臺的產業鏈運作,成為產業鏈條上的一個環節部分。真人秀節目的產業鏈巨大,電視臺不可能通吃,民營電視公司可以與電視臺合作,成為真人秀產業鏈的一個環節。由主導者變為補充者,也是民營電視製作公司目前一個可行的選擇,從而緩解競爭壓力。
  如能把握住機會,抓住有利時機,民營節目製作公司仍可擺脫困境👨🏻‍🍳,化被動為主動🌧,扭轉當前的不利現狀🤚🏽。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將再次出現民營電視繁榮的一天。
 
  (原載《中國廣播影視》雜誌第380期,作者謝耘耕𓀙🚨、倪握瑜分別系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媒體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恒达平台傳播與藝術學院研究生)
    人民網-傳媒頻道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